朝的朱元璋,在皇帝之中可以说是最传奇的。他出身于贫寒,幼年时候挨饿受冻,曾经剃发入寺庙求活命,沿街行乞吃百家饭。
谁又会想到,街边乞丐有一天能够成为君临天下的至尊呢。扶摇觉得,有的人真的注定不是池中物,即使身处在如此环境之中,朱元璋依旧从未放弃。
在演义话本里,朱元璋肯定被刻画成大字不识的形象,但这其实是个误解。朱元璋在衣食无着的时候,都想着读书识字,建立明朝之后,每天都在读书。要知道朱元璋可是将丞相裁撤,自己处理公务的,工作量之大,换成他儿子朱棣的时候,根本受不了,又重新组建出内阁来帮着解决。这样还能抽得出时间读书,论起勤勉,千古少有。
正是因为读书识字,朱元璋在投奔红巾军后才逐渐脱颖而出,郭子兴发现了其见识不凡,因而将义女马氏许配给他。
读书改变命运,从来就不是空话,从古至今,能够崛起微末的人,都有过求学的岁月,不然终究难有成就。举个例子,纵然出身显贵如晋惠帝,然其不学无术,不识民间疾苦,问出“何不食肉糜?”,因而臣下没有看得起他的,皇后贾南风弄权,终致八王之乱,可笑晋朝虽成三国最后的赢家,但是不过几十年就落得偏安江南的下场。
据说朱元璋有次在路边偶遇相士卜卦,于是就前去问卜。相士让他写个字,朱元璋就写了个“帛”字,相士看后连忙跪下叩首,说我看你面相不凡,此字又是天底下极为尊贵的。朱元璋思索后发现,帛字拆开,不就是皇帝两字各取其半吗?
这个故事其实不值得信,在古代的饱学之士眼中,对于卜算神鬼的说法,都是不屑一顾的。朱元璋是个非常务实的人,他能够成为皇帝,不是什么天命,而是自己的努力。
在古代,不少皇帝都希望给自己的登基描绘上天命的色彩,尤其是“得位不正”的皇帝,比如说赵匡胤,他是窃取柴荣的江山,内心惶恐旧事重演,以至于都不敢将皇位直接传给幼子,而是传给已经成年的弟弟赵光义。
但是,朱元璋不会如此行事,他没有可依靠的家世,全凭自己马上征战得来的皇位。在明朝初年的时候,群臣根本不敢违逆他,不管是胡惟庸案,还是蓝玉案,朱元璋可以说杀得人头滚滚,但是大臣们除了引颈受戮,都不敢有其他动作。
关于朱元璋谋害功臣的说法,其实站不住脚,魏国公徐达的爵位,可是延续到明末都有后人,所谓火烧庆功楼之事,完全是子虚乌有。
古代文人喜欢用天命来解释事物,比如说宋朝的时候宦官童贯领军,恰逢宫中失火,因此文臣们就立马上书说这是天象示警,宋徽宗心下疑惑就下旨禁止童贯出兵。
说白点,古代的卜者事,都是故弄玄虚而已。
你觉得朱元璋偶遇相士一事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