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故事是根据荷兰作家高罗佩写的《狄公案》中的短篇小说《太子棺柩》改编而成。狄公就是狄仁杰,在本文中担任兰坊县令。
章节概述:
01章:故事背景介绍及狄公前往大石口县借粮的遭遇。狄公因边境战事和百姓粮食问题前往大石口县,途中遇到了歌妓茉莉,并发现了她背后的隐情。
02章:茉莉向狄公透露其丈夫吴校尉被诬告的详情。茉莉讲述了吴校尉如何被潘校尉诬陷杀害潘妻,以及即将被处斩的紧急情况。
03章:狄公决定介入并寻找真相。他意识到需要找到周都督干预此事,并决定前往军营寻找潘校尉对质。
04章:狄公
开太子棺柩之谜。在都督府,狄公面临另一个紧迫的谜团——太子棺柩内的铁甲之谜,他巧妙地通过比较棺柩重量解开了这个谜团,揭露了尚将军的诬告,并证明了刘将军的清白。
05章:狄公为吴校尉昭雪并安排他与家人团聚。在解决完棺柩之谜后,狄公没有忘记吴校尉的案件,成功为他洗清冤屈,并让他在临战前与家人团聚。

01
这故事发生在狄公担任兰坊县令的第二年冬天。边境战火纷飞,突厥叛军正气势汹汹地向西北边境杀来,大战一触即发。狄公凭借着智慧和勇气,一夜间就解决了两桩疑难案件。
狄公为了兰坊几万百姓过冬的粮食,来到大石口县,向匡县令借粮。可巧了,大石口县正处在西线战事的前沿,这两天战火不断,兵车一辆接一辆地跑,都督带着军队顽强抵抗突厥叛军的进攻。官道上,往西去的马车满载着军需物资,往东回的则装满了前线撤下来的伤兵。
匡县令在县衙厅里设了便宴招待狄公,还请了两名歌妓来陪酒。一个叫蔷薇,一个叫茉莉,都打扮得特别漂亮。狄公发现茉莉眉间眼梢藏着痛苦,却还强颜欢笑地在酒桌上助兴。
桌上虽说有鱼肉菜肴,可没有米饭,只有红薯、芋头充作主食。自从西线开战,都督府对军粮征办得特别严,所以不光是兰坊,就连这盛产大米的大石口县也粮食短缺,尤其是大米,几乎见不到。
晚宴结束后,狄公心情沮丧地回到西城的宾馆住处。他打算明天就回兰坊,来大石口都三天了,借粮的事儿一点进展都没有,看来得另想办法了。而且这三天他一直咳嗽多痰,大石口这一带肺痨病在蔓延,他担心自己也被传染了,心里满是忧虑。他只盼着明天雪停,官道上军车少点,凌晨就赶紧出发。从大石口回兰坊可有两天的路程呢。
因为马车大都被军队征用了,狄公雇不到,只能步行。县衙大门外寒风刺骨,飞雪漫天,那寒气直往脊梁里钻,狄公把身上的皮袍裹紧了些。刚要转到大街上,茉莉从后面追了上来,说要和狄公一起走,她就住在西城的一条巷子里,可以陪狄公一程。
一路上马车横冲直撞,一辆接一辆,狄公和茉莉有时得紧紧挨着身子,沿着大街屋檐下走。从西线运回的伤兵越来越多,有的浑身是血,有的疲惫不堪,还能不时听到他们愤怒的咒骂声。
茉莉指着小巷深处一扇破旧的木门说:“奴家就住在那小屋里,狄老爷一直咳嗽,是不是受寒了?跟我进屋喝碗姜片茶,暖暖身子吧。” 狄公婉言拒绝:“馆驿不远了,过两条街就到……” 话没说完,又是一阵剧烈咳嗽。
茉莉不由分说,拉着他的袍袖进了小屋。小屋里很暖和,屋角有个火盆,炭火烧得红红的。狄公看到小屋陈设特别简陋,一张破木床上的枕衾被褥脏兮兮的,一幅打了补丁的蓝布帘把小屋分成两半。
布帘后传来婴孩的哭声,茉莉恭敬地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姜片茶,红着脸说:“这里可比不上衙厅乐坊,狄老爷您将就一下。别看我们在酒席上穿得红红绿绿,那些衣裙钗簪都是乐坊借的。” 说完,一把拉开布帘,抱起婴孩就大大方方地喂奶。
狄公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虽然有点辣,但感觉很舒服,不知不觉就把一碗茶喝完了。
“你的儿子多大了?” 狄公把茶碗放在桌上,温和地问。
“才两个月,唉……” 茉莉委屈地叹了口气。
这时,门外传来梆子声,茉莉侧耳听了听。
“狄老爷,已经午夜了。” 她颤抖的声音里透着一丝寒意。
“周大都督要发动反攻了。要是天亮以前不能摧毁突厥的骁骑营,他们就能长驱直入。茉莉,我觉得你还是带着儿子去东边葫芦镇躲一躲吧。不然要是有个万一,你怎么向孩子父亲交代呢。”
“孩子父亲?他…… 他……” 茉莉眼里闪着泪花,声音哽咽,满脸忧愁。
“他怎么啦?” 狄公感觉茉莉心里有苦说不出,“孩子他父亲怎么了?”
“他…… 他天一亮就要被砍头了!”
“砍头?!” 狄公大吃一惊,“他犯了什么王法?”
“我丈夫是军营的一个校尉,他…… 他是冤枉的。”
“他到底犯了什么王法、军法,要被砍头呢?” 狄公又问。
“他没犯什么王法、军法,是被人诬告说掐死了潘校尉的妻子。军法司判了他死刑,他在牢里都关了一年了,前天都督府的批复下来了,今天天亮就要被绑到西校场砍头。唉…… 我可怎么办……” 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狄公心生怜悯,说道:“今天天亮就要行刑,太晚了!茉莉,你能不能把你丈夫被诬陷的详细情况告诉我?”
茉莉含着泪点了点头:“狄老爷想听,奴家就说个大概吧。”
02
茉莉说自己的丈夫和潘校尉在同一个营盘,但两人脾气不合,经常不对付。潘校尉嘴上像抹了蜜,心里却很恶毒,见人就笑,背地里净干坏事。我丈夫姓吴,为人憨厚耿直,不善言辞,但枪棒骑射都比潘校尉强,很受上司信任。潘校尉特别嫉妒,一直怀恨在心,找机会要害他。
“有一天,潘校尉夜里回家,发现他妻子被人掐死在床上,正巧我丈夫因为军营公务去了他家。他就去告发我丈夫杀了他妻子。军法司审问的时候,他说我丈夫多次调戏他妻子,被斥责后还不死心,他自己因为是同营军官,不好翻脸。他还说那天我丈夫知道他在军营值班,就偷偷跑到潘家,图谋不轨,被潘妻拒绝后,恼羞成怒,就把她掐死了。”
“你丈夫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狄公问。
“我丈夫说潘校尉血口喷人,他和潘妻从来没有瓜葛,更不会无缘无故害她性命。说不定是潘校尉自己掐死妻子,反过来讹诈。我丈夫说,那天傍晚他在军械库碰到潘校尉,潘校尉让他带点东西回去给妻子,说自己当晚要在军营值班,走不开。还说他妻子身体不舒服,让我丈夫顺便去看看。我丈夫不知道这是圈套,到了潘家敲门没人应,结果潘校尉后来赶到,诬陷我丈夫杀了他妻子 —— 潘妻果然被掐死在床上了。
“军法司判我丈夫死刑,把他押在死牢里。我去军营大牢探望,看守说我是乐籍,不许我见死囚。因为西线突厥反叛,都督府事情太多,上司的批复直到前天刚下来,天一亮,军营点卯的时候,就要行刑了。” 说完,茉莉泪如雨下。
狄公突然问:“你知道潘家夫妇婚后过得怎么样吗?”
“不知道。”
“他们有没有孩子?”
“没有。”
“他们结婚多久了?”
“两年。—— 听我丈夫说,是潘校尉的父亲做的主,女方是大户人家,当时潘校尉还嫌那女子长得不好看,心里很不高兴呢。”
“你知道他父亲的名字吗?”
“不知道,听潘校尉吹嘘说是苏州城里的大官。”
“呵,想来应该是苏州刺史潘维良了。—— 他很有学问,写过好多书呢。潘校尉原来是他的儿子。”
“没想到狄老爷还这么赞赏潘家父子呢。” 茉莉心里一凉,忍不住讽刺道。
“我现在就去找潘校尉,他在军营里吧?”
“呸!假正经,一丘之貉!” 茉莉往地上吐了口唾沫。
狄公没理会,裹紧皮袍出了破木门。
03
狄公独自走在大街上,虽然已经过了半夜,但一路上灯火通明,马车满载着士兵往西而去。他只恨自己知道得太晚了,就算现在找到潘校尉,弄清楚诬陷的真相,又有什么用呢?对,得想办法找到周都督本人,因为现在大兵压境,是非常时期,军法司的裁决要是没有周都督出面干预,根本没法快速更改。
可周都督正在指挥十万大军,准备发动西线反攻呢,军情紧急,千头万绪,战策要最后敲定,调兵遣将、准备粮草这些事儿忙得不可开交,他怎么会为一个马上要被砍头的小军官复审、翻案呢?
但狄公决定冒险试一试,死马当活马医吧。要是能为吴校尉洗清冤屈,免去死刑,也是积德行善的好事。再说了,为无辜的人昭雪本来就是父母官的职责。
因为战事紧张,都督府搬到了先东宫太子的“狩猎宫”。
那是一座巨大的宫殿,宫殿后面有一大片岗阜森林,先皇花了很多钱修建,专门给太子打猎用。
太子生前经常来西部边境打猎,有一次打猎的时候不幸丧生,死后就葬在宫殿后面的墓穴里,后来他的妃子的棺柩也运到这里合葬。—— 现在这片岗阜森林里密密麻麻地扎满了军营。
狄公在辕门费了好大劲儿,守卫的军士才答应去营里找潘校尉。
过了半天,潘校尉来了,狄公看到他全身披挂,好像正准备上战场。两人行礼寒暄后,潘校尉趾高气扬又冷冷地看着狄公。
狄公笑着说:“你就是潘刺史的公子啊,可让我好找!半年前我因为公务去苏州,顺便拜访了令尊大人。令尊大人学问高、品德好,声望极高,我狄某非常钦佩。临别时,令尊拉着我的手说:‘犬子在邻县大石口军营服役,方便的时候,希望你多多关照。’昨天周都督叫我来这里,询问兰坊军务,所以特地来辕门拜访你,也好瞻仰一下你的风采。”
“狄老爷过奖了。我只是个武夫,读书不多,只知道报效国家,希望能在边疆立功,不辱没家门。刚才有怠慢不敬的地方,还请海涵。呵,狄老爷见家父的时候,家父有没有提到我的不幸?”
“令尊提到了你妻子的不幸遇害,很是意外……”
“家父本来就不该逼我成亲。—— 我年少不懂事,功业还没建立,就先有家室,烦恼很多,也影响了我报国的志向。偏偏又出了那件不幸的事,让我日夜苦闷,没处诉说。”
“潘校尉难道有心上人?” 狄公暗暗吃惊。
“天地不容。—— 大丈夫怎么能做苟且之事?再说我妻子对我很敬重,我们夫妻之间也很恩爱……”
“你妻子是遭歹人毒手?”狄公旁敲侧击。潘校尉叹了口气,脸色像死灰一样:“狄老爷,杀死我妻子的是同营的一个军官。这个人是个色鬼,专门寻花问柳,残害女子。不知怎么,他竟然对我妻子起了邪念,想引诱她。被我妻子斥责后,恼羞成怒,就下了毒手,把她活活掐死了。苍天有眼,天理昭彰,天一亮他就要被绑到西校场砍头了。” 说完又连连叹气,用双手捂住了脸。
突然,他抬起头说:“现在好了,我摆脱了这些纠缠,也少了很多烦恼,这也是命啊。吴校尉倒帮了我一个忙……”
狄公沉默不语,心里大概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过了一会儿,正要开口,一个军官满头大汗地跑过来:“狄县令,找你找得好苦,周都督要见你。
周都督路过辕门的时候,听说兰坊县令狄仁杰老爷在营盘办事,就特意让我来找你。—— 快,快跟我去‘狩猎宫’都督府军衙正厅,周都督在等你呢。”
04
巨大的宫殿里 —— 都督府军衙正厅 —— 灯烛明亮,如同白昼,但安静得很奇怪。十几个将军围在一张长书案边,望着英武的周都督,好像在等他做最后的决定。周都督来回踱步,身上的铁甲在灯光下闪闪发光,铁盔上盘着的金螭不停地抖动。他的手把腰间的宝剑拔出又插入,显得很犹豫,好像要做出重大抉择。
狄公拜见周都督,这才发现周都督的左眼用黑布包着 —— 上个月的一次大战役中,不幸被突厥射手射穿了。他的右眼严厉地盯着狄公。
“狄仁杰,听说你断案如神,最擅长解谜,我现在有个谜要你解开。这个谜不仅非常难,而且非常紧迫。—— 不仅要判断正确,还要及时。天快亮了,我没时间耽误,缪将军、刘将军过来!”
缪将军、刘将军恭敬地走到周都督跟前,他们穿着甲胄,只是微微点头,算是和狄公行礼了。刘将军是左军先锋,缪将军是中军招讨使,负责军队的调遣。右军先锋尚将军在西线战场上,没回来。—— 缪、刘、尚三位将军是周都督的得力助手,掌控着西线战事的局面。
周都督示意狄公跟他走,缪将军、刘将军紧跟在后。四个人一言不发地向后殿走去,穿过雕刻着龙云波涛的拱形石门,下了十几级白玉石台阶,来到一间宽敞的石室内厅。周都督挥手示意,两名守卫的士兵赶忙把内厅后壁的一扇石门打开。石门里面原来是东宫太子的墓陵,穹顶下并排摆放着两具巨大的红漆棺柩,每具都长三丈、高一丈五、宽一丈,形制相同。右边那具葬着太子,左边那具葬着他的妃子。
周都督上前向棺柩跪拜行礼,狄公三人也跟着跪拜。
“狄仁杰,今晚叫你来,就是要你解开这棺柩之谜。下午右军先锋尚将军来这里向我密报,说刘将军已经和突厥首领暗中结盟,我们西线一旦发起反攻,他就会率部哗变投敌。反叛的证据是什么呢?尚将军说,刘将军在太子的棺柩里藏了两百副铁甲,上面都有反叛的标志。到时候,刘将军会带着亲信用利斧劈开棺柩,把铁甲分发给同谋的将士,倒戈叛变,先把都督府的将领全部杀光,再打开辕门,迎接突厥骁骑进军营,还要献上我的首级……”
狄公惊讶地看了一眼旁边的刘将军,刘将军神情肃穆地站着,苍白的脸上大汗如雨。
周都督继续说:“但我不敢轻易相信尚将军的话,虽然他是久经沙场、战功赫赫的大将。我很相信刘将军对朝廷的忠诚,可是尚将军说得有头有尾,所以我现在进退两难,拿不定主意。狄仁杰,你知道反攻的时间就要到了,按照原定的作战计划,刘将军要率领左军精锐一万五千人先插入突厥骁骑营右翼,切断他们和突厥首领的联系。然后我亲自率领五万军马从中路突破,直捣突厥中军大营。要是到反攻的时候,我还不能判断刘将军是否真有叛逆行为,也就是说不能解开这个太子棺柩之谜,反攻时间就得延迟,错过战机,后果不堪设想。
“我和缪将军已经仔细查看了太子的棺柩,并没有发现棺柩被撬开、放入铁甲的痕迹,尚将军说得很肯定,说他们先揭开一层红漆皮,在棺盖上钻了个洞,藏好铁甲后又把漆皮盖好,做得天衣无缝。—— 狄仁杰,你知道我们不能公开开棺查看,亵渎了太子的灵柩,要是圣上怪罪下来,我不仅要掉脑袋,恐怕还会连累九族。没有圣上的允许,我连棺柩上的一层漆皮都不敢揭。要是把情况奏明圣上,一来一回,十天半月都办不完。—— 我们就得退兵一百里,放弃最后一次反攻的机会,眼睁睁看着大好河山被敌人践踏。狄仁杰,现在只求你在天亮全线反攻之前,解开这个谜,告诉我刘将军和尚将军到底谁是奸逆。”
狄公仔细看了看太子和他妃子的棺柩,问道:“尚将军没说妃子的棺柩里也放了铁甲吧?”
“嗯,我没听他说过妃子的棺柩。” 周都督有点不耐烦。
狄公又说:“听说安葬的时候,太子的遗体被放在一个小金棺里,外面套着楠木外椁。棺椁之间有很大的空隙,那两百副铁甲会不会就藏在这个空隙里呢?妃子的棺柩也是按照太子的方式制作的,如果里面没有藏铁甲,那岂不是比太子的棺柩轻很多?”
周都督恍然大悟,但又皱眉说:“这两具棺柩又大又重,怎么比较它们的重量呢?”
狄公说:“下官有个办法。听说妃子棺柩移葬到这个墓穴的时候,在墓穴后面挖了一个大湖,因为太子和他的妃子生前很喜欢游湖,湖上还停着一艘京师御内样式的游船呢。现在只要派士兵把两具棺柩推到湖里,看它们沉入湖水的深浅,就能判断太子的棺柩里有没有铁甲。—— 如果有的话,肯定比妃子的棺柩下沉得深,那刘将军通敌谋逆的罪名也就清楚了。”
周都督连连点头,突然又摇头说:“狄县令说得轻松,擅自把太子和妃子的棺柩沉入湖中,如果圣上怪罪,我怎么解释?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狄公笑着说:“周都督可以说战事紧急,突厥首领觊觎太子棺柩内的珍宝,一直想抢夺。都督为了不让太子遗体落入敌手、遭受凌辱,所以预先将太子和妃子棺柩沉入湖中,以防万一。圣上听了,不但不会责怪都督,反而会赞赏呢。”
周都督道:“这棺柩原是中空,如何有下沉之理?”
狄公道:“就说将棺身缚以铁石,不由人不信。沉棺之举有词分辩,就无后顾之忧。两具棺柩一旦下水,这铁甲之谜便顿见分晓。”
周都督大喜:“狄仁杰,人道你有鬼神暗助,果然不谬。快,快派一百名士兵打开墓室后壁,备下圆木、绳索。”
缪将军飞步回军营传命,片刻,一百兵士携了圆木、绳索下到墓室。
墓室后壁很快被打开,月光照在墓寝外一方高高的白石平台上,冰封的湖水在月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寒光。
士兵们开始用圆木垫入太子棺柩下,棺柩周身则绕了三四圈绳索。棺前、棺左、棺右各三十人牵着绳索向白石平台上拽拉,剩下十名士兵则不停地转换棺柩下的圆木。
突然几十人发一声喊,只听得一声巨响,棺柩被推下了湖面。冰层破裂,水声哗然。棺柩在水面上摇晃了几下,不动了,约七成浸没在水中。
接着妃子的棺柩滚过了白石平台,慢慢放下到湖中。士兵们牵拽着绳索使两具棺柩漂移作一处。周都督、狄公及刘、缪两将军神情紧张地望着湖中的两具棺柩。—— 两具棺柩沉下到同样深度。
刘将军的脸上泛出喜悦的红晕,他激动地望着狄公,不觉热泪盈眶。
周都督伸出一只大手,用力地往刘将军肩头一拍。笑道:“刘将军,上阵吧!险些误了大事!”
刘将军向狄公施礼致谢,拜辞周都督自回左军营盘,发号施令,点拨军马。
周都督令缪将军:“传我命令立即逮捕尚将军!”
缪将军告辞狄公,急如星火赶去右军营盘。
周都督望着狄公:“棺身还需缚以铁石,使之沉没?”
狄公笑道:“将它们拖上平台,重新推入墓室。”
周都督吩咐了一下,就和狄公走了。
05
他们回到灯火辉煌的军衙正厅,沙漏正指示着四更尾,—— 还有一个时辰,天便要亮了。
周都督升座,宣布西线反攻依原定决策不变,只是委派缪将军暂替尚将军右军先锋职务。他盛赞狄公,代表西线三军向狄公致谢。
狄公拱手道:“周都督谬奖了,尚将军诬陷忠良,合该败露,无实为之,其谁可遮?下官来此还有一事烦扰,望周都督高抬贵手赐我方便。”
周都督一怔,忙问:“不知狄县令有何事见托,但言无妨。”
狄公道:“天一亮军营内有一个姓吴的校尉要绑去西校场砍头,据下官核合,他是无辜受诬的,求都督详情豁免。古人说人命关天,错斩一人,千载不洗其耻;活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周都督不悦:“军情急如星火,决战迫在眉睫,我哪得闲工夫去复议一桩军法司的裁决?我这里缓急一步,关系到十万兵士的性命,一千里地疆土……”
他望了一眼表情严肃的狄公,叹了口气,老大不乐道:“那姓吴的校尉既是无辜,看了你狄县令的佛面就传令放了吧,我免了他的死刑。”
狄公道:“免了吴校尉死刑是其一,……”
周都督大惊:“莫非还有其二?狄县令休要得陇望蜀,逼我太甚。”
“真正的杀人罪犯是那诬告者,他名叫潘大龙,也是这里军营的一名校尉,此刻便可唤来质对。”
周都督道:“听,营里已响起了鼓角,千军万马少刻便要出阵。快,快,快将那个潘大龙传来,时间太紧迫了!”
不一晌,两名军校将潘大龙押进了军衙正厅。
周都督问道:“姓潘的,你知罪吗?”
潘大龙惶恐地摇了摇头,两眼呆呆地瞅着狄公,心里不由升起不祥的预兆。
狄公大声道:“潘大龙,你且将如何杀死自己的妻子而诬陷吴校尉的罪行一一招来!”
潘大龙顿时瘫软了下来,失声喊道:“大都督饶命……”
周都督逼问道:“狄县令判断可是实?”
潘大龙见周都督威而不猛,早被震慑住了,这里听见周都督发问,不觉点了点头。
“既是实了,快与我拖出辕门外斩了!”
潘大龙听得明白,乃大梦初醒,思前想后,不觉泪如雨下。他突然拔出腰间宝剑,狄公正待呼喊,那剑已刺穿了他自己的喉咙,顿时鲜血迸流,玉山倾倒。
狄公拿着押了周都督大印的手令去军营死牢内将吴校尉开释了出来。—— 这时五更鸡鸣,东方刚出现一层美丽的绯云。
城头上军旗猎猎,大路上兵车辚辚,西线的反攻开始了。
吴校尉道:“狄老爷既为我昭雪沉冤,开释出狱,我身为一名军官,理当报效边庭,杀敌立功。此刻西线战事正酣,便是我用武之地了。即便战死在疆场,留芳千古,也不枉为男儿一世。”
狄公并不答话,一直拽着吴校尉来到茉莉的那幢小屋的破木门前。
“吴校尉,报效朝廷的雄心壮志下官不敢横加阻抑,只是目下你需与你妻儿好好聚聚,一年来,茉莉为你吃了不少苦。”
吴校尉惊喜万分,不由哽咽,涕泪横流。
狄公用力将吴校尉推入木门。
“这里便是你的家。—— 你的妻子茉莉正翘首苦盼着你哪!”
狄公拐过大街朝馆驿急急行去。这时一阵寒风呼啸吹来雪霰打在脸上,他只感到冷意阵阵,止不住又连连咳嗽起来,他将皮袍又裹了裹,只盼望回到馆驿便能喝上一碗热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