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成英文,一个教旅游的大学老师,喜欢探访陕西那些不为人所知的旅游资源。今天带大家看一处非常冷僻的帝王陵墓。

在很多自媒体平台,我的文章推荐量不怎么好,主要原因是我选择的是旅游领域,但是系统认为我的文章是历史领域。我也很奇怪,我作为一个陕西人,肯定要写一些人文旅游资源。在我看来, 探访李渊的陵墓是一个旅游的题目,然而系统非认为是历史题目。因此在一些平台,推荐量和阅读量都不怎么样。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欢迎自媒体达人给予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李渊是一个被低估的开国帝王

陵墓的主人是李渊,说起来也是开国皇帝,并且是大唐帝国的开国皇帝。要知道唐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巅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是李渊的子孙后代开创的。

然而李渊在所有的开国帝王当中,确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的儿子李世民太耀眼了,掩盖了他的光芒。人们只记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甚至有传言,当初“太原起兵”,都是李世民帮助李渊下定的主意;而平定天下的战争,也是李世民为主力打出来的。仿佛李渊本人没有什么作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能在乱世当中作为开国皇帝取得天下,绝对不是普通人。之所以李渊的光芒被李世民掩盖,主要还是李世民是二世当中能力比较突出的一个。

纵观中国历史,开国皇帝绝对都是人中龙凤,但是接下来的二世,却没有几个表现突出的。汉高祖刘邦知人善任,而紧接着汉惠帝刘盈却是妇人之仁;朱元璋一代人杰,太子早逝,紧接着皇太孙即位,不久丢掉江山。只有李世民算是二世当中的一个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玄武门之变,李渊其实已经死了

公元626年那场政变,作为政治家的李渊其实已经死了。虽然李世民表面上还是很尊重他,他还享受着太上皇的待遇,直到9年之后寿终正寝。但其实从政变发生那一刻,李渊心里明白:他的政治生命结束了。

李渊足够聪明,李世民也给了他台阶。李渊立即册封世民为皇太子,不久传位。之后在富贵中活了9年,一直活到了70岁才寿终正寝,说明他的心态非常好。晚年热衷于造人,为李世民生下了很多异母小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李渊献陵的“寒酸”和李世民昭陵的雄伟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们今天说到唐代帝王陵,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依山为陵”,这种制度的开创者,是李世民。

李世民要给自己留下一个千古美名,让后世的人们能够记住他。他选择了在西安北山山系中海拔最高的九嵕山,作为自己的陵寝。1300年之后,我们确实惊叹于唐代依山为陵的雄伟,而这种制度的开创者是李世民。

然而,18陵中,其实是有4个并非依山为陵的,而是仿照了汉代的平原地区封土堆。其中就有李渊的献陵。

李渊的献陵,如果单看封土堆,也不算小。比汉代大部分帝陵逊色一些,但也有一定规模。只是如果和和李世民的昭陵、李治武则天的乾陵相比,实在是属于寒酸的了。

笔者曾经在割麦子的季节去探访过李渊的献陵,远处那个土堆子就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图是李世民的昭陵,感受一下。是不是有种天上地下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体上来说,李世民在为老爹修墓的问题上,还是有点小算盘。我觉得,可能是出于对李渊没有早早立他为太子的忿恨。如果早点确立他的太子地位,也不至于铤而走险,背负杀兄弑弟的恶名了。

而李渊自然看透了这一切,所以对此也毫不在意。躺在地上只需要三尺,足够了。

四、李渊献陵的石刻还是有可看之处

献陵有大型华表、石犀,特别是石虎、石犀,体态雄建、沉毅、昂扬,除其中一石犀、石虎已移入陕西省博物馆石刻室外,其它均保留在墓前。是走陵的必看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献陵位于今天的三原和富平交界处。所以我也说不清这个到底在富平还是三原,按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的介绍,应该是三原徐木镇永合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探访。

本文由"成博士旅游频道"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