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5日,
农历十月初五,
恭迎达摩祖师诞辰纪念日!
祈愿祖师圣众慈悲加被,
令众生福慧具足,离苦得乐,
祈愿正法久住,人民安康!
禅宗初祖
菩提达摩,亦称达摩祖师,梵文名为Bodhidharma,意为“觉法”。据《续高僧传》和《五灯会元》等古籍记载,达摩祖师本是南天竺(即古印度)香至王的第三子,出生于南天竺。作为印度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尊者的首徒,达摩祖师精通大乘佛法,深受修习禅定者的尊崇,他承袭了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的法统,同时亦是中国禅宗的始祖。
南朝梁武帝时期,达摩祖师经由海路抵达广州。因为梁武帝虔诚信仰佛教,达摩祖师遂前往南朝都城建业(今南京市)与之会面。然而,两人在交谈中未能达成共识,摩祖师便借助一根芦苇渡过长江,北上至北魏的都城洛阳,“一苇渡江”这一典故即由来于此。后来,他驻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二祖慧可大师,开创了中国禅宗流派的先河,因此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
达摩祖师与宝志禅师、傅大士并称为梁代三大士,其思想对中华文化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备受世人尊崇。他著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包括《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等六种,再传弟子有慧可、道育、僧副和昙林等人。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达摩祖师圆寂,并被安葬于熊耳山,享年150岁。
禅宗传承与《楞伽经》
禅宗的传承,源自灵山会上。二千五百年前,灵山一会,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释迦牟尼佛当即对迦叶尊者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即付嘱于汝。汝能护持,相续不断。”这“拈花一笑”,从西到东,演化出了一个在如今的末法时代里,最具生命力的佛学宗派——禅宗。佛陀传法给摩诃迦叶,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迦叶为西方禅宗始祖,其后次第相承至菩提达摩,共计二十八代。
晋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连通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城市和印度大陆沿海的港口。达摩便是那时乘着海上丝路的客船,来到中国的。他先在中国的南方停留了一段时间,然后由南入北,在北方传授“二入四行”禅法。
达摩祖师开创了东土第一代禅宗传佛心印,以求那跋陀罗的四卷《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早期唯识经典之一)为印心依据,传授给慧可,告知他:“我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
《楞伽经》于经中详示五法、三自性、八识、二种无我,而这些法门,也都是法相宗、唯识学主要研习的对象;历来习相宗者也都把它列为与《解深密经》一样是必读的根本经典之一。
本经是达摩祖师在传法给二祖慧可大师后,亲传予二祖大师的,初祖说:“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
从达摩祖师以后,正法眼藏的传承,即以《楞伽经》为印心之据;后来,正如达摩祖师所预言者,一百多年后,到了四祖道信大师以后,楞伽之学渐渐转为只是名相之学,因此五祖弘忍大师才开始以《金刚经》为禅宗印心之经典。
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禅宗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
与汝安心
达摩祖师游历中原时,曾在嵩洛地区云游参访。不知哪一日起,他来到了少室山后山的五乳峰,择一洞穴作为禅修之所,开始了长时间的面壁修行。在这九年的修行期间,他几乎未曾开口,也避免与人交往。外界对他的行为感到不解,都称他为“壁观婆罗门”。
在达摩祖师少室山面壁修行时,一位四十岁的博学之士前来拜访。他在凛冽的寒雪中守候了一整夜,直到天明时分,积雪已经深及膝盖。达摩祖师洞悉其内心的坚定与求法的渴望,认为他具有慧根,便接纳他为弟子,并赐法号慧可。
慧可问道:“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祖师道:“诸佛法印,匪(非)从人得。”
慧可听了很茫然,便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祖师回答道:“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沉吟了好久,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
祖师于是回答道:“我与汝安心竟。”
慧可豁然大悟,心怀踊跃。原来并没有一个实在的心可得,也没有一个实在的“不安”可安,安与不安,全是妄想。之后,慧可跟随达摩修行多年,精究一乘法。其后,达摩便将衣法及《楞伽经》四卷传与慧可。传法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达摩禅法《二入四行论》
《二入四行论》构成了达摩禅法的核心,它以简洁的文字深刻且清晰地揭示了修行的关键路径,其意义极为重大。
虽然达到觉悟解脱的途径多种多样,但简而言之,不外乎两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所谓理入,指的是通过教理的深入理解,达到对所有了义要旨的圆融通达;若能专心致志地坐禅壁观,止息外缘,内心平静无波,心如止水,便能进入道境。
达摩壁观的核心效用在于“安心”,即扫除所有情感的执着,使心灵无所依附,保持中正不偏,以无执着的心态,契合那真实不变的真理。这正是达摩禅法的精髓所在。
所谓行入,是通过以下的“四行”,即四个方面的修行、表现来达到觉悟解脱。
1、报冤行
凡是学佛学禅的人,首先要建立一个确定的人生观。认为我这一生,来到这个世界,根本就是来偿还欠债,报答所有与我有关之人的冤缘的。
自己往昔无量劫中,由于无明,舍本逐末,生起种种妄执,依六识攀缘之心起惑造业,依业而感果。永嘉禅师在证道歌中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先须偿旧债。”
为了利益众生,甚至不惜献出生命。达摩祖师自抵达中国以来,屡遭嫉妒,曾五次遭受毒害,但他既不报复,也无怨言。最终,当他找到合适的传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为了满足那些心怀嫉妒者仇视的愿望,他自愿饮下毒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便是以身作则,示范宗风的典范。
2、随缘行
世间缘起,因缘聚散无常,此中本来无我、无人,也无一成不变之物的存在,一切苦乐、顺逆、荣辱、得失等境,如梦如幻,了无实义可得。所谓要放下,随缘销旧业,不必造新殃。
因此,对待人生所谓快乐的事情,也不必为之心动。这所谓快乐的事情,也不过是自己的善业所招感,其本质也是虚幻不真实的。所以,当缘分散尽时,也还归于无,何喜之有?
如果能这样认识人生的苦乐等都是缘起虚幻不真实的,自心就不会受外界种种境遇的影响,而能如如不动,这样就是“冥顺于道”。
但如以攀缘为随缘,则离道日远。因为一攀缘就很容易染境而不由自主随它去,纠缠不清,愈陷愈深。
3、无所求行
人有所求,就有得失、荣辱之患,也就是佛说的“求不得苦”。在般若中观看来,世间万物都如梦幻泡影一般的不真实。可是世人不能明白这个道理,处处贪求、执著,这就名之为求。
财色名食睡等五欲,生出喜、怒、忧、惧、爱、憎、欲等七情。七情又捆五欲,因此生死不了。而有智慧的人,他能体悟到诸法缘生无自性,所以能安心无为、自然而然地生活,没有任何贪求和爱乐。
人生祸福相依,三界也犹如火宅,不可久居。有身有求都是痛苦,谁能在三界中得到安乐呢?如是思维,便会息灭贪求之心,“真为道行”。
4、称法行
“法”即为“性净之理”,此行主要的精神,在于了解人空、法空之理,而无染、无著、无相。
如果能认识此理,就应当按照大乘佛法生活和修行、教化众生。具体来说就是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所谓般若,重要是对空义和中道的体认。并提出,虽修六度,但又要做到无心,不执著行相——“不取相”,“无所行”。
达摩祖师所提“四行”,实可概括大小乘佛学经律论的要义,而且也是隋、唐以后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融而为一的精神之所系。长明灯者,正觉心也。常燃如是真如正觉灯,照彼一切无明痴暗,能以此法转相开悟,即是一灯燃万千灯!
结 语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自古至今,许多人认为禅宗是一个极其神秘的宗教派别。然而,实际上我们每个人自身都蕴含着禅意。当念头升起时,若能觉察到当下的状态,保持内心的清净与不动摇,这不正是禅的体现吗?
达摩祖师东渡传法,禅宗由此扎根。自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至唐六祖慧能,禅宗一花开五叶,分化为沩仰、临济、曹洞、法眼、云门五大流派。直至今日,禅宗依然广为流传,那位最初播下种子的先哲,理应受到每一位佛子的感恩与敬仰。
值此达摩祖师圣诞之殊胜日,宜燃灯供佛,观心、静坐、勤修六度,解行并重,祈愿世界和平,众生吉祥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