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6年1月8日,是个十分特殊又悲痛的日子,受人尊重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

周总理的昔日好友宋庆龄当时已经83岁高龄,身体状况也十分糟糕,得知周总理逝世的消息,几次差点昏厥过去,大家都劝告她要安心静养,但是她还是想最后送一送自己的老友,好好告个别。

1976年1月10日83岁高龄的宋庆龄在两个养女的搀扶下,来到了北京解放军医院与周总理的遗体做最后告别,但他们认为宋庆龄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带不相干的女人来医院,流言纷纷,但宋庆龄并不想在这个时候跟他们争吵,什么话也没说。

怀着沉重的心情,宋庆龄随后又参加了周总理的追悼会,但在追悼会途中却中途离场,离开时神色忧虑,看上去十分愤怒。

一向温婉柔和的宋庆龄为何要发这么大的火呢?她又为何在83岁高龄还要不辞辛劳地来给周总理送别呢?这还要从宋庆龄和周恩来总理的深厚革命友谊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和宋庆龄

革命友谊的开始

1924年9月。周总理回国不久,便担任了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而宋庆龄被邀请到学校给学生演讲,来鼓励学生革命的斗志和士气。

这是周总理和宋庆龄第一次见面,当时宋庆龄对周总理的第一印象相当的好,认为周总理对于这些革命之事十分老练,日后必定是位领导人。

1925年,宋庆龄的丈夫孙中山逝世,蒋介石野心勃勃,发动412反革命政变,让无数上海居住百姓都陷入战争旋涡之中。

宋庆龄作为老蒋的妻子的姐姐和孙中山的遗孀,老蒋还多次威胁,要求宋庆龄选择与他为伍,但是宋庆龄坚定要和党组织为伍,并没有屈服于老蒋,老蒋便派人暗杀她,无奈之下只能前往苏联避难,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宋庆龄的性格十分刚硬,是个爱国的忠贞之士。

随后就是九一八事变,日军如狼似虎地侵入中国地区,蒋介石当时手握大权,但是他不但不帮助红军一起对抗日军,反而又一次站在党组织的对立面,好在红军在最高领导人毛主席等人的指挥下,一举获得长征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征取得胜利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老蒋知道宋庆龄已经回国,便又派人到处找寻她的下落,想再次威逼利诱让她重新选择站队,但宋庆龄依旧坚持自己的理念,在作战期间,还在帮助党组织供应物资给一线战士们。

在香港沦陷时,周总理为了保护宋庆龄的安全,就派人去香港接她,护送她前往目的地重庆,这期间周总理虽然没有时间去看望宋庆龄,但是他们也一直通过书信保持联系,也是从这里奠定了这场伟大的革命友谊之路。

新中国的成立,加深革命友谊

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举行前夕,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认为,宋庆龄绝对是一代卓越功臣,就把宋庆龄邀请到北平,来参加开国大典。

当时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公务十分繁琐,没有时间去接待宋庆龄,而这一任务就交给了周总理的妻子邓颖超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和邓颖超

邓颖超和宋庆龄一样都是热爱祖国,忠心党组织的传奇女子,而两人在抗日时期也曾合作过几次,让她负责接待宋庆龄是在合适不过。

当时周总理的妻子带着主席和周总理亲手写的书信,诚挚邀请宋庆龄参加开国大典,信的内容并不多,但却让宋庆龄颇为感动。

就这样宋庆龄跟随邓颖超前往北平,见证这历史性的开国大典,也是从这一时候开始,她和周总理的联络变得多了起来,总是一起协商国家大事和国际事宜。

因为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首先最大的国际问题就是新中国还在遭受国外资本主义的造谣抹黑,所以周总理当即提出想办一份国际杂志,让全世界来了解中国的历史,也趁此机会来彰显中国的新气象,也能让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更上一层楼。

可这本杂志应该由谁来撰写呢,这又成了一个问题。

在周总理跟宋庆龄协商之后,最终周总理决定将撰写杂志这份工作交予宋庆龄。

宋庆龄毫不犹疑就答应了周总理的请求,丝毫不敢怠慢,最终这本杂志取名为《中国建设》,写完后,这本杂志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发行,也确实让许多国家认识并了解了中国,也还原了中国的本来面貌,赢取了各国的尊重,也为中国在国际舞台发展上奠定了基础。

虽然周总理将这一工作交予了宋庆龄,但他自己也时常关注,在杂志发行的第五年,周总理还亲自题词来鼓舞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增进与国际友人的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和宋庆龄

当时周总理和宋庆龄解决了许多我国当时面临的建设性问题,也这是因为有这些共同努力建设新中国的经历,他们的友谊也新如中国一样,生生不息。

周总理的最后一次举办国宴

到了1974年9月20日,当时的周总理已经与癌症对抗两年多了,身体状况十分不好,宋庆龄也许久没见到这位老友了,在周总理生病期间,总有许多人去探望,而宋庆龄却没去过,身边的人问起原因,她就会说周总理需要静养,总是有人打搅会休息不好。

其实宋庆龄何尝又不想与周总理见面呢,她心中也一直牵挂着周总理,但她始终认为总理的身体要大于任何一切,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在那之后,宋庆龄接到了邀请,请她参加新中国成立25年的国庆大会,当时的宋庆龄已经81岁高龄了,也是疾病缠身,久久不能治愈,原本是不打算出席的。

但她得知这次国庆大会的规模巨大,周总理虽然大病未愈,但可能还是会来招待会,并进行致辞演讲。

怀揣着能与周总理会面的期待,宋庆龄最后还是出席了招待会,周总理如约而至,只是他刚做完第二次手术,脸色不太好,但是风采气质依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致辞

周总理就这样微微抬手给贵宾问好,宋庆龄看着周总理,泪水早已噙满眼眶,接着在陪护人员的陪同下,周总理坚持完成了自己人生中最后一场致辞。

当总理走下台后,大家都蜂拥而至,想和周总理说说话,宋庆龄其实也很想与周总理说说话,但是他看着周总理疲倦的脸庞,便不忍心再去打扰,其实当时以周总理的身体状况是不能出席这种大型招待会的,但是周总理执意要求,但在致辞后,周总理很快就退席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周总理这一生都在兢兢业业为了我国建设和发展努力,也不愿错过新中国成立25年的招待会,可见周总理是多么看重党和人民。

宋庆龄看着周总理远去的背影,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在几天后,宋庆龄接到了周总理妻子邓颖超的电话,大致意思是抱歉在招待会那天没有跟她打招呼,当时宋庆龄心中不禁感动起来,她知道周总理也记挂着她。

周总理逝世

到了1976年初,周总理已是弥留之际了,生命也到了最后阶段。

当时宋庆龄不能亲自去探望周总理,她想着鸽子蛋是补身体的好东西,还命人在自家鸽舍寻找鸽子蛋,想攒到一定数量再给周总理送过去滋补身体,但周总理的病情蔓延迅速,宋庆龄知道,再不送可能要来不及了,便让养女拿着攒下的5枚鸽子蛋送去,养女隋永清马上去往周总理的住处,但周总理的秘书和服侍他的邓大姐都不知去向。

只能将鸽子蛋交给值班的工作人员,回去后养女隋永清把情况向宋庆龄说明了一遍。

宋庆龄听完,沉默了许久,心中也有了不好的预感。

3天后,周总理逝世的消息便传到宋庆龄这了,宋庆龄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悲痛万分,也正是因为她和周总理这样深厚真切的革命友谊,她知道,她必须要去送别这位老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逝世

就这样,宋庆龄在两个养女的搀扶下,前往医院去跟周总理做了最后的告别,当时在告别途中,就有人在背后议论,认为宋庆龄带着两个不相干的女人来告别,宋庆龄当时并没有理会这些人。

但在回家后,宋庆龄跟秘书说着,我带两个养女去怎么了吗?我身体也不好总要有人照应下啊,再加上养女也要跟周总理叙叙旧,好好告别的。

过了几日,宋庆龄本就年事已高,再加上周总理的过世让她郁郁寡欢,满脸都写着疲倦。

但她还是强忍着悲痛参加了周总理的正式追悼会,但在此间又有人说闲话,认为宋庆龄是周总理一帮的人,听到这些,宋庆龄再也忍受不住了,她认为周总理兢兢业业为了我国建设而奋斗,她绝不允许有人这样玷污和恶意揣测周总理,愤怒离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庆龄参加周总理追悼会

不久后,有几位干部急忙跑来了解情况,宋庆龄将事情原由都讲述了一遍,并且严肃地说如果再有人这样讲周总理的闲话,就直接辞职回上海养老。

干部们都很慌张,急忙向她保证这类事情绝对不会再发生,在他们的劝说下,宋庆龄最后也放弃了辞职的打算,又为我国人民群众奉献了几年的时光。

1981年,宋庆龄与世长绝,人们还在她的房间中发现了一张讲稿,而讲稿上正是周总理最后一次参加国庆招待会的致辞,当时去的贵宾座位上都有这样一份致辞,而只有宋庆龄将这张讲稿带了回家,并视若瑰宝,保留至今。

结语

周总理和宋庆龄的革命友谊是深厚和纯粹的,在那个战争时代,有一二人能懂得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是十分难得的事情,他们就像是彼此的千里马和伯乐一般,宋庆龄作为

新时代的独立坚强女性,不惜一切投身到中国建设中,时刻紧跟党组织的步伐,值得我们学习,而周总理勤勤恳恳也是为了我国的发展而殚精竭力,时代铸就伟人,也铸就了一段伟大的革命友谊,让我们向周恩来总理和宋庆龄女士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和宋庆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