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周宏陶)如何破解农膜引发的环境问题,打赢“净土”保卫战?近日,在大同市阳高县太平堡村的农田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这边,农民们弯腰捡拾废弃的残膜;那边,现代化的秸秆粉碎残膜回收一体机轰鸣着穿梭,犹如环保先锋,为这片土地带来“白色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地膜覆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农作物种植中,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然而,这一技术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废弃地膜会残留在土壤,形成“白色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作物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机器轰鸣间,只见残膜回收机灵活地卷起一片片农膜,迅速将其收纳至后置的聚膜框中。所过之处,原本杂草丛生、地膜遍地的土地变得平整如初,秸秆与地膜在机器的“吞吐”间瞬间完成分离、打捆,土壤中的“白色污染”被逐一清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洁净的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有效提高了耕地质量,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环境,还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务工增收。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村民们往往将废旧农膜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或是焚烧处理,这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还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白色垃圾”变废为宝,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科技助力农田,保护生态、循环利用资源、农民增收的多方共赢局面正在形成,为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