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济南时报援引《以色列时报》消息,以色列军方在26日证实,已针对伊朗军事目标展开“精确打击”。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伊朗数月来持续袭击以色列”。美国与以色列官员指出,以色列对伊朗发动了三次袭击波次。以色列媒体早些时候报道称,以军第一波袭击把伊朗的防空系统当作目标,而伊朗的导弹、无人机基地及其生产基地则是第二波和第三波攻击的重点。此外,根据以色列媒体的报道,以军此次袭击伊朗出动了上百架军机,其中还包括F - 35战机。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称,已对伊朗的防空力量及其导弹生产能力予以“沉重打击”,同时“感谢美国的紧密合作与支持”。伊朗方面则在淡化此次袭击的影响,伊朗军方称,伊朗军队成功抵御了以色列的袭击,此次打击行动造成的“损失有限”,仅有四名士兵在空袭中丧生。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邹志强向记者表示,以色列的袭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既精准把握了伊朗不愿扩大事态的心理,又察觉到美国忙于大选而无暇干预。
自去年10月巴以新一轮大规模冲突爆发以来,中东地区局势骤然紧张。在中东这片土地上,多年间伊朗和以色列一直在以非直接对抗的形式相互博弈。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后,在不断演变的局势搅动之下,双方的这种博弈逐渐演变成了报复循环。2023年10月8日,巴以新一轮冲突刚刚爆发的时候,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就明确发出了坚定支持巴勒斯坦的信号。不过,伊朗也表明自身与哈马斯袭击以色列的行动毫无牵连,还指出哈马斯的这次行动标志着以色列安全机构遭遇了“最大失败”。
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刚刚结束其第11次中东之行,以色列就对伊朗发动了大规模报复性打击。这一情况致使地区紧张局势再度急剧升温,国际社会对中东和平的期望也再次遭受打击。伴随着中东和平希望的破灭,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也一并下降。
整体而言,拜登政府承续了美国的中东政策,持续推动前两届政府于中东施行的收缩战略,并且不断推进“亚伯拉罕进程”,试图推动更多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
11月5日美国大选结果即将揭晓。目前的形势显示,特朗普和哈里斯竞争激烈,难以判定谁将在大选中胜出。在此大选背景下,美国也好,相关方也罢,都不会轻易开启战端。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就得顾及美国的选情,要确保局势可控。因为一旦这场冲突扩大,对即将上任的美国新一任总统来说,无疑是极为严峻的挑战。就此而言,以色列和伊朗的冲突看似仅是两国之事,实则牵涉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利益。
当地时间21日,中国援助黎巴嫩的人道主义医疗物资运抵贝鲁特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据悉,这批物资共有3601箱,包含麻醉机、一次性使用气管插管、手术衣、氧气面罩等65种物品。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表示,由于近期黎巴嫩与以色列的局势出现升级情况,应黎巴嫩政府的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黎巴嫩提供紧急人道主义医疗物资援助。
10月28日的例行记者会由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会上,有记者就以色列26日打击一系列伊朗军事目标之事提问。林剑回应称,中方坚决反对侵犯他国主权安全的行为,也反对任意动用武力。目前中东局势高度紧张,相关各方都要防止地区安全风险进一步升高。近期接连发生的诸多事件表明,停火止战是极为紧迫的任务。国际社会特别是有影响力的大国,应该切实发挥建设性作用,为缓解地区紧张局势创造必要条件。
30日,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卡琳·让 - 皮埃尔于记者会上宣称,针对以色列的报复行动,伊朗不应予以回应。她还表示,若伊朗作出回应,美国将做好准备协助以色列进行防御。当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拒绝对伊朗“可能”采取的行动加以评估,同时再次着重指出“伊朗不应作出回应”。就26日以色列针对伊朗发动的军事行动而言,伊朗外长阿拉格齐29日曾明确表示,伊朗完全保留针对以色列此种公然侵略做出恰当回应的合法权利,而且伊朗既不会拖延行事,也不会仓促行动。
当地时间30日,联合国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人权状况特别报告员阿尔巴内塞向联合国递交了一份报告。在报告中,她指出有合理依据表明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实施了种族灭绝行为。
阿尔巴内塞还对美国进行了谴责,她认为美国是以色列的帮凶,因为美国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暴行提供了便利条件。她呼吁相关各方积极行动起来,阻止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破坏以及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残害行为。
以色列长期开展军事行动,这对地区局势有着极大的搅动风险。其军事行动在黎巴嫩与加沙地带持续不断,同时还时不时地对也门、伊拉克和叙利亚发动军事打击。至今,以色列都没有放弃对黎真主党和哈马斯高层进行定点清除,这种军事行为很可能致使伊朗国内出现强硬言论。目前,加沙和黎巴嫩的冲突仍处于持续状态,并且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缺乏及时、正式的沟通渠道,鉴于此,中东地区紧张的局势在短期内难以得到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