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的一个深夜,江西弋阳漆工镇湖塘村。月光如水,照在一栋老宅的门楣上。屋内,一群衣着朴素的年轻人正聚在昏暗的油灯下,低声密谋着什么。领头的是个眉目坚毅的青年,他叫方志敏。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个夜晚将彻底改变他和身边亲人的命运,也将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革命的种子】
说起方志敏,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清贫"二字。但在成为著名革命家之前,他可是个实打实的富二代。
方家在当地算得上大户,祖上几代经商积累了不少家底。按理说,方志敏这样的公子哥该过着吃喝玩乐的生活。可这小子不走寻常路,非要去当什么"革命党"。
家里人都觉得他是吃饱了撑的。他爹方高翥更是气得直跺脚:"你个败家子!家里几百亩地不种,非要去折腾这些有的没的!"
但方志敏压根不为所动。他看到周围的穷人活得像条狗,心里难受得很。再说了,读书人不就该为天下苍生谋福利吗?
于是,他一头扎进了革命的旋涡里。不仅自己干得热火朝天,还把弟弟方志慧、堂弟方志纯都拉下了水。家里其他亲戚看不过眼,背地里嘀咕:"这方家的小子怕是疯了,非要去当共产党。"
可他们哪里知道,这股"疯劲"不仅没毁了方家,反而让这个普通的农村大家族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枪声响起的那一夜】
1930年7月的一个夜晚,方志敏带着一帮人悄悄潜入了景德镇。当时的景德镇可不是现以瓷器闻名的小城,而是个军阀把持的重镇。城里的工人们苦不堪言,方志敏决定带兵来个突然袭击。
他们装扮成国民党的部队,大摇大摆地进了城。谁知半路上碰上了暴雨,桥都被冲垮了。换成别人可能就打退堂鼓了,但方志敏硬是带着队伍冒雨走了一夜,走了快150公里。
天刚蒙蒙亮,枪声就响彻了整个景德镇。县长还在梦里,就被吓得从床上蹦了起来,光着脚丫子就往后门跑。保安队长更狼狈,直接翻墙逃命去了。
这一仗打得漂亮,方志敏他们缴获了400多条枪。更重要的是,景德镇的工人们第一次看到了希望。红旗在瓷都上空飘扬,那场面,啧啧,想想都热血沸腾。
【山中岁月】
打下景德镇后,方志敏他们可没闲着。国民党的围剿一波接一波,红军只能躲进山里打游击。方志敏的弟弟方志慧在这时候崭露头角。这小子打仗特别勇猛,没多久就当上了团长。有一次,敌人在贵溪县的琬港桥修了个碉堡,那叫一个牢固,红军怎么打都打不下来。
方志慧看了看地形,灵机一动:"咱们来个声东击西!"他让一部分人在正面佯攻,自己则带着一队人马偷偷绕到了碉堡后山。
敌人哪想到红军会从后面来,正忙着对付正面进攻。等他们反应过来时,方志慧他们已经冲到眼前了。可就在这时,方志慧不幸中弹。
倒下前,他对身边的战士喊道:"别管我!快炸碉堡!"话音刚落,轰的一声,碉堡被炸开了花。红军一举拿下阵地,可方志慧却再也没能站起来。他牺牲时,年仅26岁。
【清贫的代价】
方志敏常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困难的地方!"这话说得慷慨激昂,但背后的代价有多大,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那是1935年初,方志敏带着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怀玉山遭遇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当时可是隆冬时节,气温低得吓人,零下二十多度。
红军战士们冻得瑟瑟发抖,连藏身的地方都找不到。白天不敢走路,晚上还得摸黑赶路。住的地方?树林、岩石下,运气好的话能找到个茅草棚。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方志敏的另一个亲戚方华根壮烈牺牲了。这位年轻的团长,恐怕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在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结束生命。
最后,方志敏自己也没能逃过厄运。1月29日,他在高竹山被捕。这位曾经的"富二代",最终为了革命事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幸存者】
说起方家参与革命的五个人,有四个都没能看到新中国的曙光。唯一活下来的是方志纯,方志敏的堂弟。
这位仁兄的经历堪称传奇。他没跟着中央红军长征,也没跟方志敏北上,而是留在了闽赣根据地搞游击。这一搞就是三年,那日子过得,啧啧,想想就觉得刺激。
后来他去了延安,又被派去苏联学习。回国后在新疆工作,结果被当地军阀抓了起来。好在命大,熬到了解放。
建国后,方志纯可算是时来运转。当过中央社会部二室主任,还在江西当过省委书记。从一个农村娃变成正部级干部,这经历,啧啧,比小说还精彩。
方志敏和他的亲属们,说白了就是一群普通人为了理想抛头颅洒热血。
现在看来,他们的做法可能有点"傻"。但正是这些"傻子",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有人说,像方志敏这样的革命先烈是时代的产物,放在现在可能就是个愤青。这话说得,啧啧,有点意思。但我觉得,不管在哪个年代,像方志敏这样有理想、敢担当的人都是稀缺资源。
我们现在过着安逸的日子,可千万别忘了那些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先辈们。他们,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讲述,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