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科教育始终是内蒙古大学的“立校之本”。近年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提质增效,交出了一份不负重托的“内大答卷”。2024年10月至11月,学校将接受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全面展示学校自评自建成效,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现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系列专题报道,宣传展示学校在立德树人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优势,持续推进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面向需求、立足前沿、拓展交叉、特色一流”的办学思路,凝练学科重点建设方向,大力引进优秀人才,着力将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转化为特色的教学资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大幅提升。

一、探索人才培养新方式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生命科学学院2021年获批教育部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该基地坚持“厚基础、重实践、拓交叉、国际化”的培养理念,全面落实“三制三化”拔尖学生培养模式,多措并举切实提高生源质量、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推动“两性一度”核心课程建设、创建一流实践项目、全力拓宽国际视野,为探索在边疆民族地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生物科学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具体建设措施如下:

1.培养模式改革

(1)成立求真书院。2023年学校成立求真书院,在已竣工的宿舍楼单独划拨1900平方米空间高质量建设书院社区。以书院住宿制、导师制建设为抓手,融入中国古代书院德业兼修、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优良传统,建立师生成长共同体;书院导师团队包括学术导师、学业导师和常驻导师。促进个性拓展,秉承“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内大优良传统,打造独具特色的书院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导师制。聘请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先生”组建专家委员会,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并对培养过程进行全程指导;聘请高水平教授为学术导师,开展线上书院活动周、书院报告等活动,并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聘请责任感强、专业素养高的优秀教授为学业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学业和职业规划指导。拉近“大先生”与大学生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知识和人格层面接受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依靠顶尖师资培养拔尖人才。

举办面向全国拔尖基地的线上书院活动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拔尖计划2.0基地书院报告

(3)学分制。打破学校选课限制,鼓励拔尖学生在线选修一流课程,并将德育、美育、体育及劳动实践纳入综合考察。

(4)小班化。小班(5-20人)授课,根据学生志趣组织讨论班、读书会和阅读小组等,开展启发式、研究性和导读式教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班研讨与个性化教学

(5)个性化。制定个性化的课程及实践项目培养方案,学生可按照培养方案要求自由选课、自主选择学术导师、自由结成学术小组、自主参加学术研究和学科竞赛。

(6)国际化。以“世界有我,我有世界”为主题,通过国际暑期学校,邀请国际知名大学教师来校/线上讲课、担任学术导师等方式,大力提高本科生的对外交流能力,拓展国际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2023拔尖学生在奥特兰大学和西澳大学国际暑期学校访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拔尖学生在牛津大学国际暑期学校访学

2.关键要素建设

(1)一流核心课程建设项目

积极参加“101”计划教材编撰工作。组建资深教授领衔的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按照教材和学科前沿进展重构知识体系,注重科学的思维逻辑,融入思政元素,采用启发教学、经典论文研究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各类慕课平台,有效开展线下线上混合式、虚拟仿真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在实验教学方面,及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将特色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

(2)一流实践项目建设

进一步落实与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伊利集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创新中心合作,选聘高端人才为学术导师,每年为拔尖基地学生提供创新性、探索性项目,促进学生早进课题组,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全力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

二、深化科教融汇理念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推动高水平教学”为教学理念,依托国家级生命科学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蒙古大学)、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学教育部、优良家畜规模化繁育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等重要教学和研究平台,全力推动科教融汇育人模式,不断提高实验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不断完善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主要做法为:

1.搭建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学院实验教学以学生为本,重能力、求创新、个性化,形成“基础型实验-综合研究型实验-科研创新型实验实践”的分层次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所占比例为15%以上。

2.发挥学科优势注重个性化培养

充分发挥学院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学等学科优势。在胚胎工程实验、生殖生物学实验等课程教学中,围绕从生殖细胞发生到个体形成这一发育过程进行实验课程设计,通过多媒体演示、显微镜观察、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生殖细胞发生和胚胎发育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形态、组织结构变化以及人工授精与孵化等特点,从整体形态结构、细胞、组织和分子四个水平上综合了解发育的演变过程,使学生熟悉相关发育生物学的研究技术,了解进化发育过程中生物的形态和组织结构的演变,为学生进入科研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植物生理学实验、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实验中,构建了植物组织培养、细胞悬浮培养、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遗传转化和后续检测的模块化综合性实验内容。

3.重视校外实践教育环节

为提升学院本科生实践教学水平,学院与中科院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等七个单位签订协议并共建实习基地,已建成以1条线路6个基地5个考察点为主线,辐射周边的固定的生物学和生态学野外实习基地;与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赛科星繁育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区内高科技企业、自然保护区建立了本科生实训基地。每年组织本科生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生产实习、认识实习、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暑期教学活动。

4.加强竞赛组织工作

学院是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内蒙古赛区)决赛秘书处单位,承担国家级生物学学科竞赛组织工作。学院有专人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学科竞赛工作,指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掌握科研基本技能,培养科研兴趣。每年有90%以上的本科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21-2023年,获批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282000元。本科生参与发表学术论文59篇,其中14篇被SCI收录。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近几年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屡创佳绩,先后共有135人次在国内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63项,包括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1项、银奖2项、“青年筑梦红色之旅”赛道“乡村振兴奖”1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1 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承办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内蒙古赛区决赛

01

02

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 :教务处 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 :纪欣 王灿 李日阳

责编 :张驰 白玥涵 杨磊

校审 :李日阳

审核 :刘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