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在解放战役中时间、规模、歼敌数量堪称之最,六十万解放大军对阵八十万国民党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伟大奇迹。同时,淮海战役的胜利意义重大,直接使得长江以北华东和中原的大部分地区得到解放,从而畅通南下,解放南京。
而淮海战役从提出到发起再到最后胜利,其中一人功不可没,他就是粟裕。以至于毛主席评价: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粟裕将军旧照
一、多次力谏,提出淮海战役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大胜,迫使国民党军由重点进攻转至全面防御,国民党军与解放军形成两相对峙局面,但国民党军在队伍与军资上仍占有绝对优势,因此,寻求中原战局的突破成为我军的着力点。
当时,解放军主要领导有两种思路,一是分兵南下,迫使国民党抽调北方军队南下防卫;二是在中原地区寻找战机进行大歼灭。
而解放军主要领导更倾向于分兵南下,分散国民党兵力这一想法。首先他们认为国民党受挫后,会改变战略方法,其在中原地区的军力与武备仍相当精良,难以找到合适时机一举歼灭;
其次,刘邓大军在大别山作战艰难,面对蒋介石的全面围攻,因此需要分散国民党军的兵力,缓解大别山作战压力。
中央军委计划将南下指令交由华东野战军粟裕部完成,1948年1月,粟裕接到军委指令要求其渡江南下。而当时围绕中原战场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谁胜谁负,逐鹿中原。
粟裕将军观察敌情(手持文件)
面对军令,作为大将的粟裕当然要执行,但是同时在思考是否南下真能缓解中原局势,通过分析敌我战略,他认为其关键在于大量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我军才有可能转变战局中的劣势地位,在军备与兵力上获取优势,从而推动战争形势,推动政局发展,加速全国解放的步伐。
经过深入的战略思考,粟裕还是决定要将自己的思考报告军委,对渡江南下这一决策再进行思考,但当时中央军委仍决定南下,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国民党的战略部署,随即,便下达正式的电报命令,部署了详细的任务。
粟裕一方面只能根据军令着手南下,但另一方面,粟裕认为还有转机,因此他写了一份两千字电报,详细的叙述了施行歼灭战的观点与建议,认为战局必会随着歼灭战的开展而变化。
毛泽东接到粟裕的电报后,再度思考,并询问陈毅,但还是认为南下作战更可能缓解目前的局势,袭击国民党军的要害必会迫使其分兵援救,因此,再次发电,指令粟裕部修整后即南下。
毛主席
休整期间,粟裕仍在不断地对战局进行研究,反复测算敌我双方的情况,以寻求最佳的缓解中原局势,大规模歼敌的战略方案,南下渡江无法实现大规模歼灭战,且渡江之后军队一无后方二无外援,会陷入危险境地,同时对敌而言如隔靴搔痒,不会形成致命的打击。而中原地区依靠原有的解放区基础,有大量兵力可供统一指挥。
面对中央军委的坚决,粟裕自己的方案会有疑虑,在两次提出异议后,听从军令也许是最好的,但经过反复的权衡,粟裕仍然坚持了自己的想法,认为在中原打歼灭战更有利于瓦解敌人,消灭敌人军力。
于是,先向陈毅汇报,但陈毅还是认为听从军令为好,不过最后同意再向军委汇报粟裕的意见,4月18日,粟裕再次发电,明确暂不南下,而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区发起大型歼灭战的理由。
陈毅将军
再次接到粟裕的电报,毛泽东等人不仅意外更是震惊,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违抗军令”,因此,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人再次讨论。
毛泽东询问他们对粟裕三番来电拒绝南下怎么看,周恩来,朱德表示希望请粟裕亲自前来表述自己的观点,毛泽东当即表示,立刻请粟裕与陈毅前来当面汇报他的想法。
三次发电,终于换来亲自表述观点的机会。接到电报后,二人立即从濮阳出发赶去西柏坡。在1948年4月30 日至 5月7日举行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粟裕向“五大书记”汇报了暂不南下,认为可将国民党大军大举歼灭在长江以北,更有利于实现我军今后南下,解放全中国战略目标。
粟裕汇报完毕,中央书记处立即研究随后通过,改变原来的方针,决定暂不向南方派兵,而依托中原、华北两大解放区,合力中原作战。
而目标则是歼灭敌五军等部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正规旅,也就是说,歼灭敌军少至近五万,多达十万,其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
随后,粟裕回到战场,相继取得豫东战役、睢杞战役、兖州战役、济南战役的胜利,拉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在济南战役进行的第 8 天,即1948年9月24日,粟裕即给军委发电,正式提出“淮海战役”这一设想。毛泽东随即回电,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并制定作战目标。
毛主席、周总理和粟裕将军
随着战局的推进,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条件已将成熟,淮海战役发起时机到了。但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需要有一统帅,10月31日,粟裕再次致电中央军委,建议由陈毅与邓小平统一指挥战役。11月1日,军委复电,同意粟裕的建议。
“淮海战役”提出之时仅针对两淮,连云港与海州地区,但毛泽东在之后的作战方针中将其范围进一步扩大,而随着战局的发展,粟裕对整体形势又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此战还可大有作为,华野与中野协同作战,可在徐州附近歼灭国民党军主力。
二、近迫式作战,歼灭黄百韬兵团
按照已有的作战计划,第一步即是歼灭黄百韬兵团,而谁知,在粟裕还未下达动员令时,黄百韬即准备向西撤退。如果不抓紧时机,黄百韬很可能溜之大吉。粟裕得知黄百韬西撤行动后,全力调集兵力,将其兵团与徐州隔开,阻止其西撤行动。
粟裕将军和陈毅将军
同时,紧急致电中央军委,请求提前发起淮海战役,由原来的11月8日晚提前至11月6日夜间。毛泽东根据战况,表示完全同意,并复电表示不必事事请示,将战况及意见每日或每两日每三日报告一次即可,表明毛泽东对其极大的信任!
粟裕随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围歼黄百韬兵团,将华东野战军兵分四路:
一、四、六、八、九纵队分路挺进运河东岸;
七、十、十三纵队直取曹八集、大许家;
第二、十二纵队前往徐州东南,对敌军进行围追堵截;
十一纵队及江淮军区两个旅协同堵截敌军。
主攻纵队随即行动,直扑黄百韬兵团,但还是晚了一步,黄百韬兵团已完全撤离。如果不能及时拦截黄百韬,那所有的部署便会功亏一篑。
粟裕给一纵队副司令员的张翼翔打电话,问其能否拦截黄百韬?
张翼翔回道:一定要想办法截住他!
张翼翔将军
解放军三万主力从宿羊山出发,一万主力从陇海铁路南出发,于11月9日在碾庄对黄百韬兵团形成围困之势。
待黄百韬意识到自己被包围后,也不慌不忙,他命令部队以碾庄为中心,再凭借周围的小村庄建起阵地,将汽车大炮与重武器作为防御战线,要与粟裕打一场阵地战,
而另一方,蒋介石一得到黄百韬兵团被围困的消息,便坐不住了,命令杜聿明亲率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援助黄百韬,同时,书信告知黄百韬希望其坚守徐淮,团结苦斗以期必胜!
这封书信着实让黄百韬感动,但派去的人却不行,因李弥、邱清泉与黄百韬不和,因此对于支援黄百韬的任务也可想而知的不情愿。
但黄百韬自身建筑的防御阵形却守住了阵地,一时间,华东野战军无法突破黄百韬团的防线,而援军久久不到,阵内的黄百韬也知道光凭他一人,是无力抵抗太久的。
而这边,粟裕面对这块硬骨头,便想怎样才能突破他的防线,既然黄百韬不出来,那就主动靠近,通过挖坑道或地道不断接近黄百韬的阵地,而后发起突袭。
淮海战役炮击
11月19日上午,粟裕命令部队先对碾庄施行炮击,时间长达半小时,彻底将这座村庄夷为平地,而后,解放军从事先挖好的坑道接近黄百韬团的阵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使黄百韬猝不及防。
经过为时三天的激战,碾庄被彻底攻破,黄百韬带着随从躲到一处茅草屋,而战局已定,无可挽回。解放军部发起“活捉黄百韬”的呼声,黄百韬最后在绝望中掏枪自尽,自此,淮海战役第一作战任务完成。
三、援助中原野战军,拖敌制胜
黄百韬团被歼灭后,蒋介石只能调整战略,将部队收缩。计划让五个兵团会师,以打通津浦路徐蚌段,改变不利的战局。但第十二兵团黄维却提前孤军前进,向浍河南岸南坪集地区发起攻击,希望夺取战功,对刚刚从大别山战场的中原野战军形成攻势。
中央军委认为中原野战军面对黄维兵团的攻势,倒不如抢得先机,中央军委即刻决定中原野战军要拔得头筹,抢先吃掉黄维部队。
而此时,军委给粟裕部的任务有二:
一是绝不能让南线刘汝明兵团南上支援,二是不能让徐州方向国民党军与黄维取得联系,为中原野战军创造条件,一举歼灭黄维兵团。
但这两个任务看似轻松,实则艰巨,粟裕后来回忆道:这是他一生当中指挥作战最紧张的三个时刻之一。
当时黄维兵团所在位置距敌剿总司令部徐州不到二百公里,徐州有国民党军精锐二十多万,而刘如明部也盘踞在不远,其有十万多人,一旦三支部队聚集就会对解放军形成围困之势,腹背受敌。
黄维
正当粟裕思考具体的作战计划之时,得到消息,杜聿明要提前撤出徐州退守宿县,因此,华东野战军提前准备,在徐州以南构筑三道防御阵线,以牵制杜聿明。在猛烈的炮火袭击下,杜聿明部队根本无法行军,只能呆在徐州。
而中原野战军这边,只等包围黄维兵团。在黄维兵团继续向宿县前进时,中原野战军分队从各方将其包围住,黄维部最终被困在以双堆集为中心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的包围圈里。
起初,黄维也像黄百韬一样利用周围村庄与各种军备武器形成了牢固的防线,认为中原野战军无法一下子吞了他,但确实开始,中原野战军对其无法撼动,因此淮海战役总前委希望华东野战军再次抽调军队支援中原野战军。
尽管华东野战军当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但粟裕还是决定派出三个纵队支援中原野战军,只有尽快搞定黄维兵团,华东与中原野战军才能有一丝喘息,改变战局。
粟裕派出增援,但中原野战军对如何打黄维兵团还是摸不透,于是陈毅给粟裕打电话,问他们是如何攻破黄百韬的?粟裕告知其要采取近迫式作业,通过挖沟壕逐渐接近敌人的阵地。
士兵们挖沟壕
于是,解放军部队开始围绕围困黄维兵团的地方抢挖够好,逐渐延伸到黄维的据点之内,这样,黄维的重兵器便毫无用处,只能近身作战。
12月5日,淮海战役总前委下令,彻底围歼黄维兵团。奋战十日,黄维兵团被彻底歼灭,黄维被俘。听到这一消息的粟裕也终能放松下来,黄维兵团被歼灭,标志淮海战役第二任务正式完成。
四、攻心为上:剿灭杜聿明集团
在黄维兵团尚未被歼灭之时,杜聿明部便决定放弃徐州,只求安全撤离,企图以牺牲黄维兵团为代价保徐州三个兵团的安全,这一决定也得到蒋介石的准许,于是,11月29日,杜聿明便召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决定撤出徐州。
而粟裕也对杜聿明部的撤退行动有所察觉,因为解放军兵力现在淮海以占优势,未保存有生力量,国民党军必定会先行撤退。
另外,中央军委也在11月28日发电粟裕,提醒其须估计到徐州之敌有向两淮或者武汉逃跑的可能。
杜聿明
但是,杜聿明具体会向哪个方向跑,还需要具体分析,粟裕经过苦苦思索,认为有三个方向都可能作为杜聿明集团撤退的路:
首先向陇海铁路向东,再乘船从连云港逃;其次从东南回上海和南京;再者沿着津浦路西侧绕过山区南下。
粟裕又对三条路线及具体状况进行分析,要实行第一条道路,必须有充足的船只,因此,不大可能;第二条路,多是水网地区,不便于大兵团和重装备行动;而第三条道路平坦开阔,且可以与南线的李延年、刘汝明相呼应,还可能解黄维兵团之困。
根据以上分析,粟裕将此汇报军委,得到肯定,但军委又紧跟一张电报,称:敌军向两淮和连云港两处逃跑的可能性为最大。
这一判断再次与粟裕的分析相左,如果按照自己的分析,则应将主要兵力部署在津浦路,而按照军委电报上的指令,则应将主力放在两淮和连云港,稍有不慎,便会贻误战机,让杜聿明部逃跑。
淮海战役战斗
粟裕左右为难,只能多次进行反复的分析论证,最后仍确认将军力部署在津浦路,敌人取道两淮及连云港方向不大,其水网严密,也不易行军,就算真的走了这条路,也能追上。不过,仍留了一手,将苏北兵团放在此处,一旦他们向这一方向逃,苏北兵团必会加紧追击。
11月30日晚上,粟裕得到消息,敌人已撤出徐州向西南方向逃窜,即刻追击。一时间,华东野战军全军分头展开行动,包围杜聿明,五天后,在陈官庄地区,杜聿明三十万军被包围。
但此时,中原野战军还未将黄维兵团歼灭,因此,毛泽东令粟裕对杜聿明只作防御不作攻击,整军可以先行休息,牢牢看紧杜聿明集团即可,计划等到歼灭黄维兵团后,再集中兵力一举拿下杜聿明!
12月15日,黄维兵团被彻底歼灭,华东野战军针对杜聿明集团的包围进一步紧缩,最后,将其包围在东西 10 公里、南北 5 公里的狭小地带,但粟裕并不打算耗费炮火大肆攻击,而是采取逐步瓦解,攻心为上。
粟裕将军
面对围困,杜聿明集团首先面临军资问题,粮食与弹药不足,另外,解放军方面充分展开政治攻势,攻心为上,向敌军发起劝降,并反复广播毛泽东起草的《敦促杜聿明投降书》。
随着时间的消耗,敌军的意志逐渐瓦解,待解放军部队做红烧肉对国民党军吸引时,一些士兵便主动过来,因此,最后阶段,我军伤亡极小便攻下杜聿明集团。
1949年1月10日,随着杜聿明集团的覆灭,历时六十六天的淮海战役宣告结束。淮海战役解放军歼敌55.5万人,以六十万军队将国民党八十万大军一举歼灭,堪称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斯大林在得知淮海战役的胜利消息后,认为淮海战役值得研究,值得他们研究学习,也值得世界各国人民研究学习!
战役胜利
粟裕直言:“在战役上我们是劣势,是以少胜多,在战术上是以多胜少,兵力上装备上我们都是劣势,我们却打了胜仗,兵力还越打越多。”
淮海战役基本将国民党军中原及华东兵力肃清,从而可以渡江南下,直逼南京,推翻国民党的统治,解放全中国!
从战略谋划到多次劝谏中央军委暂行南下,再到提出淮海战役,分布谋划,发起攻击,屡出奇招,招招致胜国民党军队,从而实现各个歼灭的目的,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因此,毛主席直称:粟裕是淮海战役的第一大功臣!
而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仅体现在粟裕的战略方面,还体现在他对后勤粮食的供应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六十万大军每天需要大量的粮食供应,一旦缺粮必将无法作战。
因此,早在战役发起前,粟裕就统筹淮海战役粮食应如何供应,并具体计算每日的粮食需求量。
粟裕将军
并且因为当时各个解放区度量衡标准不一,粟裕转而提出“五个统一”,即将粮票,粮食折合率、支拨手续、运输能力与新区就地借粮政策相统一,从而大大减轻了程序化的问题,全面细致的考虑使得长达六十六天的战役后勤得以保障,保证了战役的顺利进行。
没有淮海战役,就没有百万雄师顺利渡江,全中国的解放可能也不会如此快的到来。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领导下,在粟裕等人的直接指挥下,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发挥大兵团作战优势,大规模歼敌,创造了战略优势。
五、戎马一生,成就一代名将
粟裕与毛泽东同是湖南人,粟裕年仅十四岁之时,即接触新的思想,从而走上革命之路。1927年,因参加南昌起义,从而正式踏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队伍中,开启了丰功伟略,戎马沙场的一生。
粟裕在一次次征战,一次次与敌军的誓死决斗中成长起来,从最基层的士兵做起,
经历一次次艰苦卓越的斗争经历,从而对中国革命战争的形势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对敌我双方的战略处境更加深刻。其军事指挥思想也愈加成熟,从而真正成长为一位颇具谋略与胆识的大将,成为一代军事战略家,堪称常胜将军。
粟裕将军合照(右二)
粟裕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戎马一生,运筹帷幄,出奇制胜,屡创奇迹,在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两方面均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实战中融汇的军事思想和战役指挥艺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也为现代战争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今天的我们,应该向身经百战,致力于新中国解放事业拼搏一生的粟裕大将致敬!
参考文献:《粟裕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