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纹,一直是指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过渡自然的花型,也有由内里向四周逐渐散开的云纹,一种或多种色彩深浅层次变化,使图案变得立体,生动逼真。
古时,人们对于“天界”和“神”特别向往,总想知道云彩上边有什么。人们认识到云和雨、雨和万物生长的紧密关系后,就对云有了崇拜之情。出于对云的敬畏,后来也就有了各种与云有关的纹饰。在古人看来,云是吉祥和高升的象征,是圣天的造物,例如“平步青云”,它同龙纹一样都是具有独特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
古人变化出各种和云有关的纹饰图案,依据形态可分为单岐云、双岐云、三岐云、勾云纹、朵云纹、云水纹、留云纹、三叉云等,常与龙凤瑞兽、神仙佛像组合。做为辅助性纹饰应用于玉器、青铜器、瓷器、建筑等,他们也会把祥云绘在服饰、玉佩、雕塑上面,以表示美好祝愿。通常,裙褂上面的祥云是五色的,五彩祥云寓意着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
商周时期,云纹多与雷纹共同被提起,被视为早期形态,作“云雷纹”,共同烘托主纹,营造腾云驾雾、气势恢宏的视觉效果。
春秋战国时期,云雷纹发展成了卷云纹,卷曲的线条更富动感和厚度。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勾云纹,两端同向内卷的勾;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青铜器等器具上常常见到。
秦汉时期在卷云纹的基础上,出现了有着云尾的云气纹,飘逸之感油然而生。
魏晋至唐宋,盛行的是朵云纹,有单勾卷和双勾卷两种基本样式,飘逸洒脱,十分随性。顺应时代审美,朵云纹架构日趋复杂,故而还产生了一种呈面状展开,铺张、繁复的云纹类——叠云纹。
宋元至明清,乃至现在仍很流行的就是如意云纹(祥云纹),形态饱满,线条舒展。更加符合古人对吉祥纹饰的追求,使云在人们心中得到升华,寓意也更加美好,传递吉祥、喜庆、幸福的愿望以及对生命的美好向往。
明清时期,织锦、龙袍、瓷器上都能见到飘动的云纹。或衬托龙纹,或做为主体纹样,表现飘动上升的云气。在这个时期,对称的构图形式也逐渐出现。
敦煌壁画中的云纹(图源自岩彩灵感库):
說明|本文为诗意生活美学编撰,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