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界,有个“心理衍射论”的概念。
意思是,过于关注某些小事,精力便无法集中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
太在意外界,孩子们就无法专注于自己的成长。
但完全封闭,又不可取。
要实现的,是帮孩子找到向外社交与向内探索的平衡点。
有这么几点建议,分享给大家。
第一,课题分离,自己的事优先。
问问孩子有没有这种经历。
被嘲笑形象不好,太胖太丑;被贬低脑子笨,简单的事也做不好;
别质疑人品有问题,或是被指责不懂事。
每当碰上负面评价,大多数孩子第一时间,感到的是恐惧。
“天呐,我肯定得罪人了,惹别人不高兴了,让别人失望了。”
一个个对“别人”的顾虑,完全取代了对自己的关照。
这时,我们要扭转孩子的分析逻辑。
别人怎么说你,是别人的事,你怎么看待自己,是你自己的事。
外界的评判,可以做参考,但不能把外界评判,当成自我评价。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被讨厌的勇气》中提过一个概念:课题分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要学会把他人的课题和自己的课题区分开来。
先专注于自己的事,去安排和经营自己的生活,去雕琢和培养自己。
当你勇敢又真实地做自己,才能吸引来同频的人,找到真正契合的伙伴。
第二,逃离自证陷阱,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作家田松,在《科学史的起跳板》里,讲过一个故事。
小时候,班里同学甲丢了东西,同学乙被怀疑是小偷。
为了自证清白,同学乙当众翻遍自己的书包,还主动让大家搜身。
结果,嫌疑没洗清,还被人嘲笑说:“这么配合,一看就是做贼心虚。”
听人这么说,同学乙一下子急哭了,完全不知所措。
田松认为,一旦开始自证,人就陷入了无穷的厄运。
“如果被搜出来有,乙就是贼,如果没有,也不能证明他的清白。
因为会有人说,乙偷偷塞给了同学丙。
于是下一步,就是翻丙的书包,搜丙的身……
这个逻辑链条永远不会终止。”
所以,告诉孩子,我们没必要向任何人证明自己。
不必为了体现情意重,就很夸张地表现自己,或是做什么出格的事;
不必为了各种猜忌,去不停地解释,以彰显自己对朋友的忠诚。
要明白,真正的好朋友,从不会故意地污蔑你,怂恿你,激将你。
第三,所谓的高情商,前提是让自己舒服。
原本她以为,儿子为了迎合朋友,会一起吐槽,被这种负面情绪感染。
谁曾想,儿子一句话就打断朋友说:“我心情好着呢,不想听你的诉苦。”
但儿子并没有冷漠地赶朋友走,而是拉着他一起看喜剧电影。
过程中,还绘声绘色地模仿,逗得朋友开怀大笑,所有不开心都抛在了脑后。
所以你看,保证自己状态与顾及别人的感受,并不冲突。
因为能关照自己的人,才知道怎么安慰别人。
第四,帮孩子建立强者思维,允许一切发生。
作家李娟,在书里讲过自己小时候交友的事。
读小学时,她成绩垫底,妈妈就希望她能和学霸做朋友,看看别人是怎么学习的。
可她不喜欢班里的学霸,又不敢违拗母亲,只能假惺惺地做出友好的样子。
一次,学霸朋友要看她日记,李娟一万个不愿意,没想到学霸竟试图抢她的日记本。
气得李娟和学霸翻脸,还扭打在一起。
这事一出,学霸自然不再理会李娟。
但李娟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
后来长大后,李娟认识了很多人,有的能常年联络,有的渐渐走散。
她说:“我失去过很多朋友,但从不觉得可惜。缘分尽了,他们加于我的力量就弱了,他们抓不住我,便被我抛弃。”
可见,任何一段关系,都可能从无话不谈到话不投机,从形影不离到天各一方。
谁阻挡不了缘分的来去,这是我们应该告诉孩子的事实。
在人际关系上,要培养孩子的强者思维,允许一切发生,允许所有的人的来去。
悟透了这点,孩子在“交朋友受欢迎”这件事上就会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