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7年1月,毛主席离开故乡韶山,开始了革命生涯,一别32年,直到1959年才回到故乡韶山。

在回到韶山的那一刻,毛主席对故乡的巨大变化、对故园、对亲友的无限怀念、感慨,令毛主席感触颇深,为此,毛主席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上》。

一直以来,周总理对毛主席十分关心,哪怕是发表一篇诗词,他都要先看上一眼,当时周总理正在出访亚、非、欧十四国,1964年3月,周总理回国后,便读到了毛主席的这首诗,并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也正是这首诗,更加坚定了周总理不回故乡的决心。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两次回到故乡韶山,与此同时,毛主席也注意到周总理虽然常常提起故乡淮安,但从未回去过,为此,毛主席十分关心,也很郁闷。

直到1964年的一天,毛主席终于问出了一个存在15年的疑惑:

“恩来啊,55年了,你怎么不回家乡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毛主席的话,周总理看了看毛主席,良久后他缓缓地说了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让毛主席真正了解到周总理多年来为何从不回故乡。

周总理究竟说了什么?为何少小离家的他一生都未回故乡淮安看一看呢?

思乡情切

周总理曾说过:

“一个热爱国家的人,没有不爱自己家乡的。”

自12岁离开故乡淮安后,周总理一直想念着故乡的人民,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无论在天津、巴黎;无论在广州、南昌;亦或是延安、北京,每当他偶然遇见淮安人时,乡音乡情乡思都会油然而生,每当接见故乡的亲友、干部时,故乡的街巷桥溪、风土人情,更是不时萦绕在他的心中.....

1950年秋天,周总理的婶母带着她的孙子尔辉来到北京看望周总理。

周老太是周总理的嫡亲婶母,也是总理童年时期失去母亲以后赴东北之前的实际监护人,周总理与婶母共同度过了一段艰苦的岁月,因此,他们之间的感情是极为深厚的。

在到达北京后,周老太被接到汇中饭店住下,接待她的工作人员告诉她:“今天下午,周总理开会,不能来看望您老人家,您先休息休息吧!”

周老太笑着点了点头说:“我知道,先公后私嘛!我家侄儿从来就是这样......”

第二天早饭后,周总理连忙带着邓颖超一同去看望婶母,在看到婶母后,周总理立即走上前去问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老太迎了上去,抓着周总理的手,抚摸着他那只曾受过伤的胳膊,悲喜交加,泪眼汪汪地望着侄儿的面孔,慈祥地说道:“面目还像,就是头发可有点白了!”

周总理连忙搀扶着婶母坐下,并关心地问道:“您一路上可辛苦?夜里睡得还安稳吗?饭菜吃得习惯吗?”

听到周总理的关心,周老太连连点头,接着,周总理便同婶母周老太叙起了家常。

“这么多年,日子过得艰苦呐,身体可硬朗?家里是不是缺穿短吃......”

婶母一一作了回答,提到过去,她哽咽落泪,但她并没有多诉苦,她不想一见面就让侄儿、侄媳太难过。

周总理接着又问:

“家乡可好呀?老百姓如今可吃得饱、穿得暖?吃到大米的老百姓多不多?是不是还有人家缺粮、吃南瓜?乡下有没有人家盖新屋?农民们怎么样?”

一提到家乡,周总理眉飞色舞的问着,周老太看侄儿迫切的想要知道家乡淮安的情况,便笑着说道:“解放后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南乡靠水的地方长水稻,能吃到大米,北乡还是长旱谷,吃玉米。如今都能吃饱饭了,瓜菜也搭一点,可不像以前清水煮南瓜、煮野菜了,也有人家盖了新房,农民们的生活也过得不错。”

听闻此言,周总理高兴地笑了:“还要开条大河呐!从洪泽湖一直往东开到海边,开好了,可以抗旱,也可以排涝。那时候,淮安就更好了,北乡也能种水稻了。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眉飞色舞的神情,爽朗地笑声,感染得婶母也高兴起来,连声说:“是!”

周老太在北京住了一段时间后,留下孙子尔辉在北京读书,然后自己又回到了淮安老家。

在这之后,每逢淮安亲属来探望时,周总理除了和他们谈家庭和个人问题外,都要向他们了解家乡革命和生产的情况,不厌其详地询问各个细节,有时问到群众生活水平,有时问到农业生产状况,有时问到群众对党的某项政策的反映。

当亲属答不上来时,周总理就会委婉地教育他们道:“你们都是共产党员,可不能光顾本职工作,还要关心群众呵!”

除了询问亲属故乡的情况外,周总理乘坐飞机时,也曾多次路过故乡淮安,为此,周总理曾对工作人员说:

“如果飞机经过我老家上空,天气好能让我看看故乡就好了。”

这一简短的话语,流露出了周总理思乡情切。

1959年的一天,周总理乘坐伊尔-18专机从广州返回北京,飞机起飞后,周总理问机长袁桃园:

“小袁啊,这次又从我老家上空经过吧?如果天气好的话,能不能降低一下飞机的速度和高度,好让我看看老家淮安?”

“总理,只要淮安低空云层不浓,是可以让您看的。”听到袁桃园的话,周总理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良久后,周总理不顾颠簸地走进驾驶舱问道:“小袁,是不是快到淮安上空了,你看,能不能降低高度让我看看故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总理,我早做好准备了,您坐下看吧!”袁桃园回答道。

说完,袁桃园随即将飞机平稳地拉到1000多米的高度,并低速从淮安上空飞过。

周总理神情专注地凝视着他十分熟悉的故乡淮安,就像游子见到多年未见的母亲一样,一时间,周总理沉浸在对故乡一板一桥的回忆当中。

飞机速度虽然慢,但还是很快就飞过了淮安上空,这时袁桃园转过头问周总理:“总理,要不要再盘旋一周,让您再仔细看看?”

周总理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家乡的那片土地上,明明依依不舍,可他还是拒绝道:“不用了,那又要多费油了。我们还是回北京吧。”

说着,周总理站起身,在卫士成元功的搀扶下走回了座位,周总理坐定后,许久也没有说一句话,一直沉浸在对故乡、乡亲们的深情回忆之中......

困扰毛主席15年的问题

周总理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但他却把对家乡的爱意深埋在心底里,自1910年离开淮安后,周总理一生都没有踏足到淮安的土地上。

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常常能听到周总理提起他的故乡淮安,每当提起时,周总理向往的神情都让毛主席对淮安心生向往,但周总理却始终没有回过淮安,这让毛主席十分不解。

这一问题更是困扰了毛主席长达15年,1964年一天,毛主席点名见周总理,在同他闲谈的过程中,毛主席提起了自己1959年回韶山的情景,良久后,毛主席突然说道:“恩来啊,有个问题困扰我15年了,我想问问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毛主席有困扰,周总理连忙说:“主席,什么事呀?”

“恩来,你从小离家,已经55年了,现在有条件了,你怎么不回家乡看看哩?”毛主席不解地问道。

周总理听到这一问题,愣了愣,他深知毛主席是关心自己,便随即回答道:

“主席,我的家属绝大多数都是封建关系。”

听闻此言,毛主席顿时明白了周总理为何一直不回故乡,得知周总理的用意后,毛主席一下握住周总理的手,不自觉地连连点头。

这时,周总理又说道:

“一回家,封建势力到处找你,当然我就推绝。我就是推绝了,他出去就说周总理见我了,他瞎吹一顿,我避讳还避不赢。我何必到那个农村呢?我不如到别的农村蹲点好一点......我不是怕他影响我,我就是怕他假借我的名义。我除了淮安县到现在已经55年了,我不回去,这一点我是坚持的,顶多以后坐飞机从空中看看,据说那个地方的面貌改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在自己强忍思念不回故乡的同时,他还不允许自己在北京的亲友回故乡。

周总理的弟弟周恩寿因身体原因,遵照哥哥周总理的意见提前内退回到家中休养身体,周恩寿在退休后,常常能回想起故乡淮安,为此他常常念叨道:

“15岁离开老家淮安,转眼已经四五十年了,真想回家看看!”

为此,周恩寿不止一次地向哥哥周总理提出要回家看一看的请求,但每一次,周总理都摇头拒绝了,对此,周恩寿十分不解。

周恩寿终于难忍对故乡的思念,趁着哥哥周总理叫他到中南海西花厅观赏盛开的海棠花时,周恩寿借回乡修葺房子之事,委婉的再次提出回乡的请求。

周总理随即摇头拒绝:

“不用了,淮安县委来人,我已经给他们讲过了。我们的房子,尤其是我住过的房子,要塌就让塌掉,塌平了最好,不许翻盖维修,更不允许搞什么纪念馆组织群众参观。我平生最恨的就是封建主义的那一套: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只要活着,就不许搞!”

听到哥哥周总理的话,周恩寿无奈地摇了摇头,感慨道:“唉,人生苦短。哥哥你已经近50年没有回过故乡了,你难道一点也不想家吗?”

周总理轻叹一声,看着面前的海棠树,他深情地说道:

“故土难离,我也是人,我也有感情,怎么会不想家?那里还埋着我们的爷爷、奶奶、娘和十一婶。几十年没回去了,也不知道坟头的那几棵树长得多高了?”

“哥哥,那你就不打算回家看看?”

周总理斩钉截铁地拒绝道:

“没有打算。”

“你是总理,你回去有光宗耀祖之嫌,我一个平民百姓,难道也不能回去看看吗?”周恩寿眼眶微红着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看到弟弟眼眶微红,却丝毫没有退让之意:

“不能,就因为你是我周恩来的弟弟!你想想,如果你回去,县委能不派人接待你、陪同你吗?明摆着要给地方的同志增加复旦添麻烦,你又何必去做呢?”

周恩寿缓缓点了点头,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回乡探望的念头。

1965年春节前夕,周恩寿得知哥哥周总理要平掉淮安祖坟时,又一次提出要专程回乡料理此事,一方面是为哥哥周总理分忧、带头移风易俗,另一方面又实现了自己探望故乡的心愿。

就在周恩寿以为自己这次哥哥周总理会同意时,周总理还是拒绝了他的这一请求,并说道:

“你的身份不同,是周恩来的弟弟,你回去后,省里、县里都要接待你,既影响人家工作,又造成浪费,还是让在西安的尔萃回去办吧,他母亲淮安,是探家,不会惊动地方领导。”

周总理虽然拒绝回乡,也不许在北京的亲友回乡,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人之常情”却依然留在心里,每次碰到淮安人时,周总理总是充满思乡之情和浓浓的爱意。

1967年3月2日,周总理接见西安地区群众代表和驻军负责人时,他一一询问了每个人的情况,恰好问道一位同志是淮安的。

周总理脸上的笑意越发明显,他问道:“哦!你也是淮安的,家在哪个庄上?什么时候参加革命的?过去过没有?”

当得知这位同志回过淮安后,周总理又连忙问道:“解放后淮安有什么变化呀?”

听到这位同志侃侃而谈的细数着故乡的变化,周总理满意地点了点头,最后周总理深情地说道:

“我12岁时离开淮安就再也没有回去过,我是‘少小离家老大不回’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句“少小离家老大不回”的风趣语言,也正是周总理一生无私献身革命,献身人民的真实写照......

为国为民的周总理

虽然自己不回故乡,也不许弟弟回故乡,但周总理并不是排斥人之常情,而是站在更高的境界来处理、对待人之常情。

周总理的大弟弟周恩溥去世后,他的妻子王兰芳便独自拉扯着儿子周荣庆艰难地生活着,1950年王兰芳带着儿子来到北京。

王兰芳也曾参加革命,在东北打游击时还曾负过伤,为此,她也是革命工作者,在她来到北京后,周总理为了减轻国家的负担,也为了替弟弟照顾好他的家人,便主动同王兰芳提出:“你不要拿国家的工资了,以后由我来照顾你。”

王兰芳听从了大哥周总理的建议,从此成为了一名不拿国家工资的老干部。

1957年,国家实行机关干部下基层劳动锻炼,周总理便鼓励自己刚从部队转业的侄子周荣庆到基层学习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

就这样,王兰芳跟随儿子一同来到了河南焦作,从此,他们一直扎根在焦作,直到病逝。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兰芳的身体也渐渐开始不好,为此,她总是前往北京看病,每当这时,周总理总是会派专车前去接她,并承担王兰芳的医药费,周总理每月都会从自己400元的工资中拿出50元给王兰芳用,并规定这50元其他人都不能动。

除了照顾王兰芳外,周总理同样会照顾其他亲人,1951年,新中国刚刚建立不久,总是有亲友上书、上访到中南海西花厅,想要看望周总理。

当时由于周总理工作繁忙,邓颖超便主动承担起了这些“家务事”,凡是需要照顾的,都由邓颖超一人料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行工资制后,周总理夫妻二人就开始用工资的结余部分来帮助周家亲属的生活,并接济生病的亲属来北京治病。

周总理将自己三分之一的工资拿出来资助周家,他们的生活却过得十分简朴。

1961年春节前后的一天,周总理特意邀请几个侄儿来家中吃便饭,当天饭桌上只有3道菜:两道素菜,一个有少量肉丝的荤菜,还有一碗菜汤。

在吃饭时,工作人员端上来4个窝窝头,当几个侄儿前去拿窝头的时候,周总理却将他们的手拨开,说道:

“这是我和你伯母吃的,你是客人,吃米饭吧!”

说着周总理和邓颖超便微笑着拿起窝窝头啃了起来,事后,这几位侄儿才了解到,伯父、伯母在三年困难时期一直带头严格执行粮食定量供应制度,经常以粗粮为食。

周总理虽然终其一生都没有回到故乡淮安,但他却始终惦记着故乡的建设,每次接见故乡干部时,周总理总是会询问淮安的一些基础建设以及农民们的情况,为此,周总理会在自己的原则和权力范围内,予以淮安建设更多实用的指导性意见。

在此后的岁月里,每当得知故乡淮安的建设越来越好时,周总理在高兴地同时,也会黯然神伤,因为他无法回故乡亲自看一看家乡的建设,可即便如此,周总理始终无怨无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观周总理的一生,他始终殚精竭虑,为国为民,可他却从未有过一句抱怨之言,如今周总理虽然已经离开我们46年,但周总理的精神不朽,而他也永远活在了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