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批集采拉开帷幕
11月1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这一消息如巨石投湖,在医疗界掀起波澜,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正式官宣。联合采购办公室紧锣密鼓地开展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这一流程似曾相识,按照过往惯例,接下来就是第十批国采正式文件的发布,届时开标时间、地点以及具体规则都将水落石出。
此次第十批国采共纳入62个品种263个品规,不过其中存在一些小插曲,部分品种的规格并未完全通过一致性评价。或许这是因为药企先行报量的原因,未过评的品规量将会被折算(后台联系小助手,获取药品填报范围附件,方便大家了解详情)。
回顾此前,10月11日,业内就传出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10月10日发布的《关于召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会议的通知》,这无疑是第十批即将发布报量名单的强烈信号。根据该通知,为推进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国采办召开工作会议,时间为10月15日(周二),为期1天。这种在新一轮集采正式开始前的“吹风通气”、征求意见环节,在胰岛素专项等过往批次国采中也曾出现过。经过长时间的酝酿,第十批国采终于渐行渐近。
集采历程与现状
自2018年11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启动“4+7”(4个直辖市和7个副省级城市)试点以来,集采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它快速扩面,从最初的试点城市公立医院逐步覆盖全国公立医院,如今甚至开始向民营医院和零售药店延伸;同时也在增量,无论是集采的品种还是采购量都大幅增加。
集采在大幅度降低药品价格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赢得了民众的普遍赞誉。它就像一把利剑,斩断了医药领域虚高价格的乱象。一方面,极大地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用得起药,尤其是那些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同时,也减少了医保基金的支出,让医保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增强了医保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集采有力地挤出了医药购销领域不该有的水分,对遏制医药购销领域的腐败现象发挥了重要作用,净化了医药市场环境。
集采带来的问题与争议
然而,集采这一举措在医务人员群体中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它就像一枚硬币有两面,集采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并发”了不少问题。
第一,“腾出来的空间”未能及时进行“结构调整”,这导致了许多医疗机构面临亏损的困境。医疗机构在药品采购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没有相应的补偿机制,收入减少,运营压力增大。而薪酬制度改革也因缺乏资金支持而难以推进,直接影响了医务人员的收入。许多医生反映,集采后自己的收入不升反降,这无疑打击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药品供应方面也出现了问题。部分药品在集采后供应不足,导致患者无法及时获得所需药品。而且,一些医生和患者对集采药品的质量存在担忧,怀疑其治疗效果是否会打折。对于习惯使用“进口原研药”的患者来说,集采后难以购买到原研药,这不仅影响了治疗的连续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医患矛盾。
第三,集采对医生的诊疗行为也产生了影响,一些科室和医生因完不成约定采购量而面临更多的处罚,这让他们在诊疗过程中倍感压力。
此前,有网友做过一项调查,询问大家认为集采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参与人数达3019人,其中,回答利大于弊的仅有1028人,占比34%,而回答弊大于利的多达1991人,占比66%。这一结果充分反映了集采在医生群体中引发的争议之大。
集采后医生视角的变化与思考
在集采的大背景下,医生们的诊疗行为和收入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些医生表示,集采后他们在用药选择上更加谨慎,需要在满足集采要求和保证治疗效果之间寻找平衡。以前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多种药物,现在则需要优先考虑集采目录内的药品。
但令人意外的是,也有医生提出集采后自己的收入增加了。这部分医生认为,虽然药品价格下降,但集采却让患者的数量增加了,医院整体效益也得到了提升,通过合理的绩效分配,自己的收入也有所改善。而且,集采促使医疗行业更加注重医疗服务质量,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来增加收入,如开展更多的诊疗项目、提高患者满意度等。
对于集采,医生们有着复杂的看法。一方面,他们认可集采的初衷和大方向,明白降低药品价格对患者和医保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能够尽快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实现“三医”联动改革的协同推进。比如,加快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保证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和医务人员的收入稳定;加强对集采药品质量的监管,确保药品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的可靠性;优化集采规则,减少对医生诊疗行为的不合理限制等。
集采之路何去何从
集采已经成为我国医药领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十批集采已经拉开帷幕,未来的集采之路该如何走?是继续深化改革,解决现存问题,还是需要对集采模式进行调整?
医生作为集采的直接参与者,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对集采有哪些看法?收入有哪些变化呢?
编辑丨冯熙雯
审核丨卢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