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十二年,二十四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从蜀中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笑傲渝州,东游维扬,一直玩儿了五六年,才去了长安。
在古代文人圈子里面,像李白这种年轻时游历天下,增长阅历其实是比较常见的。和李白齐名的杜甫同学,也过了几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还曾登临泰山,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千古名句。
但是,很少有人能像李白这样花钱的,根据李白写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一诗我们可以发现,李白出蜀远游的这几年,花钱如流水。在扬州仅一年不到,就散金三十万,只要是和李白做朋友,他就给你撒钱。
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
当时李白离家远游,没有职业,而且名声也一般,所谓的诗中谪仙,大唐偶像,那是去了长安城之后才有的。所以,除了家中支持,此时的李白没有太多的收入来源。
关于李白的家庭,历史上其实没有一个明确的记载,陈寅恪先生认为他们家是因罪出逃的通缉犯,郭沫若先生则认为其乃是迁居西域的移民,还有说法认为他们是避世的隐士侠客。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李白他们家从西域迁居到四川后,对外身份是商人。不管是陈寅恪先生认为的“胡商”,还是郭沫若先生考证的地主,都表明了李白的家境殷实。
李白在《古朗月行》这首诗中已经暴露自己小时候家富的情况,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穷人家孩子,小时候只识田中苗,怎识白玉盘,这种富贵人家才有宝物。
郭沫若先生更是认为李白家不仅富有,而且商业规模很大,生意一直做到了长江中下游,在吴楚之地都还有他们李家的庄口。这也是李白为何会选择顺江游历,而且一直不愁钱财的原因。而正是因为富二代的身份,才能支撑起李白这一路游历的花费。
当然了,花钱是个无底洞,再多的钱,也有花完的时候。李白这个富二代,太过于轻财好施了,一年散财三十万,最终将身上的盘缠花光了,过了一段苦日子,连为好友吴指南剔骨迁葬的钱都拿不出来,不得不去借钱。
遂丐贷营葬于鄂城之东。
当然了,这样的苦日子只是暂时的。因为李白在二十七岁的时候,结婚了,娶的是安陆豪族许家的孙女。
而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便憩于此,至移三霜焉。
这个许家可厉害了,所谓的许相公乃是已故宰相许圉师,高宗时期的重臣。当了许家的上门女婿,无异于傍上了白富美,李白自然无需为生活发愁。又开始了寻亲访友,喝酒聊天的快意生活。
不过比较可惜的,许家小姐红颜薄命,与李白结婚没几年便去世了,李白这个上门女婿在许家自然也待不下去了。他不得不开始为了生活而奔波,甚至于去了长安当起了京漂,以求出人头地。不过很可惜,李白的商人家庭出身,使得他不能以科举入仕。而李白的才华,在此时的长安城也无人赏识,所以李白到处碰壁,最终盘缠也花光了,过了一段穷困潦倒的生活。
当然了,李白并没有就此放弃,时常写赋自荐,最终在天宝元年,时来运转,玉真公主欣赏他的才华,将其推荐给了唐玄宗,而当朝宰相贺知章更是化身迷弟,呼为谪仙。
这下可厉害了,曾经落魄的富二代,一夜爆红,很快便成了长安城的偶像,不由得印证了那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此时的李白哪怕是随便写首诗拿出去卖,都会有无数的铁粉争相抢购,所以他不缺钱。
此外,在宫中时常也能获得赏赐,在《松窗杂录》中记载:
“玄宗与王环共赏牡丹,帝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
意思是唐玄宗带着杨玉环赏花的时候,想玩点儿文艺烘托下七分,于是找到了正在宿醉的李白,李白在半醉半醒之间写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诗句,玄宗龙心大悦,赏金百两,锦百端。
虽然三年之后,李白因为恃才自傲遭到唐玄宗的疏远,最终被赶出了长安城。但是,唐玄宗可是给了遣散费的。虽然没说具体给了多少钱,但是皇帝赐金,肯定不会太小气。此时的李白绝对不差钱,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带着杜甫一起玩儿。
当然了,李白的收入绝对不止皇帝赐金,且不说这几年在长安当偶像积攒的家底,娶新夫人的陪嫁估计也不会少。许氏去世之后没几年,李白又续弦了。而且这任继室又是一位白富美,其乃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虽然宗楚客因为造反而坐罪伏诛,但其家产并未被全数查抄,而且人脉多少还有一些。
安史之乱中,756年12月,李白被三次邀请,下山赴寻阳入永王李璘幕僚。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为他奔走的就是他的的第二任妻子,因为家族的关系,在朝廷中的人脉还不错,都是她在奔走营救。
此外,李白从长安出来后,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迷弟铁粉随处可见。
他的名气和才华可以让他处处受欢迎,比如桃花村的汪伦,这货可是个大家族,不是个普普通通的村民。送李白也不是空着手,送的礼物数不胜数。当时他送了李白八匹名马,官锦十端,让李白十分感动,这才作诗回应。
"款留数日,赠名马八匹、官锦十端,而亲送之。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绝句一首。"——《随园诗话补遗》
李白是不和普通人打交道的,他打交道的都是王侯将相,要不就是地方豪强,所以他不缺钱。
李白再度落魄,其实已经是安史之乱爆发之后了,李白因为参加永王幕府而获罪,流放夜郎。虽然最终获赦,但出来时已经是一贫如洗,加上身体有疾,看病吃药都得花钱。所以,年逾六十的李白,全然没有了当年的意气风发,只能是去选择投靠族叔李阳冰,最终病逝于此。
他的族叔并不是亲叔叔,而且只是一个县令,并不是什么大官,而李白却去投奔他,可见已经走投无路。
回想当年辞亲远游,过三峡,下江陵,登庐山,一路交结仁人志士,行侠仗义,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那句“千金散尽还复来”如今想想,依旧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