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美国一位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原子弹爆炸的过程中,巨大的能量或许足以点燃氢核,引起威力更大的爆炸,这是氢弹理论的诞生。
这或许不能算作一件好事,因为氢弹的诞生意味着核威胁的阴云更加恐怖,美国是利用核武器的高手,手握氢弹的美国,是全世界恐惧的对象,想要不被美国压制,就只有一个办法——拥有自己的氢弹。
彝族之鹰
1972年1月17日,中国西北地区,巨大的爆炸声响彻云霄,宣告着我国第一颗实战氢弹的成功爆炸。
很少有人知道,在这次成功之前,我们新中国的氢弹团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牺牲,就在试爆成功的一个月之前,其实我们进行过一次氢弹投掷,但是这一次投掷出了意外,险些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幸好飞行员杨国祥冷静应对,避免了一次重大危机。
杨国祥这个名字对大部分人而言是陌生的,这位优秀的飞行员生在云云南省一个彝族小村庄,因此人们称他是“彝族之鹰”。
他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代飞行员,原本杨国祥是云南军区一个普通的年轻士兵,1950年的时候,航校开始招生,部队选送了包括杨国祥在内的一批优秀战士去参加考核,杨国祥凭借优秀的身体及心理素质一路过关斩将,通过了航校的考验,成为了一名飞行学员。
对年轻的杨国祥而言,这是一段光荣而美好的经历。当时的航校远没有现在的好条件,他们来到东北航校的时候,眼里看见的是破破烂烂的校舍,连很多用来训练的飞机都是解放战争期间缴获的,宿舍和教室四面漏风,当时还是大冬天,东北的温度足以冻死人,以至于杨国祥等人来到航校学习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开飞机,而是修房子。
但是即便条件艰苦,这群年轻人依然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航校里很多东西都是刚刚起步,谈不上非常正规,教官们有的是日本人,有的是国军的投降将领,讲起课来南腔北调大杂烩,双方交流一半靠猜,飞机上的无线电设备也几乎不存在。可是在杨国祥的回忆里,全校上百名学员,没有一个人抱怨条件艰苦,大家都拼命在学习。
第一代飞行员并没有多么好的待遇,甚至还面临着战斗牺牲的巨大风险,可是大家还是很努力,在他们心里,他们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祖国,他们只有努力,才能够支撑起新中国空军的建设,大家所盼望的不是升官发财,而是国家强盛。
为国出征
由于抗美援朝的爆发,这批学员不得不提前毕业,奔赴战场,战争磨砺了杨国祥的心志,面对武器精良的美军,杨国祥丝毫不惧,每次出任务,他都是完成最好的一个。因为表现优异,杨国祥接连升职,成为了空军队伍中的顶梁柱。
作为空军代表,杨国祥多次受到主席和总理的接见,在一次座谈会上,杨国祥激动地说道:“我的一切成就都是党培养的结果,没有党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一切。我今后一定要加倍努力,做好工作,来报答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为了空军的强大,为了祖国的强盛,我要把我的一生献给党的事业,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
这是杨国祥的肺腑之言,从参军的那一刻起,他就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事业。1971年,一个重大的任务落在了杨国祥肩头。
这个任务便是投掷氢弹,1967年,我国就已经成功研制出了第一颗氢弹,但是氢弹必须经过战斗机投掷爆炸才能证明它具备实战价值,否则便不能算是完全的成功。所以上级决定让杨国祥这位王牌飞行员驾驶战斗机完成这个任务。
这要冒着巨大的风险,杨国祥接下了这个任务,可是当他带着氢弹升空,准备进行投掷的时候,意外出现了,电门开关出现了故障,这意味着氢弹无法进行正常投掷,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杨国祥冒出一身冷汗。这不仅仅是投掷失败的问题,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生,氢弹随时可能在空中爆炸,一颗氢弹意外爆炸,绝对会让中国蒙受巨大的损失。
舍生忘死
此时杨国祥最安全的选择是跳伞逃生,但是如果他自己跳伞,让飞机带着氢弹自行飞出,后果更加严重,短暂思索之后,杨国祥决定带着载有氢弹的飞机降落,如果运气好的话,飞机顺利着陆,氢弹便不会意外爆炸,如果运气不好,至少他能够带着氢弹到无人区,牺牲的只有他一个,不会造成更大的灾难。
抱着牺牲的信念,杨国祥开始了这次艰难的航程,地面的检测人员看着飞机的航行线路,心提到了嗓子眼,身处险境的杨国祥却已经迅速调整心态,恢复了冷静,当看到天上的飞机平稳降落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欢呼,幸好杨国祥技术过硬,一场大难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杨国祥死里逃生之后,相关人员立刻进行了技术排查,随后第二次投掷的准备工作开始进行,第二次负责投掷的飞行员依旧是杨国祥,尽管已经险些死过一次,杨国祥依旧没有惧怕,他对上级保证,自己会坚决完成任务。
这一次,大家没有失望,杨国祥在空中成功投掷出了氢弹,他也听到了那回荡在苍穹之间的爆炸声,他走下飞机,和所有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他们成功了,从这一刻开始,再也没有人能用核武器来威胁中国。
他是“彝族之鹰”,更是新中国的英雄,在一穷二白的时代,千千万万的“杨国祥”为祖国舍生忘死,换来了后世的国泰民安,当如今的我们享受着和平时,我们不能够忘记几十年前这些英雄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他们的名字应当和新中国一起在史册之中永久被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