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报道称,美国财政部近期公布的数据表明,在2024年8月时,美国国债的前三大海外债主,即日本、中国和英国,它们的美债持有量出现了分化情况:中国减持美债,而日本和英国则增持。美国财政部2024年8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日本在8月增持了135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其持仓规模达到11292亿美元,依旧为美国的第一大债主。中国于8月减持了19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持仓量降至7746亿美元,这是自今年6月二次加仓之后连续第二个月减持。中国作为美国国债海外的第二大债主,从2022年4月开始,其美债持仓量就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并且总体上呈现出减持的趋势。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持续抛售美国国债。这一行为让美国方面颇为焦急,毕竟我国此前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量颇为可观,如此大规模的抛售对美国经济会构成很大威胁。美国的一些高层管理人员为此甚至扬言要加大对我国的制裁力度。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除了我国之外,一直以来被视为美国“跟班”的日本也在大量抛售美债。这是因为美债如今已不再像过去那般具有吸引力了。先谈谈美国的债务情况,其债务逐年累加。当前,美国的大量开支都集中在军费方面,而军费就像是一个无底洞,似乎永远都没有填满的时候,这就导致美国不得不四处借债。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如今,美国的债务规模几乎已经超出其偿还能力,然而美国政府却对此全然不重视。在杰克逊霍尔经济政策研讨会举办之时,有一篇学术论文被抛出,这篇论文在美国引发了舆论纷争。该论文是由来自美国纽约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英国伦敦商学院的三名学者向会议提交的,其研究对象为美债。这三位学者在对疫情期间以及疫情后美债市场的走势,还有同一时期美债投资人的行为进行梳理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在投资者看来,美债的安全性与德国、英国、法国等其他发达国家债券相比,并无差异,甚至与一些大企业发行的债券相比,也没有什么不同之处。我们应当清楚,如今对美国而言,最为关键的事情莫过于确保其财政的稳定,唯有财政稳定,美国才能够正常运转。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有稳定的税收来源。那么美国的财政税收从何而来呢?实际上是依靠发债获取的。由于当前美国的财政赤字已经达到了大约1.8万亿美元,可美国的财政收入仅仅约为4万亿美元。这就意味着美国的这些财政赤字已经不能凭借其税收来弥补了,那么这些钱要从哪里来呢?答案非常明确,就是发债。而发债就需要有买家来购买,目前全球富裕的国家数量并不多。美国高层对此也是知晓的。自2024年起,中美之间不再像以往那般激烈对抗,而是开启了谈判进程。从新闻报道中我们就能发现,美国高层频繁来到中国,中美之间不断地进行谈判。每一次美国高层下飞机时,迎接他们的不是红毯,而是红线,这表明我们的态度。虽然我们难以从新闻中十分明确地洞悉此次中美金融战或者大国博弈的具体情况,但是通过一系列细枝末节,还是能够推测出一些真相的。不管怎样,中美之间的攻守态势转换大体上是可以确定的。不然的话,当中国的洲际导弹打到南太平洋的时候,美国应该会强烈谴责而不是表示“赞赏”了。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在此种情形下,中美金融工作组于2024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期间,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第六次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与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奈曼共同主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还有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部门都参与了此次会议。双方围绕两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货币金融政策、金融稳定与监管、资本市场、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以及其他双方关注的金融政策议题,展开了专业、务实、坦诚且具有建设性的交流沟通。从表面上看,中美在经济与金融领域频繁接触,这对中美经济关系的稳定发展是有益的。不过,依据中方发布的新闻通稿,其措辞里并没有诸如双方同意或者双方一致决定之类的表述。并且,中方提及的美国对华加征关税问题,美方也未曾做出改正。这或许表明中美这两场谈判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双方在经济领域依然存在若干分歧,短时间内难以达成一致。在某种意义上,这也代表着拜登政府所期望的,中方并未给予。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有趣的是,美国财政部官方社交账号近期发布了一段耶伦讲话的完整视频。在视频中,有一位记者正在向耶伦提问。该记者提出的问题是,由于耶伦之前表示“滥用关税”属于一种错误的做法,所以他希望耶伦能够详细阐述这种做法在短期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从长远来看对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地位的影响。就在这位记者(史密斯)问到美元地位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位于耶伦讲台前的美国财政部徽章突然掉落,“咣当”一声摔在了地上。耶伦自己都被这一幕惊到了,还低头看了一眼。中美谈判结束之后,美国财长耶伦与中国副财长进行了会面,这是一个极为积极的信号,也意味着中美很可能开展下一次“建设性谈判”。早前,美国财长耶伦就已表明自己有访华计划,相比较而言,其更有可能为中国带来“固定政策”。尽管六轮谈判所达成的成果为数不多,但好在最后关头取得了关键进展,这对于当下环境中的中美两国而言,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结果。期待在拜登任期结束之前,双方还能有更多的话题和切入点来进行讨论。胜负已分!中国只出一招,美国经济竟然崩盘?拜登向中国求和

澎湃新闻报道称,美国财政部近期公布的数据表明,在2024年8月时,美国国债的前三大海外债主,即日本、中国和英国,它们的美债持有量出现了分化情况:中国减持美债,而日本和英国则增持。美国财政部2024年8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日本在8月增持了135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其持仓规模达到11292亿美元,依旧为美国的第一大债主。中国于8月减持了19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持仓量降至7746亿美元,这是自今年6月二次加仓之后连续第二个月减持。中国作为美国国债海外的第二大债主,从2022年4月开始,其美债持仓量就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并且总体上呈现出减持的趋势。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持续抛售美国国债。这一行为让美国方面颇为焦急,毕竟我国此前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量颇为可观,如此大规模的抛售对美国经济会构成很大威胁。美国的一些高层管理人员为此甚至扬言要加大对我国的制裁力度。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除了我国之外,一直以来被视为美国“跟班”的日本也在大量抛售美债。这是因为美债如今已不再像过去那般具有吸引力了。先谈谈美国的债务情况,其债务逐年累加。当前,美国的大量开支都集中在军费方面,而军费就像是一个无底洞,似乎永远都没有填满的时候,这就导致美国不得不四处借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美国的债务规模几乎已经超出其偿还能力,然而美国政府却对此全然不重视。

在杰克逊霍尔经济政策研讨会举办之时,有一篇学术论文被抛出,这篇论文在美国引发了舆论纷争。该论文是由来自美国纽约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英国伦敦商学院的三名学者向会议提交的,其研究对象为美债。这三位学者在对疫情期间以及疫情后美债市场的走势,还有同一时期美债投资人的行为进行梳理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在投资者看来,美债的安全性与德国、英国、法国等其他发达国家债券相比,并无差异,甚至与一些大企业发行的债券相比,也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我们应当清楚,如今对美国而言,最为关键的事情莫过于确保其财政的稳定,唯有财政稳定,美国才能够正常运转。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有稳定的税收来源。那么美国的财政税收从何而来呢?实际上是依靠发债获取的。由于当前美国的财政赤字已经达到了大约1.8万亿美元,可美国的财政收入仅仅约为4万亿美元。这就意味着美国的这些财政赤字已经不能凭借其税收来弥补了,那么这些钱要从哪里来呢?答案非常明确,就是发债。而发债就需要有买家来购买,目前全球富裕的国家数量并不多。

美国高层对此也是知晓的。自2024年起,中美之间不再像以往那般激烈对抗,而是开启了谈判进程。从新闻报道中我们就能发现,美国高层频繁来到中国,中美之间不断地进行谈判。每一次美国高层下飞机时,迎接他们的不是红毯,而是红线,这表明我们的态度。虽然我们难以从新闻中十分明确地洞悉此次中美金融战或者大国博弈的具体情况,但是通过一系列细枝末节,还是能够推测出一些真相的。不管怎样,中美之间的攻守态势转换大体上是可以确定的。不然的话,当中国的洲际导弹打到南太平洋的时候,美国应该会强烈谴责而不是表示“赞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种情形下,中美金融工作组于2024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期间,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第六次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与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奈曼共同主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还有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部门都参与了此次会议。双方围绕两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货币金融政策、金融稳定与监管、资本市场、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以及其他双方关注的金融政策议题,展开了专业、务实、坦诚且具有建设性的交流沟通。

从表面上看,中美在经济与金融领域频繁接触,这对中美经济关系的稳定发展是有益的。不过,依据中方发布的新闻通稿,其措辞里并没有诸如双方同意或者双方一致决定之类的表述。并且,中方提及的美国对华加征关税问题,美方也未曾做出改正。这或许表明中美这两场谈判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双方在经济领域依然存在若干分歧,短时间内难以达成一致。在某种意义上,这也代表着拜登政府所期望的,中方并未给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趣的是,美国财政部官方社交账号近期发布了一段耶伦讲话的完整视频。在视频中,有一位记者正在向耶伦提问。该记者提出的问题是,由于耶伦之前表示“滥用关税”属于一种错误的做法,所以他希望耶伦能够详细阐述这种做法在短期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从长远来看对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地位的影响。就在这位记者(史密斯)问到美元地位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位于耶伦讲台前的美国财政部徽章突然掉落,“咣当”一声摔在了地上。耶伦自己都被这一幕惊到了,还低头看了一眼。

中美谈判结束之后,美国财长耶伦与中国副财长进行了会面,这是一个极为积极的信号,也意味着中美很可能开展下一次“建设性谈判”。早前,美国财长耶伦就已表明自己有访华计划,相比较而言,其更有可能为中国带来“固定政策”。尽管六轮谈判所达成的成果为数不多,但好在最后关头取得了关键进展,这对于当下环境中的中美两国而言,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结果。期待在拜登任期结束之前,双方还能有更多的话题和切入点来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