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乎曰:
一国之重系于一人之身。
1
1974年,正在列宁格勒大学读书的普京,突然接到学校通知,有个中年人在教室等他。
那时的普京只有23岁,还是一枚青涩的学生,听说陌生人要见他,难免有点忐忑不安。
他按照学校通知走到教室,准备问中年人有何贵干,那人却说:“我想和你谈一谈工作分配的事,但现在还不想说是什么工作,换个地方再聊吧。”
普京无奈,但听说和工作有关,便听从中年人的安排,到约好的餐厅见面。
这次他等了足足半小时,还不见中年人来,心想此人不守信用,估计也不是什么好人,回学校吧。
就在普京准备离开的时候,中年人突然现身,拉着他再次坐下,开门见山的说:“如果需要到克格勃工作,你有什么想法?”
普京此时才明白:“两次放鸽子,原来是在试探我啊,果然是特工作风,不过我喜欢。”
他没有任何犹豫的告诉中年人:“我愿意去克格勃工作。”那人给他一个赞赏的眼神,告诉他等消息吧。
1975年普京完成学业,和其他两名同学一起被送到401保密学校,参加克格勃的入职培训。
克格勃在苏联建了200多所间谍学校,苏联人民完全不知道学校的存在,地图上也没有标明位置,可以说非常遗世独立了。
普京在401保密学校的课程,和特工电影里演的差不多。
他要学习697课时的数学、化学、政治常识、外国文学课程,以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千万别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掉链子。军事课程有392课时,主要学习外国军队编制、武器装备、外国领导人的详细资料。
此外还有1824课时的特别课程,普京要学习地理学、摄影技术、无线电技术、特殊联络方法,比如用隐形墨水传递情报之类的,甚至包括间谍接头的暗号。
很多年之后,已经是俄罗斯总统的普京,依然可以表演弹钢琴、开飞机、打猎、飙野熊......这些技能都是年轻时的基本功啊。
普京通过入职培训以后,被分配到克格勃列宁格勒工作站侦察分队,任务是跟踪外国使馆的工作人员,一旦发现可疑分子立刻报告。
这份无聊的工作,他一直做了7年。
如果你穿越到7、80年代的列宁格勒,极有可能见到面目清秀的普京,跟着外国使馆的人员到处晃悠。
24岁的普京
由于普京的德语功底非常好,说的和俄语一样流利,终于在1984年进入安德罗波夫红旗学校培训,准备分配到国外工作。
1年后培训结束,普京以中校军衔到东德工作,以“苏德友谊之家”主任的身份做掩护,收集重要领导人的信息,以及北约针对苏联的军政计划。
他必须把每天收集到的情报整理出来,然后分析哪些是真实情报、哪些是敌人的烟雾弹,最后再把有用情报传回莫斯科。
为了完成任务,普京不惜派美女特工“燕子”色诱目标人物,甚至拍照和录像,逼其成为长期提供情报的线人。
他还主持了代号为“日出”的行动计划,在东德布下一个庞大的谍报网络,负责收集苏联需要的经济和科技情报。坊间流传一个说法,“日出”计划一直运作到21世纪,也不知道真假。
虽然工作凶险万分,但这份见不得光的工作,极大锻炼了普京的能力。
他没有经过地方一把手的历练,由政治素人成为俄罗斯总统,并且迅速稳定国内政局,就是克格勃生涯锻炼出来的能力。
毕竟对于普京来说,分析问题并做出决定,已经很熟练了。
普京在东德常年住在德累斯顿,距离办公室100米的地方,便是东德情报机构“斯塔西”的大楼,而后来的德国总理默克尔,那段时间也在“斯塔西”工作。
虽然两人不在一个城市,也不知道有没有互换情报,但普京和默克尔的关系显然不错,几十年过去,每次见面都表现得特别亲密。
说不定百年以后,他们的段子会被写成八卦小说。
比如两人年轻时各为其主,不能在一起,几十年后又各自成为国家领袖,每次见面,都能想起年轻时激情燃烧的岁月,然而为了各自的国家,只好把感情深深的埋在心里.....
妈呀,说的我都差点信了。
普京和深情的默克尔
普京的特工生涯结束于1989年。
那年11月柏林墙倒塌,两德统一没有任何悬念,克格勃在东德的工作,也变得没有意义。
普京和同事奉命撤离东德,并且销毁一切没用的文件,由于需要销毁的文件太多,一个火炉子都烧坏了。而克格勃的线人档案,被普京带回莫斯科。
1990年初,离国5年的普京回到列宁格勒。
短短5年时间,苏联已是翻天覆地。普京出国的时候,苏联还是安静祥和的老旧帝国,等他完成任务回来,却发现苏联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所有人都不知道国家向何处去,普京也不知道,为了养家糊口,他准备开着伏尔加轿车上街跑出租。
是的,普京差点成了出租车司机。
不过克格勃没有忘记普京,建议他以克格勃驻校代表的身份,做列宁格勒大学校长的国际事务助理,可大学校长能有什么国际事务啊,说白了就是个打杂的。
也就是在列宁格勒大学,普京遇到恩师索布恰克。
90年代初的苏联民主化浪潮风起云涌,索布恰克抓住风口,转型为列宁格勒市苏维埃主席,并且在91年当选为市长。
索布恰克从政不久,急需拉拢人手组建班子,曾经的学生普京便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把普京叫到办公室,说下周就来上班吧,但是具体做什么,还要商量一下。普京告诉恩师:“其实我是克格勃。”
索布恰克考虑一下:“啊,克格勃就克格勃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其实索布恰克最看重普京的地方,就是他的克格勃身份。
那时的苏联已经分崩离析,新崛起的各路诸侯都在招兵买马,最受欢迎的是商人、知识分子、克格勃和军队干部。
作用很明显嘛,商人是出钱的、知识分子可以在政府办事、克格勃和军队干部则是武力保证,这三种人团结在新诸侯的麾下,他们都有光明的前程......
有了索布恰克的提拔,很快,普京出任列宁格勒的对外联络部主任,92年出任圣彼得堡的副市长。
(列宁格勒改名为圣彼得堡了)
索布恰克是学者型官员,对于繁琐的政务没什么兴趣,反而热衷出国考察。堂堂圣彼得堡市长,一年有大半时间在国外,想想也很魔幻。
索布恰克不在圣彼得堡的日子里,普京便有相当大的权力,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推行政策,随后向索布恰克汇报一下就好,反正他都会同意的。
于是,普京在圣彼得堡建立起外汇市场,成功引进许多国外银行和企业,尤其是德累斯顿的德国企业,纷纷到圣彼得堡掘金。
这些外国企业为什么非要来圣彼得堡,还不是普京的关系起作用嘛。
负责一线工作几年之后,普京已经成为圣彼得堡的二号人物,江湖人称“灰衣主教”,也有人说他是索布恰克的“守护天使。”
正是这几年出色的工作经历,普京把索布恰克的幕僚班子,逐渐变成自己的私人小伙伴,换句话说,普京成了圣彼得堡的曹操。
那些人在20多年前一文不名,现在听起来却如雷贯耳:做过俄罗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谢钦、俄罗斯能源经销商季姆琴科、俄罗斯银行董事局主席科尔瓦丘克。
普京和他们结成政商圈子,在工作之余挣点钱,每天爽爆了。具体过程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反正圣彼得堡的普京不干净。
时间进入1996年,常年到处浪的索布恰克落选市长,普京倒也够意思,说恩师都没选上,我也不干了,别人怎么劝都没用。
索布恰克也很感动,现在还有如此忠义之人,难得啊。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普京失去政府工作,便准备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突然接到俄罗斯副总理的电话,问他想不想去莫斯科工作。普京当然愿意,收拾包袱就去了莫斯科。
而这个副总理,就是圣彼得堡的前副市长,和普京做过同事。
不久前还在找工作的普京不知道,短短4年后,他将在莫斯科加冕成王。
索布恰克和普京
2
普京在努力奋斗的同时,另一群人也在经历人生的过山车,逐渐从不起眼的小商贩,成为掌控俄罗斯60%以上财富的寡头。
这些寡头的财富之路,可以分为三部曲。
第一步财富积累,是戈尔巴乔夫给的机遇。
1988年,苏联通过《个体劳动活动法》和《合作社法》,这就在法律层面上,让私人企业合法化了,早已蠢蠢欲动的人们,当然不会放过赚钱的机会。
不过他们没有做制造业,而是利用制度的漏洞,想方设法赚快钱。
比如别列佐夫斯基成立皮包公司,利用某些特殊关系,从苏联买到定价极低的汽车,然后运到西欧,再以极高的市价卖出去,这中间的价差就是利润。
弗里德曼则是做进口发家致富。
经过多年科技革命的洗礼,计算机、复印机等产品已经普及西欧,价格很便宜,但是苏联没有赶上科技革命,导致计算机在苏联是奢侈品。
所以弗里德曼就从西欧低价买入计算机、复印机、香烟、香水等东西,运回苏联高价出售,短短几年时间大发横财。
还有一种赚钱方法是非现金信贷。
苏联的市面上有两种钱,一种是卢布现金,另一种就是非现金信贷,这是一种虚拟货币,主要是政府给工厂补贴用的,可以买东西,但不能自由兑换现金。
原本这两种钱都是官方货币,可是苏联发行的卢布很少,非现金信贷却非常多,这就导致两种钱的购买力不同。
据学者估计,1卢布的购买力,相当于非现金信贷的10倍。
共青团官员霍多尔科夫斯基,就低价收购大量的非现金信贷,再以官方身份打通门路,原价兑换成购买力更高的卢布,赚到第一桶金。
其实第一波赚钱的人都有共同点,就是体制内的关系。
换句话说,他们已经在苏联功成名就了,才能抓住发财的机遇,而赚到第一桶金之后,又给下一步崛起储备了充足的弹药。
别列佐夫斯基
第二步就是证券私有化。
1991年,刚登上俄罗斯总统宝座的叶利钦,明白苏联的经济制度已经没出路了,只有绕开计划经济另起炉灶,才能可能拯救俄罗斯的经济。
叶利钦听说盖达尔很牛逼,有一套名叫“休克疗法”的秘籍,并且在玻利维亚和波兰试验成功,便请盖达尔出山,让他在俄罗斯也搞休克疗法。
盖达尔又叫上丘拜斯,就在俄罗斯搞起了休克疗法。叶利钦以为他们俩是卧龙凤雏,万万没想到,原来是键盘经济学家。
根据休克疗法的操作指南,国家必须实行价格自由化,于是在1992年1月2日,俄罗斯放开80%的商品批发价格、90%的零售价格,任由市场自由决定。
既然国家不管了,那些大企业还不趁机抬高物价么,此时不赚钱更待何时?
于是在解除价格管制的一个月内,俄罗斯零售品价格上涨3.5倍,出厂价格上涨5倍,叶利钦有点慌,卧龙凤雏却告诉他:
“别急,通货膨胀是必经之路,以后会好的。”
为了配合休克疗法的自由化政策,俄罗斯还放开进口限制,并且取消一切进口关税,以及卢布自由兑换。
欧美国家兴奋的说,俄罗斯的进口制度几乎完全没有限制。
紧接着最骚的操作来了,休克疗法要求自由化私有化,那么苏联留下的大量国企,就显得政治不正确了,不如私有化还给人民吧。
叶利钦政府估计,俄罗斯的部分国企价值1.48万亿卢布,而俄罗斯人口又是1.48亿,于是政府以每人一万卢布的价格,把1.48亿份私有化证券发给俄罗斯人民。
拿到证券的俄罗斯人民,可以凭证自由兑换国企股份。
看上去很美好,是吧。
但是休克疗法引起的通货膨胀,极大降低了卢布的购买力,以前的一万卢布能买套房,现在只能买一双皮鞋,可能再过段时间只能买块面包。
不是俄罗斯人不想要股份,实在是对卢布没信心了。
而且放开进口和卢布自由兑换,让外国资本可以自由进入俄罗斯,他们和先富起来的土豪联手,放出“俄罗斯要完了”、“国企没有价值”等风声炒作证券,导致证券大幅贬值。
俄罗斯人民担心损失更大,以后连面包都买不到了,赶紧低价抛售证券,而抛售引起的恐慌心理,进一步让证券再次贬值。
那些外国资本和先富土豪,便以最低价格收购证券,后来的寡头资本,都在私有化中取得石油、传媒等企业的控股权,完成财富升级。
霍多尔科夫斯基就控制了40家公司,涉及房地产、钢铁、食品、化工等领域,旗下员工1.5万人,个人资产达到21亿美元。
我不生产财富,只做财富的搬运工,豪横。
盖达尔
寡头掌控国家的最后一步叫做债转股。
时间进入1995年,休克疗法已经彻底失败,盖达尔也辞去副总理职务,给俄罗斯留下满目疮痍的烂摊子:
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31%、物价上涨1700倍、失业率达到7.7%、人均寿命降为57岁。
国家经济如此,俄罗斯政府的财政也烂透了,甚至连教师和公务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来,所以政府急需一笔钱来维持运作。
寡头们有的是钱,但不会无条件借给政府,除非满足他们一个简单的条件。
什么条件呢?
俄罗斯不是还有很多优质国企嘛,政府可以用国企股份做抵押,向银行和寡头贷款啊,如果没有能力还钱,国企股份将被拍卖。
政府有能力还钱吗,显然没有,所以“债转股”就是一个光明正大私有化的策略。
叶利钦政府没有拒绝,而且在1995年就进行了国企拍卖。
表面上说公开拍卖,谁都可以买走股份,但实际上国企股份都被寡头低价买走了,圈子外的人毛都捞不到。
比如霍多尔科夫斯基用不到5亿美元,买下价值70亿美元的尤科斯石油公司,波塔宁用1.7亿美元,买下价值31亿美元的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
至此,俄罗斯寡头彻底出笼。
别列佐夫斯基说,他们7个人控制了俄罗斯经济的50%。
每个寡头旗下都有一家银行、一家传媒公司、无数个实业公司,他们加在一起,真的可以左右俄罗斯的命运。
因为推行休克疗法,导致人民财富被洗劫一空,所有人都恨透了叶利钦,再也不想见到这个猪头了。在大选换届之际,叶利钦的支持率只有8%,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的支持率则大幅飙升。
国内外都说久加诺夫是“待任总统。”
眼看叶利钦要落选,寡头们都慌了,生怕久加诺夫做了俄罗斯总统,清算他们这些侵吞国家资产的蛀虫。
寡头为了保命,便联手出钱帮助叶利钦选举。
他们让电视台播放斯大林时代的纪录片,唤起俄罗斯人民的痛苦记忆。意思是如果久加诺夫当选,俄罗斯就要回到斯大林时代了。而媒体中的叶利钦,则被美化成爱民如子的贤君。
经过寡头的狂轰滥炸,叶利钦每天在电视上露脸2小时,久加诺夫只有可怜的8分钟,人们甚至不知道久加诺夫想干什么。
1996年,叶利钦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
立下大功的寡头们纷纷走上前台,波塔宁出任副总理,别列佐夫斯基做了安全会议副秘书,有的寡头甚至说:
必须对俄罗斯实行公司式治理。
此时的俄罗斯,已经被资本绑架了。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失去政权的共产党,根本无法和资本竞争,更不可能保护人民的利益。
而人民没有无产阶级政党,只能沦为资本的奴隶。
叶利钦和寡头
3
1996年,普京回到莫斯科工作。
因为一个介绍工作的电话,初露头角的圣彼得堡系,和如日中天的莫斯科寡头,终于产生了交集,并且在几年后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普京有贵人引路,很快出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紧接着便是联邦安全总局的局长,这个机构其实是克格勃的缩小版,所以普京上任的第一天就感叹:
“我终于回家了。”
虽然叶利钦在寡头的资金帮助下,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但俄罗斯依然是烂摊子,人们在选举后发现,叶利钦根本不是什么贤君,丫就是个酒鬼。
叶利钦的政敌也在借势,准备趁机扳倒叶利钦。愁眉苦脸的叶利钦找到普京:“你是特务总管,能不能想想办法?”
听说要做老本行,普京马上就不困了,拍着胸脯告诉叶利钦:
“好说。”
他命令安全总局的特工,到处搜集叶利钦政敌的犯罪证据,甚至可能动用了“燕子”,拿到目标人物的裸照和录像,然后通过别列佐夫斯基的传媒帝国,散布的俄罗斯人尽皆知。
名声臭了,自然不能为难叶利钦。
叶利钦拍着普京的肩膀:“小普还是很不错的,有前途啊,好好干。”
此战之后,不仅叶利钦把普京当作自己人,别列佐夫斯基也和普京建立关系,普京正式进入俄罗斯最高级别的朋友圈。
1999年7月,叶利钦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已经找到继承人,但不说是谁,到时候就知道了。”
仅仅一个月后,普京被提名为俄罗斯总理,再过4个月,叶利钦辞去总统职务,普京成为俄罗斯代总统。
为什么叶利钦选择普京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普京忠诚于索布恰克,为了报答恩师,连圣彼得堡的仕途都不要了。普京忠诚于恩师,那么也会忠诚有恩于他的叶利钦。
不过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忠诚上,显然太虚幻了,叶利钦不会这么傻,他选择普京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普京的历史不干净,叶利钦有普京的把柄。叶利钦毕竟是一国总统,做到这一点不难。
这样一来,不论感情还是制衡,叶利钦都对普京很放心。
而俄罗斯真正说了算的寡头,也感觉普京的资历浅薄,没有强大的基本盘,方便寡头资本操控。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当众交给普京一支派克金笔、一个控制核武器的密码箱,并且对普京说了一句话:“照顾好我们的俄罗斯。”
随后普京就被选举成正式总统了。
但是普京很快就用行动告诉所有人,你们都错看我普某人了。
早在刚做总理的时候,普京就放出豪言,说要把车臣恐怖分子溺死在马桶里,并且部署军队发动车臣战争,表现了强人作风,一举收获俄罗斯的民心。
因为自从苏联解体开始,车臣就一直在闹事,想和俄罗斯一样取得独立地位。
可俄罗斯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车臣却是俄罗斯内部的共和国,属于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领土。
俄罗斯怎么可能允许车臣独立嘛。
车臣不依不饶,非要做独立的共和国,闹了几年没成功,便开始搞恐怖袭击,以至于俄罗斯人民成天生活在恐惧之中。
整整10年时间,叶利钦政府都对车臣没办法,现在普京居然强硬处理车臣问题,简直是天降猛男啊。
这就类似于前些年中国腐败成灾,领导班子发起强硬的反腐战争,便顺应了人民的希望,重新收拢民心。
车臣战争,就是普京的立身之战。
正是有了强大的民心做基本盘,刚登上总统宝座的普京,重新整顿俄罗斯。
当初叶利钦为了得到地方支持,允许地方领导由全民选举,而且不必和莫斯科保持一致。唯一的条件是,叶利钦需要选票的时候,地方要鼎力相助。
这么优惠的条件,地方领导当然开心喽,但结果就是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削弱,导致地方持续坐大,甚至有的地方都开始闹独立了。
新总统普京发现,政令不出克里姆林宫啊。
于是在2000年5月,普京签署总统令,把全国划分为7个联邦区,分别派出总统代表,监督地方执行总统命令和政府决议,并且评估地方的工作,直接向总统汇报。
总统有需要的时候,还能参与地方官员的认命,以及拟定地方发展政策。
熟悉中国历史的都知道,这7个总统代表,相当于中国的钦差大臣,可以上达天听,权力大的很。
而且普京任命的总统代表,其中5个是将军,属于借军队压地方。
至此,普京的政令才走出克里姆林宫,在俄罗斯建立起强大的中央政府权威。
再过两年,普京把支持自己的政治力量,整合成“统一俄罗斯党”,成为国家杜马的第一大党。
国家杜马也成了普京的私人印章,基本上普京说什么都能通过,再也没有以前那种议员撕逼的事了。
四分五裂的俄罗斯政治,终于被普京以个人手段,重新缝合起来。
4
别列佐夫斯基曾说过,如果愿意的话,可以让一只猴子做总统......可见这些寡头已经狂的没边了。
而且他们也透露过一个意思,在俄罗斯这个国家,资本就是权力,国家的利益其实就是寡头的利益。
同意普京上台的本意,也是为了继续做强做大,把俄罗斯彻底打造成资本为王的国家。
然而......普京刚坐稳总统宝座,就告诉别列佐夫斯基:“赚钱可以,别碰政治。”
别列佐夫斯基有点懵逼:“为什么呢,难道忘记我们曾经的誓言了吗?”
普京反怼一句,你说为什么?
自从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人民的财富被洗劫一空,很多有头有脸的知识分子,为了维持生计,不得已到街上叫卖钢笔等东西,只为换一口面包。
那些苏联红军的遗孀,更是拿出丈夫的军装和勋章,站在街上一言不发,满眼都是凄凉。
而发了国难财的寡头们,夜夜笙歌。
那个古辛斯基每周去西欧度假,在高级餐厅胡吃海喝,他雇佣的保安人员就有数千人,相当于一支私人部队了。
贫富悬殊如此之大,还好意思问为什么,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时候,寡头的荣华富贵就是原罪。
别列佐夫斯基不甘心。
2000年8月12日,“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爆炸沉没,造成118名成员遇难,别列佐夫斯基马上跳出来,利用旗下传媒帝国抹黑普京,说核潜艇爆炸都是普京无能,而且事故出了好几天都不站出来谢罪,这不是没有担当么?
这样的人怎么能做俄罗斯总统?
别列佐夫斯基还说要给家属捐款,事后证明他根本没有捐款,也就是诈捐,普京就抓住机会了:
“对于这种慈善行为,我们双手赞成,但问题是,他们的钱从哪里来?”
正好俄罗斯人民对寡头痛恨已久,普京怒怼寡头的言论,再次迎合民心,顺理成章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别列佐夫斯基还有个问题,就是和车臣分裂势力狼狈为奸,并且利用和车臣的特殊关系要挟普京,意思就是,你不让给我让利,我就花钱资助车臣。
这就不是私人恩怨了,而是国家公敌,在哪国都不可能容忍啊。
同年,别列佐夫斯基逃往英国,联邦政府查封了他的别墅和车牌,断了他下周回国的念想。
而在此之前,古辛斯基的公司被强行搜捕,联邦政府指控他侵吞国家财产,被秘密拘捕。不过只关了三天就取保候审,随后逃往国外。
别列佐夫斯基和古辛斯基
至于做过俄罗斯首富的霍多尔科夫斯基,简直是作死的典型。
他在“债转股”的时候买走尤科斯公司,打造成世界第四大石油公司,2003年的开采量达到7.5亿桶,占俄罗斯石油产量的29%,俄罗斯财政收入的15%。
这么重要的一家公司,对于出卖石油为生的俄罗斯来说,必然很重要,基本上是国家战略问题了。
但是霍多尔科夫斯基作死,为了对抗俄罗斯政府和普京,准备以230亿美元的价格,卖一部分股份给美孚石油。
如果这笔交易真成了,那么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必须看美国的脸色,而且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收入,还要分一部分给美国。
这可是挟洋自重啊,开什么玩笑。
2003年10月,霍多尔科夫斯基的私人飞机降落在西伯利亚,突然被警察包围,40岁的霍老板也被警察带走,从此开始10年牢狱。
事实证明,只要国家机器想整治资本,基本没有太大的悬念,资本永远没有能力和国家较量。
就看决心如何了。
霍多尔科夫斯基
其他寡头也都被干掉了,没有一个逃脱制裁。
不对,还有一个。
别列佐夫斯基有个小兄弟,叫做阿布拉莫维奇,两人一起创办了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别列佐夫斯基在跑路的时候,把公司交给阿布管理,口头约定每人占50%的股份。
其实别列是想留条后路,说不定什么时候风云突变,还能回俄罗斯继续逍遥。结果在2005年的时候,阿布以131亿美元的价格,把公司卖给国有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
阿布的意思很明白,我只要钱,绝对不参与政治,更不会用国家资源要挟政府。
现在阿布的生活挺好,买下英国切尔西足球俱乐部,偶尔去球场观战,办公室挂着普京的照片,表示彻底臣服于总统。
他在西欧各国有庄园和别墅,有人说他是安享太平,也有人说他是狡兔三窟,时刻准备跑路。
不过呢,阿布不参与政治,普京也不会动他。
看球的阿布拉莫维奇
普京打倒寡头,他们的产业哪去了?
当然是分给圣彼得堡系的小兄弟了嘛。
早在普京做圣彼得堡副市长的时候,谢钦就是普京的秘书,他登上总统宝座之后,把梅德韦杰夫和谢钦带到莫斯科,分别出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
此后梅德韦杰夫在政界狂奔,一度做到俄罗斯总统,和普京唱了几年二人转。
而谢钦则转向能源领域,在拆分尤科斯公司的时候,谢钦就是冲在第一线的马前卒,夺下最大的尤甘斯克公司,2004年出任俄罗斯石油公司董事长。除了几年副总理任期外,谢钦至今仍是公司总裁。
而这家公司的石油产量,占俄罗斯总产量的40%。
科尔瓦丘克在圣彼得堡的时候,经常和普京喝啤酒吃香肠,普京主持清算了俄罗斯银行,科尔瓦丘克就被任命为董事局副主席,正式接管银行业务。
2004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准备出售旗下的保险公司,这家公司富得流油,很多公司都想买下来,但是普京说:“给俄罗斯银行吧。”
事情就这么定了。
坊间传言,普京有俄罗斯银行的股份,但真真假假,谁又能说得清呢。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俄罗斯银行是普京的钱袋子。
从小和普京练柔道的罗滕伯格,则承包了普京政府的大多数工程,包括价值83亿美元的索契-高加索交通连接线项目、价值21亿美元的沿黑海高速公路、价值3.87亿美元的媒体中心、价值1.33亿美元的泊油路延伸项目,以及价值74亿美元的索契冬奥会合同。
可想而知,罗滕伯格在这些项目中赚了多少钱,以至于俄罗斯被评为腐败最严重的国家。
但是那又如何,谁让他们都是普京的小兄弟呢。
还有专门负责俄石油、俄气出口的贡沃尔公司,总裁是普京的克格勃同事季姆琴科,原本这家公司的业务不怎么样,但是在拆分尤科斯公司之后,公司业务快速发展。
2004年,贡沃尔的利润只有50亿美元,到2007年已经达到430亿美元。
这些都是普京重新分配的利润啊。
其实说到底,普京并没有消灭寡头阶层,而是消灭了不服从自己的旧寡头,重新扶持起以自己为中心的圣彼得堡系寡头。
他把资本关进笼子里。
但这个笼子只属于普京一个人,和别人没有任何关系。
普京和谢钦
5
现在的俄罗斯,依然没有走出苏联解体的阴霾,可以说处于后苏联时代。
它的外表是所谓的西方民主制度,却没有欧美国家成熟的资本阶层,以及完善的社会运作体系。
而骨子里还是800年前蒙古留下的集权基因,比如崇尚大一统、中央集权政府等等。
这两种完全不搭调的风格,才成就了“民主国家”的强势总统普京。
如此奇葩,全球别无分号。
普京至今已经做了20年总统,根据2020年修改的宪法,理论上可以继续工作到2036年。
连续执政36年,俄罗斯人并没有觉得不妥,普京的支持率反而居高不下,这也说明一个问题,俄罗斯人也觉得,只有普京能搞定俄罗斯。
归根到底,俄罗斯就不是正常国家,而是特别依赖强人维持日常运作,现在俄罗斯的政府、财政、商业,都系于普京一人之身。
也只有他这个人,才能最大化调动资源,保住俄罗斯的基本盘。
普京在俄罗斯的地位,相当于袁世凯和北洋军阀,不讲究制度和班子,纯粹依靠个人权威。
但问题是,强人不能量产,世上还是庸人多啊。
统治俄罗斯的上一个强人,还是苏联慈父斯大林,两代强人之间整整隔了50多年,其间几个庸人登台,便把国家折腾的奄奄一息。
在一个依赖强人的国家,飞黄腾达是赌概率,走下坡路是正常水平。
什么时候普京真的退休了,那么维系俄罗斯的支柱,也就没有了,到时候俄罗斯会发生什么,只有天知道。
说不定,又是一番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