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消息,中方高层于伊斯兰堡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之时,与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开展了中俄蒙三国总理会晤。总理指出,近年来,在三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之下,中俄蒙三方合作大体上维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这一发展态势契合三方的共同期望,也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向。中方期望同俄蒙双方进一步加深互信,强化协调,促使三方合作不断深入、落到实处,从而更好地造福三国人民。

这同样是中俄蒙鲜少在第三方国家开展这般高级别会晤的情况。据俄罗斯媒体消息,此次俄罗斯派遣了规模庞大的代表团前来参会。代表团成员除总理米舒斯京之外,还有一名副总理,经济发展部、能源部、自然资源和生态部的部长,并且外交部、交通部、财政部均派出了副部长级别的官员与会。在会议当中,米舒斯京直截了当地指出,强化与中国和蒙古国的友好关系以及互利合作,乃是俄罗斯外交政策中的优先事务。他深信,会议期间所达成的各项协议,将会推动三国的繁荣发展并提升三国公民的生活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表面上,三方均表露出希望持续深化合作的态度,然而深入剖析后会发觉,三方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拿俄罗斯来说,俄方在谈及相关事宜时明确指出,与北京、乌兰巴托的友好关系一直是莫斯科外交政策中的优先考量。俄方觉得,把欧亚经济联盟、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蒙古国的“草原之路”相互融合,契合三方的共同利益。但在这一项目推进期间,蒙古国却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别样的想法。此前,蒙古国多次摆架子,其潜在意图便是期望能在该项目里获取更多利益。

中俄在天然气交易价格上存在分歧,俄罗斯欲以更高价售气于中国,中国则期望价格更优惠。这一现象背后深层次的根源是中俄蒙三方信任不足。于俄罗斯而言,在当前地缘政治格局下,若过度依赖中国市场,自身可能陷入不利境地,所以俄罗斯期望在价格上掌握更多主导权以保障能源安全。而在中国看来,蒙古国遵循“第三邻国”战略,在美国压力下,可能会把天然气管道当作与中国谈判的筹码。蒙古国呢,企图凭借过境国的优势从该项目中获取最大经济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俄罗斯而言,近年来西方的制裁致使其经济发展遭遇困境。一旦该项目建成,俄罗斯便能从中获取较高收益,同时,这会加深与中国、蒙古的关系,三方的经济合作也将更加紧密,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也能得到增强,这可谓是一举三得。就中国来说,这个项目不但有助于整合区域资源,推动东北和华北地区的振兴,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为中国构建一条新的陆上能源通道,从而减少对海上能源运输的依赖,这可是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事项。

中俄蒙三方合作符合三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点俄外长拉夫罗夫一直都在强调。有消息传出蒙古可能要放弃“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时候,普京亲自出访蒙古,其目的在于推动这一计划。俄乌冲突发生后,俄罗斯在欧洲的天然气销量遭受损失,而俄罗斯希望借助“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线来弥补这一损失。在中俄蒙三方合作中,中国虽然表现得没有那么积极,但中俄蒙三方合作符合中国当前的战略布局,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地缘位置的角度审视蒙古国,其北部与俄罗斯紧紧相邻,而东南部和西部皆与中国相接。蒙古国是纯粹的内陆国家,这种地理条件决定了其若谋求发展,必然要依靠周边国家。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俄罗斯是世界能源大国,在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的推动下,再结合中国经济持续提升这一整体趋势,这一切对于蒙古国而言,皆是发展的绝佳机遇。

由中俄蒙三方推动的经济走廊,绝不是纸上谈兵之举。这是一项能够将三国地缘优势最大化发挥的关键举措。一旦该经济走廊建成,交通运输、能源合作等方面将会迅猛发展,蒙古由此获得的红利将远超预期。这条“致富大道”不但能让蒙古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站稳脚跟,而且会极大地提升其国际地位。2014年5月,俄气与中石油签署了中俄东线天然气供应协议,根据该协议,俄方要在30年的合同期内,每年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向中方供应380亿立方米天然气。

而现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称,其已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达成相关协议,会提前把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对华输送天然气的供应量提升到合同所规定的最大水平,也就是380亿立方米/年。该公司在声明中提到,双方均同意增加今年12月的供应量,这将确保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向中国的每日天然气供应能够早日达到最高合同水平,要知道,原本设定的目标是在2025年初达到这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