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1月中旬,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李德生特意向中央请假,前往安徽召开第三次党代会,会议结束后再返回北京。

然而在次月19日这天,李德生突然接到中央办公厅打来的电话,工作人员告知他立即返程回京,毛主席有急事召见。

虽然这次会议十分重要,可接到主席的指示后,李德生不到半个小时就结束会议,随即乘坐专机赶往北京。

当李德生风尘仆仆地赶到中南海后,毛主席开门见山道:你去北京军区担任司令员,我放心!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任命,李德生显然是有些吃惊。

要知道北京军区十分特殊,不仅要提防着北方的边境压力,还要担负起京畿卫戍重任,军区司令员任务之重,可想而知。

那么,李德生会对主席的这项调令作何答复,而主席这道命令背后,又有怎样的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些问题,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李德生和主席的交际。

一主席两次点名李德生

李德生和其他大多数开国少将一样,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和毛主席直接接触,他和主席面对面对话,最早是在1968年10月的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当时,时任安徽革委会主任、12军军长的李德生作为安徽省负责人出席会议。

同年10月的开幕式上,周总理宣布分组名单,当念到李德生这个名字时,主席突然插了句嘴:“哪个叫李德生?”

坐在台下的李德生听了后立马站了起来,向主席、总理两人敬了个肃穆的军礼。当时参加会议的人很是奇怪,为何毛主席会对一个军长如此感兴趣?大家纷纷将目光看向李德生。

毛主席也是如此,他仔细打量李德生,笑着说:“不认识你呀,你这个同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主席对李德生这个名字十分耳熟,早在朝鲜战争时李德生就因在上甘岭战场上的出色战绩被主席赞赏。而后,李德生又在12军内搞“郭兴福教学法”,毛主席更是指示全军学习。

此时的李德生十分激动,他早在红军时期就对主席各种崇拜,这次他被主席点名,虽倍感意外却又兴奋不已。

主席和李德生聊了聊家常,又风趣地说道:“我看安徽的事情办得不错……你们是怎么搞的呢?”

李德生没想到主席会在开幕会上这么问自己,他显得有些紧张,思考了一下,回答道:“就是大造舆论呗!”

当时整个会场十分安静,大家都看向李德生,想听听他如何继续回答问题。谁知,等了一会儿也不见他说话,这才知道李德生回答完毕,大家忍不住笑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也跟着大笑,他对李德生的回答十分满意,肯定了他的经验,并以红军、八路军等为例,提出造舆论的重要性,唯有深入群众,利用舆论拉拢群众,才有了无产阶级政权和军队。

1969年4月,党的九届一中全会召开,李德生同样作为安徽省代表出席会议,这一次他被选举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当总理读到李德生名字时,毛主席又一次打断周总理的说话,对着众多代表说:“我再看看李德生同志。”

这一次,李德生不再像一年前那么唐突,他立马整理好衣服,戴上军帽,然后立正,并朝着主席、总理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周总理示意他将军帽拿掉,以方便主席看得仔细。

拿掉军帽后的李德生,显得十分干练而又精神饱满,主席眯着眼端详了一番,看着身形魁梧、红光满面、风华正茂的李德生,他不禁问道:“多大年龄了?”李德生回道:“53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在嘴边不停地念叨着,心中若有所思。其实,主席当时已76岁,他开始为新中国培养下一代接班人。此时的李德生正值壮年,身体健康,正是可提拔的对象。

二上调中央工作

1969年7月下旬的一天,李德生正在召开安徽省常委会,突然接到周总理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总理直截了当道:“德生同志,毛主席、党中央决定,调你来北京工作。”

战争年间,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碰上突发情况,李德生都能很好地应对。可这通电话让他倍感突然,他连忙表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工作经验不足,无法胜任中央工作。

周总理并没有听他解释,说道:“这是中央决定的,请你尽快来北京……”

李德生无法推辞,只好简单交代工作,于28日这天乘坐专机赶往北京,周总理早早在怀仁堂等待着他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面后,总理就下达对李德生的任命,让他在国务院业务组、军委办事组工作,但也不能丢了安徽第一书记和南京军区副司令等职务,并鼓励他不要紧张,大胆工作。

很快,毛主席亲自点名让李德生面对面谈话,他得知后十分兴奋,但也难免有些紧张。

李德生想起,早在长征时期他就在队伍中远远看到毛主席,依稀记得他修长的身材和英俊的面庞。新中国后,他参加全军会议时也见过主席,可每次都是那么多人,间隔这么远。

而如今,主席单独邀他见面,主席会谈论些什么?自己又要准备什么?

想着想着,他就在总理的带领下来到主席住处。此时毛主席正穿着睡衣看书,房间内摆满了各种书籍,就连睡觉的床上也堆着书。主席认真学习的姿态,让他肃然起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李德生来了,主席放下书,和其亲切握手,并拍了拍沙发,示意他坐在自己身边,并笑着说:“你叫李德生,我也叫李德生(得胜)啊!”

原来,早在转战陕北时,主席曾化名为李得胜,寓意是旗开得胜,希望战争早日胜利。

随后,毛主席和他聊起了家常,谈论安徽的历史、地理、风貌,但李德生懂得不多,只能点头应和。

主席见他知识面有限,问道:“你平时爱看什么书?看没看过红楼梦?”

李德生摇摇头,表示自己知识有限,除了学习文化,只是看了些军事理论方面的书。

主席让他平时要多读书,特别是历史、文艺、科技类的书籍。

当谈到工作安排时,李德生认为自己身上的职务太多,文化水平不高,恐怕无法胜任太多重要岗位,能否将安徽、南京的职务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听了后摆摆手,说:“不要免,不要免,一个也不要免……”

就这样,李德生在主席、总理的亲切关照下,身兼党政军数职,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经常在北京、安徽两地跑。

三主席:你当北京军区司令,我放心

1970年11月中旬,因考虑安徽省第三次党代会即将召开,李德生决定将更多精力放在会议筹办上,他特意向中央请了假,随后就开始在安徽各地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每天都很忙碌。

同年12月19日下午,李德生正召开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前他特意嘱咐秘书,没有要紧事千万别打搅他。

可会议开到一半,秘书就走到会场,在其耳边窃窃私语,也就出现了开头所说的一幕。

李德生听了后,连连点头,随后会议谈话的语气加快,原本还有1个多小时的会议缩短到半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谈结束后,李德生点名让革委会副主席宋佩璋留下,并说:“中央办公厅打来电话,说毛主席有急事召见我,我明天一早就要回京,省里的事情需要你多操心。”

次日一早,李德生就坐上了回京的专机,飞机上他一直在思考,毛主席召见他会有什么要紧事呢?

毕竟他已请假在外,一般政治局会议无需出席,而自己才请假不足一个月,主席就急急忙忙召见自己,必然会有重要事情,可具体是什么他也不知道。

下了飞机后,李德生没有停留,直奔中南海,来到毛主席的住处。

见面后,主席亲切同他握手,并让他介绍在安徽的情况。其实,主席之所以这么问,还因李德生在过去一年内,为了恢复安徽的工农业秩序,费了不少心思,工作上取得很多成果,这让毛主席很是满意。

李德生汇报完毕后,毛主席笑着说:“你在安徽的工作取得不错的成绩,对此中央是肯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德生刚想说些什么,主席神情严肃地望着他,郑重道:“德生同志,我和恩来商量了,决定派你去北京军区担任司令员。”

紧接着,主席又说道:“你当北京军区司令员,我放心!这是中央的意思,月底就去北京军区上任。”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任命,李德生显然是有些吃惊,要知道北京军区十分特殊,不仅要提防着北方百万大军压境,还要担负起京畿卫戍重任,军区司令员任务重,一旦处理不当,那可就麻烦了。

但毛主席做出的决定,轻易是无法更改的,李德生无法推辞,他立即表态:“主席,请你放心,我一定努力做好。”

紧接着他又问,是不是不用再管总政治部、安徽方面的工作了?李德生这么问,其实还是希望能抽出更多精力,做好军区方面的工作。毕竟他已是中央军委委员、安徽军区司令、省革委会主任、南京军区副司令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德生认为自己分身乏术,希望能减去总政治部的工作。主席再次拒绝,说:“不是还有副主任嘛?可以帮助你,你把好关就行。”

其实,主席之所以让李德生身兼数职,还是为了让他有更多压力,这样关键时才能委以重任。

紧接着,主席又问李德生是否认真看书,并问他看没看过《读史方舆纪要》?建议他工作之余了解看看,多了解北京的历史、地理,了解华北的历史等。

毛主席一直注重学习,也重视高级军政干部的读书问题。他曾亲自要求高级干部阅读马列、毛泽东著作,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开展工作。

李德生谨记毛主席的教导,他回去后就让秘书购买《读史方舆纪要》,并细细品味书中的内容,这才知道毛主席的良苦用心。

就这样,1971年1月,毛主席亲自签署文件,将李德生任命为北京军区司令员。

当时对多数人而言,李德生这个名字比较陌生,相比于粟裕、陈赓、肖劲光、刘亚楼、杨勇等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来说,他的名气、功绩并不突出。

为何毛主席会在众多将帅中格外中意他,让已身兼数职的他再次担任北京军区司令?

这就要从他的革命经历谈起。

对党绝对忠诚

李德生1916年出生于河南新县的贫困家庭,父亲千方百计想要供他读书,可因家庭实在贫困,李德生只读了半年书就无奈辍学。

7岁时,李德生跟着母亲来到裁缝铺当学徒,可天生好动的他不愿意闷在屋子里,他更喜欢无拘无束的大自然。就这样,他8岁时来到地主家放牛。

1928年6月,柴山堡地区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年少的李德生积极响应革命,主动为红军送信、放哨。次年,他当上儿童团团长,革命热情更为浓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4岁那年,红军营长来到村子里招兵,李德生当即请求加入红军。营长看他年龄小,比较犹豫,又得知他是儿童团团长,对其很是喜欢。

他反复端详着李德生,看着自己的通信员对李说:“你跟他赛跑,要是赢了他,我就带你走。”

李德生听了后,连忙拉着通信员赛跑,从小放牛的他翻山越岭是常事,而通信员背着子弹不方便,他自然是轻松获胜。营长见状,便准许他加入红军。

1930年2月,李德生加入红军,被编入红4军11师32团2营4连。因他为人机灵聪明,上级将他调到营部当通信员,不久后又来到交通排当传令兵。

可别小瞧了传令兵,因涉及传达情报工作,挑选比较严格,通常会选择能吃苦、机智聪明、苦大仇深的人。而李德生除了具备这些优点,记性也非常好,走路速度快,走过一次的路就不会记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德生在1933年8月,出任交通队班长,并先后参加仪南、营渠、宣达、反“六路围攻”等战役。

尽管他在交通队工作,却天生爱打仗,每次都英勇无畏,冲锋在前。

一次作战时,李德生左胸被子弹击中,差点丢了性命,经过紧急抢救后才脱离危险,但因当时医疗条件差,手术不太成功,左手终生残疾。

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作为交通队党支部书记的李德生,经常对战士们做思想工作,让大家要高度集中精神。可不久后就被撤销职务。

这让李德生内心感到委屈,想不通自己为何会遭受惩罚。

时任10师师长陈锡联得知后,立马找他谈话,并让他别想太多,放下“心结”,战胜眼前的挫折,永远坚信党组织,对党忠诚,早晚有一天可以证明清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陈锡联的这番谈话,让李德生鼓起勇气,这之后他遇到再大的挫折和打击也仍然保持乐观心态,对党无限忠诚,一心一意跟着革命队伍,遇到困难不退缩,而这一信念也贯彻他终身。

四积极战斗在前线

抗日全面爆发后,李德生先后担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通信排长、特务连连长、副营长、营长,太行军区第二分区30团团长,并积极参加游击抗日斗争。

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时任769团1营营长的李德生,率领3连绕道敌人腹部,并配合正面夹击敌人。

当来到敌后30米时,李德生立马下令开火,一时间密集般的子弹倾泻到敌人身上。

这次战斗中,李德生配合正面部队歼灭50多名日军,使得敌人仓皇撤离,缴获2挺机枪、30多支步枪。

而后,李德生率1营奉命攻打辽县石闸镇,经过数小时的激战,1营歼灭日军2个中队,生俘12名日军,这也是769团抗日以来俘敌最多的一次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2年5月,日军集合2万部队,朝着太岳地区发起“扫荡”,阎锡山61军、43军趁机向我太岳军区八路军和游击队发起进攻,可谓是无恶不作。

为了打击阎军的“反共”气焰,使得抗战顺利进行,八路军129师下令发动浮翼战役,李德生负责进攻李家堡据点。

李家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据点被阎军206团团部和2个营部占据。尽管敌众我寡,但李德生仍率领1营发起进攻,经过一天的战斗全歼敌军。这一战,歼灭敌军200余人,俘虏380人,缴获大量武器。

1945年时,日军已是强弩之末,各根据地开始对日伪军发起进攻,以扩大解放区地盘。李德生已被任命为30团团长,他主动请缨攻打马坊据点。

马坊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敌人建造了坚不可摧的堡垒,并布下交叉密集的火力网,八路军曾两次攻打马坊均没有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德生决定先对据点情况进行调查,将敌情和地形搞清楚,再制定方案。他亲自乔装打扮为农民,深入敌人内部打探消息,将敌情、地形、火力点等一一熟记。

回来后,他立马制定作战计划,并挑选82名精干灵活的战士组成突击队。

同年3月4日上午,李德生率领30团从双峰赶往马坊,当天下着暴雪,浓见度低,为部队行动提供很好的掩护。夜晚,30团抵达马坊镇附近隐藏起来。

次日早上6点,趁着日军吃饭时间,李德生下令对马坊发起进攻。当突击队冲进敌营房内,日军正在盘腿坐在炕上吃饭,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八路军已来到跟前,吓得瑟瑟发抖。

突击队员先是将日军哨兵班的鬼子全部砍死,又缴获敌人的重机枪、平射炮、电台等,切断敌人和外界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即,李德生率主力部队和日军激战,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战斗,三十余名日军被全歼,活捉8人,并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和武器。

智取马坊战斗打击日伪的猖狂气焰,太行军区二分区根据地就此连成一片,极大鼓舞当地抗日军民的信心。

延安方面也对马坊战斗高度评价,称其是“典型的歼灭战”!

李德生参加一次次战斗,每次作战都能出奇制胜、能攻善守,得到首长们的认可。

解放战争时,李德生担任晋冀鲁豫军区6纵队17旅旅长,跟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8年7月初的襄樊战役中,六纵队司令王近山奉命夺取襄阳城。

当时襄阳三面环水,地势险要,王近山分析地形后,认为应先夺取琵琶山、真武山、铁佛寺,开辟城西走廊,并集中兵力从西门进攻襄阳城。

那么,由谁来执行“刀劈三关”任务呢?李德生主动请缨,要求担任主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制定作战计划,李德生率参谋长昼夜来到阵地前查看地形、敌情,并很快制定详细的方案。

经过接连5天的作战,李德生一鼓作气,拿下三道关口,为解放襄阳创造重要条件。

总攻时,李德生因表现良好,被王近山任命为攻城指挥,王近山还提醒道:“康泽这样的特务头子,不把他打成‘光杆司令’,他是不肯善罢甘休的。”

总攻钱,李德生再次深入前沿,勘探地形、敌情,将敌人的炮楼、地堡、火力点绘制成平面图,并根据攻击目标分工包干,落实到连营。王近山看了后,称赞道:“挺科学的嘛!”

就这样,在李德生的指挥下,襄阳城顺利攻下,敌司令康泽和副司令郭勋祺被活捉。战争结束后,李德生被记大功一次。

淮海战役时,李德生已是二野3兵团12军35师师长,他指挥所部飞跃长江天堑,直取徽州、金华、杭州等城,又马不停蹄地加入解放西南的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他率部歼灭数万敌人,成为智勇双全的战将,也是我军的中坚力量。

抗美援朝打响后,李德生又积极赴朝作战,参加第五次战役和金城防御战,而让他成名的正是上甘岭战役。

1952年10月,王近山指示12军副军长李德生:“美军已在上甘岭发动所谓的摊牌战,根据上级指示,我们要在那里和美军再碰一碰,赢得在谈判桌上的有利时机。”

次月初,在王近山司令的指示下,12军、15军联合作战,并组建五圣山前线指挥所,又李德生负责指挥前线作战,战斗情况直接上报到兵团和15军军长秦基伟。

到了上甘岭后,李德生同秦基伟军长见面,听他们讲述十多天以来的作战情况和经验教训,并创造性提出“兵力先轻后重、火力先重后轻”的战略部署,得到秦基伟等领导的认可。

实践证明,李德生富有创造性的部署,可有效发挥志愿军火力优势,也能给敌人毁灭性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后1个多月的指挥中,李德生率部打退美军的25次进攻,营以下冲击635次,歼敌2.5万多人,牢牢守住阵地,赢得上甘岭的胜利。

战争结束后,彭老总亲自接见李德生,他笑着说:“钻人坑道,很好运用毛主席讲的‘牛刀子’战术,打得好,立了功。”

这次李德生的出色军事指挥,充分展现出他的战略军事天赋,也给毛主席留下深刻印象。

五“郭兴福教学法”

回国后,李德生因功被晋升为12军军长,1955年时授予少将军衔,后还进入北京高等军事学院学习。

1960年,李德生从军事学校毕业,并再次担任12军军长。他注重战士们思想教育、军事文化素养的培养,并深入基层,和战士们同吃同住摸爬滚打一年。

期间,他对12军训练连副连长郭兴福很是认可,发现此人善于总结经验、爱琢磨,和其多次商讨,并总结了一套完善的军事教材经验,并将其命名为“郭兴福教学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的教学方法深受南京军区司令许世友的高度重视,他称赞道:“郭兴福要更兴,霓虹灯下的哨兵要更红!”

1963年,主管军训的叶剑英元帅亲自来到训练场上,观看郭兴福的战斗表演,他发现“郭兴福教学法”从实战出发,将理论、实践、军事、政治、思想、战术等结合在一起,训练成果显著,可以在全军范围内推广,立马向中央军委汇报。

毛主席也高度评价:郭兴福教学把练技术、练战术、练思想、练作风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兵练得思想红、作风硬、技术精、战术灵。

就这样,很快“郭兴福教学法”在全军范围内推广,解放军军事训练水平大大提高。

从土地革命到新中国后,李德生每一步都跟着党走。尽管他曾被误解,可没有任何怨言,从始至终都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党的事业中,为了国家和人民义无反顾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他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性,毛主席对其大为欣赏,放心将重要的党政军职务交给他。

李德生就任北京军区司令后,殚精竭虑,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尽心尽责,不得不说毛主席的眼光超前卓越。

1988年,李德生又被授予上将军衔,2年后因年事已高退居二线。但他依旧关心军队建设工作,向学生讲述革命历史、宣传爱国精神。

2011年5月,李德生因病逝世,享年96岁。观其一生,自1930年参加红军后,一直听党指挥、拥护毛主席和党的领导方针,经受太多大风大浪的考验,将自己的一生倾注于革命事业和现代化军队建设,这种崇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编辑:知了

责编: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