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来宾高新区奋勇向前,脱颖而出。2023年,该园区在自治区级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中位居第三,较2022年上升三位,连续两年提档进位。这一成绩背后,蕴藏着什么发展密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航拍来宾市工业园区。(资料图)

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近年来,来宾高新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按照“一巩固一铸牢七深化”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深化年行动,创新推进党建聚力产业发展“五链”融合,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引领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来宾高新区成绩斐然。工业总产值超400亿元,占全市比重51.3%,同比增长24.3%;固定资产投资39.6亿元,同比增长12.2%;工业投资30.2亿元,同比增长3.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5.49亿元。

此外,园区还获得国家首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国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园区、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园区、广西“十有”园区等多项荣誉。

政策支持:增强发展动能

来宾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园区编制完成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及数字经济等专项规划,精准指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定出台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办法以及“奋战一季度、加力开新局”“下半年经济稳增长政策措施”“冲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战”等政策文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园区还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引导资本集聚,推动优质项目落地;推行行政审批代(带)办制度,大大节省企业时间成本,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时,园区全力扶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如支持来宾银海铝业推进“三链”融合,使铝水就地转化率达到100%,产值破百亿元;支持汇元锰业全面技改优化,成为全球最大电解二氧化锰单体企业,并打造了新能源电池锰系材料产业园、绿色精纯锰产业集群两个百亿项目;支持制糖企业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形成了糖、浆纸、酵母及其抽提物、生物肥、可降解材料的循环经济格局,展现出产业协同发展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宾银海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资料图)

科技创新:激活产业生态

创新是来宾高新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园区积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生态链,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聚焦产业发展难题开展技术攻关。2023年,园区累计申报44个科研项目,31项科研成果实现转化,为企业发展和园区综合质效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

园区大力培育创新主体,通过优惠政策和贴心服务,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等创新主体营造了肥沃的成长土壤。如今,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3家、瞪羚企业7家,瞪羚企业保有量占全市比重达87.5%;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博士后工作站1个,自治区级以上科研平台达26个。这些创新平台,为园区提升科技实力和竞争力提供了不竭动力。

与此同时,园区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基金+产业”“投资+招商”模式吸引企业落地。比如,新入驻的智能装备制造企业锐创科技,就是被这一创新模式吸引而来。在园区的支持下,锐创科技迅速与本地企业开展合作,实现了技术和市场的互补。中沛电子信息产业园也蓬勃发展,吸引11家上下游企业进驻,产业链不断拓展延伸。

园区打造的来宾“工业云”平台,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力助推器。汇元锰业、丹宝利等企业在平台助力下成功蜕变为智能工厂,显沛光电等企业获评数字化车间。7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迅速发展,为园区创新与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优化服务:全面保障发展

来宾高新区位于我市主城区,配套设施完善,产城一体化程度高,教育、医疗等公益设施齐全,居家环境舒适,吸引企业和人才纷至沓来。

为优化营商环境,园区搭建企业服务平台,推行企业“点单”、园区管委“派单”、职能部门“接单”、企业“评单” 的“四单”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企业专注于发展。

以科技型中小企业星耀科技为例,在发展过程中曾遇到资金短缺和技术瓶颈问题。通过园区的 “四单” 机制,相关部门迅速协调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贷款支持,并联系高校科研团队帮助解决技术难题。

展望未来,来宾高新区将持续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创新为魂、以科技为翼,全面推进“五链”融合,向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目标迈进,助力来宾高质量发展。

记者:吴清文 通讯员:韦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