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的12月20号,解放军破掉傅作义部的“一字长蛇阵”,在平津战役“新保安之战”打响前一天,东野和华北野战军完成对北平、天津、张家口战略包围,将傅作义部的“一字长蛇阵”斩为三截,从而促使解放军能迅速攻克新保安,继而对接下来的解放平津创造了有利条件。
那么当时的解放军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局势?中央军委又为什么决定用这样的战术呢?
全歼“虎头军”
1947年11月,晋察冀野战军在与驻守石家庄的国民党守军激战七天之后成功解放了石家庄。气急败坏的蒋介石迅速成立了华北剿匪总司令部,命傅作义为总司令。上任之后的傅作义迅速扩编部队,并将第三十五军等部调至平津,企图对平津地区加以控制。为了应对蒋介石在华北的新部署,时任野战军前委书记人罗瑞卿决定加强野战军建设,将一些地方部队合编组建三个新的纵队。很快重建之后的晋察冀野战军就迎来了与傅作义部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1947年12月下旬,晋察冀野战军发动了平汉路交通破击战,罗瑞卿率领第三纵队进攻涞水,引诱敌军部队北援,果不其然,1948年1月11号,国民党军长鲁英麟就率领新编第32师北援涞水,晋察冀野战军还未等敌军缓过神来就发起突击,将敌军各个击破分散了进入保定傅作义部队很快就全歼了号称傅作义“虎头军”的新编第32师。尽管晋察冀野战军已经赢得了与傅作义部队的首次胜利,但罗瑞卿仍然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心,他意识到我军还远远没有击退所有敌军,甚至在今后的一个时期里,傅作义部队仍然是晋察冀野战军的主要作战对象。
在与傅作义部队的战斗过程当中,晋察冀野战军又会经历哪些艰难险阻?
“三封电令”
194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解放军接连解放了济南、锦州等地之后,国民党形势愈加危急。此时蒋介石迅速密电傅作义命其组织一支快速机动部队直接偷袭石家庄,妄图趁解放军兵力空虚之际威胁中共中央机关从而挽回败局,幸而我地下党组织获悉行踪情报,才阻止了此次敌军的阴谋,傅作义部只得龟缩在保定。
1948年的11月2日,罗瑞卿带来一个最新消息镇守北平的傅作义被蒋介石召唤去了南京。当时很多人认为傅作义去到南京之后,定会被蒋介石留下来驻守长江。但罗瑞卿却从中察觉出了不同寻常的迹象,他认为傅作义不会轻易南撤,果不其然,傅作义很快返回了北平,决定固守平津、张家口地区,并调整了作战部,将50万军队摆成了从塘沽到归绥,也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长达一千余里的“一字长蛇阵”,准备随时进攻东北军区解放军。
1948年12月初,傅作义派出了王牌军、第35军等部乘四百辆汽车驰援张家口。不过他怎么也没想到东北野战军已经提前入关,傅作义只得连忙命令第35军在张家口迅速撤回北平。而这一次解放军绝不会再给傅作义逃撤的机会。
毛泽东得悉第35军突破防线欲往东逃,立即发出三封电令要求,一是严令第二兵团迅速占领下花园,阻截第35军;
二是命令第三兵团重新占领被第35军突破的防线,严密包围张家口;三是命令东野第四纵队占领怀柔、八达岭一带,坚决切断傅作义部东西联系,第35军艰难撤离进展迟缓,一天只走了15公里,在军长郭景云的指挥之下,35军没有连夜赶回北,选择宿营新保安。
而此时由罗瑞卿、杨得志、耿彪率领的华北第二兵团大部分部队还在大洋河之南,短短一夜他们能否赶得及前往新保安阻止敌军撤退?
“围而不打”
当时正值冬天,气温已降至零下河面开始结冰,大洋河附近也没有桥梁渡河,但为了不让顽敌逃之夭夭,罗瑞卿和杨得志 耿彪做出艰难的决定,带战士们破冰下水渡河。
在寒冷彻骨的大洋河里,战士们不畏冰冷,彼此搀扶着,分秒必争的艰难向北挺进,终于在12月8号拂晓完成了对新保安之敌的包围。
第35军被围之后,傅作义一面派战机轮番轰炸,一面派第104军接应第35军却两次被我部队所阻。犹如困兽的第35军向东反复猛冲,但均被我军构筑的多层防御工事层层阻击,几次反冲未成的第35军不得已又缩回了新保安。第二兵团将敌军形成合围后,战神士气高涨,纷纷请战,但毛泽东却在11号做出了另一个决策,提出对张家口新保安采取“围而不打”的方针,这样才能避免傅作义集团放弃平津,转而南下。罗瑞卿和杨得志等领会了这一决策的精神后,迅速向部队贯彻。
面对战士们对为什么围起来又不打的疑问,罗瑞卿向广大指战员讲述:“围而不打对全歼华北之敌、夺取平津战役胜利意义重大,宣传在战役中局部必须服从全局的道理”。
1948年12月20号,东野和华北野战军已完成对北平、天津、张家口的战略包围,傅作义的“一字长蛇阵”已被斩为三截。此时罗瑞卿站在指挥所外纵观全局激动地对杨得志说道:这锅饭到底做熟了。
第二天,新保安的总攻终于打响;经过短暂的一天,到了22号,我人民解放军就攻克新保安,全歼守敌1万5千余人。新保安战斗结束后,罗瑞卿笑着说:“那时是敌人追我们,现在可是我们追敌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