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日报网
近日,由南网超高压公司与中国青年报社联手打造的2024年“探寻西电东送之美”主题传播活动在云南昆明、大理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12名大学生记者踏上寻美之旅,探秘西电东送工程“电力高速路”——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之美。
“我们始终将‘国之大者’铭于心、践于行,切实履行南方电网骨干网架和重要联络线的规划参与者、建设执行者、运营维护者、经营管理者的职责。”活动启动仪式上,南网超高压公司党委副书记潘超介绍,西电东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历史性腾飞,展现的是南网超高压公司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力为党为国铸造电力重器,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不懈探索和生动实践。
活动中,大学生记者们探访了±800千伏昆北换流站、±800千伏新松换流站、新东直流线路,在换流站和输电线路运维现场,真实感受南网超高压公司青年员工在“超级工程”中的担当作为,传播电网人的故事。
在昆柳龙直流工程送端,“巡视无人化”为输电护航加速
活动的第一站是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的±800千伏昆北换流站,这里是昆柳龙直流工程的送端站。昆柳龙直流工程即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是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及《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的跨省区输电重点工程。该线路于2020年12月27日实现全面投产,全长1452千米,途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个省区。
昆北换流站副站长王丹介绍:“昆北换流站是目前南方电网唯一一个‘双800’换流站——输送电压800千伏,送电容量800万千瓦。”
在昆北换流站各设备区域,L4级无人驾驶智能综合巡检车、轨道机器人、无人机和各类摄像头等设备正在平稳工作,这些“新工友”与昆北换流站运行值班人员协同工作,覆盖站内400多亩、10000余个巡视点,实现了表计读数识别、设备外观识别、设备红外识别等作业应用。此外,昆北换流站还拥有南方电网最大的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大厅。GIS有卓越的绝缘性能和极高的可靠性,确保了电流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稳定传输,可以极大地节省空间资源,还显著提升了电力传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主控室内的大屏上,设备实时状态数据不断刷新,配合数字孪生技术,±800千伏线路、GIS室、直流融冰装置等重要设施的实况清晰呈现。“今年,昆北换流站还在建设智能化战略系统,届时智能设备群将如地铁网络般协同运行。”王丹介绍。
走进电力“巨龙”心脏,寻找一座高原换流站的防灾密码
今年8月8日,滇西北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新东直流工程”)累计送电量突破1500亿千瓦时。活动第二站,大学生记者来到了新东直流工程的送端站——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的±800千伏新松换流站。据介绍,新松换流站建成时,是海拔最高、抗震等级最高的特高压换流站。
“在地震频繁的时候,一年大约会有4次明显的震感。”新松换流站副站长张涵介绍。坐落于8度地震基本烈度区的新松换流站,不仅海拔高,而且地震频发,这样的极端环境对换流站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新松换流站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抗震因素,站内的重要建构筑物及电气设备均按照9级地震烈度进行了严格的抗震设计,确保在极端情况下也能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作为目前世界上抗震等级最高的特高压换流站,新松换流站真正实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要求。
目前,新东直流工程每年向深圳输送电量约250亿千瓦时,约占深圳年用电量的四分之一。
从“风餐行者”到“黄金飞手”,探访巡线工人作业日常
活动中,大学生记者们还亲身前往新东直流工程中海拔约2300米的新东直流线路0078#塔下。据了解,该塔所在线路横跨大理州洱源县马耳山,最高海拔达到3700米。
据了解,南网超高压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对塔架和线路进行维护、检修,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包括定期的停电检修、带电作业等。运维人员就像医生,要对这些钢铁巨物随时进行“把脉问诊”和“外科手术”。
“在日常检修工作中,我们常常在工作现场解决午餐,以节约时间并保持高效。面对云南多变的气候,我们需准备四季衣物,以适应白天强烈的紫外线和傍晚的大风和低温。”颜世成分享,感动南网的“风餐行者”故事,就是他们日常工作的缩影。
而在今天,“风餐行者”有了另一个身份:无人机飞手。在活动中,运维人员向大学生记者展示了他们目前使用的无人机自动巡检及红外测温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巡检效率,降低了人工巡检的风险,还通过高科技手段提升了电力设施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南网超高压公司党建工作部三级职员黄震在活动中见证了大学生记者的采访和体验过程,他分享了自己亲历“西电东送”这一伟大工程的自豪与骄傲,并分享了“西电东送”工程未来的规划与进程。他谈到:“祖国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平台,去展示自己的专业与特长。”
据主办方介绍,活动自2015年发起以来,已有100位大学生记者走访南网超高压公司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五省(区)的数十个站点,深入电网一线岗位探寻西电东送之美。(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邱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