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2024年以来,我国自动驾驶行业迎来诸多利好消息。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发布,我国首批确定由9个汽车生产企业和9个使用主体组成的联合体,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7个城市展开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另据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公安机关已累计发放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号牌1.6万张,开放公共测试道路3.2万公里,有力支撑自动驾驶技术验证和迭代更新。

业内普遍认为,汽车产业新能源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以自动驾驶为核心的AI汽车则是终极目标。在自动驾驶到来之前,AI汽车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切实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为此,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日前发布了研报《人工智能赋能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对此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1ONE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邓志东看来,自动驾驶无疑属于创新驱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建设交通强国、加速发展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

邓志东解释道,自动驾驶作为一项颠覆性的重大前沿技术,具有原创性、高效能与高质量的内涵特征,能够带来交通与出行方式的重大变革,也会带来出行服务质量、安全性与整体交通运输效率的大幅度跃升,同时符合绿色、低碳、共享等新发展理念。

Momenta CEO曹旭东也表示,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上的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的结合,对于AI能力是非常好的应用,并且会牵引着技术进一步的提升,无疑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新质生产力对技术的牵引,以及由此带来的技术升级,能够给消费者和社会创造价值。”

有从业人员认为,目前L2+级自动驾驶对自己的吸引力不大,因为功能不够完善,在城市通行过程中肯定不会把车辆的控制权完全交给它,只是偶尔使用能够节省一定精力;但如果到了L3级别能实现点到点的完全操控,将会有很大的吸引力。

2TWO

制约因素

虽然,AI汽车整个产业链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制约因素仍然很大。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报《人工智能赋能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显示,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的不足,是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汽车与AI深度融合,端到端智能驾驶、座舱大模型等加速上车,对智能算力的需求快速增长。智能驾驶端到端技术路线所需算力为1 EFLOPS起,理想算力需达100 EFLOPS以上;座舱基础AI大模型训练需10 EFLOPS算力以上,垂类模型训练及微调需数百到数千PFLOPS。

算力供给方面,我国车企算力平均仅为3 EFOLPS左右,相较于特斯拉的100 EFLOPS差距巨大;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规划算力也仅为53 EFLOPS(至2024年底)。智能算力供给不足将制约我国汽车智能化算法的快速迭代。

“成熟”算力难增长,新增算力“不成熟”。“成熟”算力指英伟达的“有芯片、有软件生态”智能算力,但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我国只能使用存量芯片进行AI计算,“成熟”算力总量受限。

“不成熟”算力指华为昇腾、寒武纪、海光、摩尔线程等的“有芯片、缺软件生态”的智能算力,此类芯片已初步形成供应能力,但各家硬件架构不一,软件生态覆盖、兼容算法尚不完善,软件开发人员使用困难导致算力基础设施拓展缓慢,算力应用效率偏低。需丰富“不成熟”算力软件、生态,减少算力硬件“卡脖子”的问题。

3THREE

建议

那么,该如何破解这些制约因素呢?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报《人工智能赋能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建议:

1.加强人工智能赋能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构建开放包容的监管环境

当前,汽车产业的竞争战略正在从电动、智能为主的竞争向AI领域快速转移,过去电动化领域的支持政策已不适应AI发展的需求。

在基础技术方面,应尽快出台支持汽车产业与AI深度融合发展的政策,加强对基础大模型、AI训练芯片及工具链生态、万卡及以上算力集群、数据闭环工具、AI原生操作系统等底层基础技术的研发攻关,构建自主技术体系。

在监管环境方面,AI大模型与汽车产业融合仍处于初期,应坚持以鼓励应用、安全底线的原则,适当放宽对新技术的容忍度,可充分借鉴欧美关于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的法规标准认证制度,鼓励AI更好发展。

2.推动智能算力共建共享

随着大模型的快速发展与应用,行业对智能算力的需求快速增长。国际上,基础大模型科技巨头智算能力已达到百万块GPU(以A100为单位)的能力,而国内巨头智能能力仅达到数万到数十万块GPU,与国际上存在数量级差距。基于此,应推动政府和行业机构牵头,推动国内存量英伟达GPU等“成熟”算力资源集中共享,保障基础大模型的训练迭代速度,减少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

针对使用华为昇腾、寒武纪、壁仞科技、摩尔线程等国产AI训练芯片的“不成熟”算力共建,通过实际应用迭代工具链和生态,加速国产AI训练芯片的成熟与规模化应用。

3.提升高质量数据供给能力

AI大模型上车应用对高质量数据要求很高,尤其是端到端智能驾驶领域,数据量和质量已成为决定智驾体验最主要的因素。国内车企独立采集数据、独立训练的模式很难和特斯拉等国际巨头竞争。在端到端训练数据方面,国内车企智能驾驶训练数据仅在百万Clips级别,远低于特斯拉超1000万Clips的数据量。因此,国内应尽快统一汽车数据采集、标注、传输及加密标准规范,加快制定数据定价、权责划分、流通交易等制度,为构建数据共享平台奠定基础。建议地方政府先行先试,探索敏感数据合法合规流通路径,构建开源智能驾驶数据集共建平台,以形成场景覆盖全面、采集成本最低的数据供给体系。

4.坚定跨界融合发展战略,加速赋能车企智能化、AI化转型发展

汽车进入智能化、AI化发展阶段,底层技术、研发模式、人才结构等相比电动化阶段发生巨大变化,传统车企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很难实现转型。要坚定跨界融合发展的战略路线,鼓励车企和芯片、操作系统、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等供应商深度合作,如投资入股、成立合资公司、共研核心技术等方式,构建车企具备主导能力的产业生态。加快构建跨界创新平台,制定跨界产品上车应用的产品及技术标准、检测认证体系等,解决新技术上车“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5.完善大模型标准及评价体系

大模型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应用呈现加速态势,人机交互体验显著提升,但同时,大模型在训练数据合规性与可靠性、数据传输阶段的泄露等数据安全方面,在生成内容存在的偏见、幻觉、虚假信息等内容可控方面,在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逻辑推理、信息归纳等场景应对能力等方面仍存在隐患。

下一步要尽快建立大模型上车与评价标准体系,一是针对人机交互、车辆控制等强需求领域,基于差异化场景制定大模型上车标准;二是加强大模型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拓展大模型与汽车产业融合应用的标准体系,加快明确大模型透明度和可解释性;三是明确大模型数据安全、模型训练、模型使用等环节的安全要求,完善大模型安全评估的流程、方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