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在陕西省户县组成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第一兵团以原西北野战军所属第1、第2、第7三个纵队共计8.3万余人组建,原第一纵队组建第一军,原第二纵队组建第二军,原第七纵队组建第七军。一野一兵团一、二两军是1949年6月西北野战军刚组建时所辖核心部队。
第一兵团主要领导授衔情况:
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55年授予上将军衔,在开国上将中属于发展非常的好的几位,建国后屡任要职。
第一兵团政委:第一兵团原定政委是张子意,张子意没能到任。之所以原定张子意担任一兵团政委,是因为张子意与王震早年曾一起搭档过。王震曾是红六军团政委,红六军团的政治部主任正是张子意,红六军团正是359旅的前身,359旅又是第一兵团主力第二军的前身。红二方面军成立后张子意又担任了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所以由张子意担任第一兵团政委非常合适。
张子意之所以没有其他将领出名,是因为张子意38年初前往北方看病,1941年途经新疆时候被扣留,直到1946年在张治中的帮助下才从新疆返回延安,回延安后历任晋绥分局副书记、代理书记,建国后转到地方工作,没有参加授衔,张子意履历和王震差不多,55年差不多能被授予上将军衔。
由于张子意没能到任,所以改由王震兼任,49年9月徐立清任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徐立清还担任过西北野战军的政治部主任等职务,徐立清的授衔其实是较低的。徐立清当年也参加了西征,西征失败后他曾带着千余人伤病员在祁连山里面打游击,一直坚持到援西军的到来,为抗战保留了火种,这些伤病员后来又都成长抗战前线的骨干力量。
第一兵团参谋长:张希钦,开国少将,原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参谋长。
第一兵团政治部主任:孙志远,建国后转地方工作,没有参加授衔,如参与授衔大概率是中将。
第一兵团第一军主要领导授衔情况:
第一军军长:贺炳炎,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0年贺炳炎逝世,是开国上将当中第一位逝世的,贺炳炎在一众开国上将当中属于较年轻的,出生于1913年,去世时候仅47岁。这与他军旅生涯中多次受伤有着极大关系,贺炳炎军旅生涯中负伤11次,身上共有16处疤痕,长征中的瓦屋塘战斗中,已经是红二军团师长的他身先士卒,在战斗中右臂受伤,当时医疗条件非常短缺,在没有麻药和止疼药的情况下,医生用伐木锯帮他完成了手术,这场手术用用时两小时多。
贺炳炎的父亲贺学文也是一名红军,父子同参军,1929年16岁贺炳炎正是在父亲贺学文的带领下参加了贺老总的红军,33年牺牲。
不光如此,贺炳炎的岳父姜齐贤也是开国少将,贺炳炎的岳父是一名军医,1931年当时还是中校军医的姜齐贤成为一名俘虏,后加入了红军,此后在红军医院工作,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总卫生部长。55年作为后勤医院的代表被授予少将军衔。
第一军政委:廖汉生,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廖汉生从红军时期就和廖汉生是搭档,抗战爆发后,贺炳炎任120师716团团长,廖汉生任副团长(政委),贺炳炎、廖汉生两人在军事生涯中基本上一直在一起搭档。
第一军副政委:冼恒汉(开国中将)、余秋里(开国中将)。
第一军副军长:王尚荣(开国中将)。
第一军参谋长:陈外欧(开国少将)。
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冼恒汉(开国中将)。
第一兵团第二军主要领导授衔情况:
军长:第二军首任军长为王震,第一兵团组建后王震任兵团司令员,由第一副军长郭鹏接任,郭鹏55年授中将。郭鹏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长期担任王震的副手,后又随王震进军新疆,建国后长期在新疆工作。
政委:第二军首任政委为王震,副政委王恩茂(开国中将),王震任兵团政委后王恩茂任第二军政委
副军长:顿星云(开国中将)
参谋长:张希钦(开国少将)
政治部主任:左齐(开国少将),左齐将军也是一名独臂将军。下面照片拍摄于1939年左齐前往359旅开会时候的留影,照片中的三人均是独臂将军,均来自359旅,三人55年均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
左边的独臂将军是彭清云,当时他只有21岁。1938年他作为突击队长伏击日军,彭清云是有名的神枪手,使用一直三八大盖一枪撂倒了日军第二混成旅团旅团长常岗宽治,激战中彭青云被打中右肘关节,最后还是白求恩医生给他左做的手术,当时医院一时间无法化验血型,白求恩医生听闻彭清云的壮举后高兴地让护士抽他的血,从此彭清云体内流淌着白求恩医生的血液。彭清云击毙第二混成旅团旅团长常岗宽治时年仅20岁,这是第二混成旅团第一任旅团长,一年后还是这个混成旅团的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被一炮击中。左齐的右臂也是1938年的一次战斗中没的,当时也是白求恩大夫做的手术。
右边是晏福生,55年开国中将。下面这张照片是拍摄于四十年后,在一次开会途中,记者赵勇天认出了三人,他之前看过左齐、彭清云、晏福生三人在1939年拍摄的那张照片,于是提议再给三位老将军拍摄一张照片,于是留下了下面这张照片。
第一兵团第七军主要领导授衔情况:
第七军军长:彭绍辉,55年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彭绍辉也是一名独臂将军,有三个方面军的任职经历,彭绍辉在红军时期主要在红一方面军任职,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到四方面军任职,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又到红二方面军任职。
第七军政委:罗贵波,建国后转到外交线上工作,按照其工作履历不转地方工作是可以授予上将或中将军衔的。
第七军参谋长:何辉燕,开国少将。
第七军政治部主任:候维煜,建国后转地方工作,不转可授少将军衔。
第一兵团所辖三个军的首任军长均被授予上将军衔,这在其他四个野战军19个兵团中独一份。这主要与第一兵团所处地理位置有关,第一兵团所辖三个军的部队都是由原120师所辖部队组建,地处陕北和晋西北,这里人烟稀少,既无法快速增兵,也无法长时间养活几十万大军。
但这两个地方必须有人负责防守,所以重任就落在了120师身上。因此120师主要将领在抗战和解放战争前期的发展不如其他部队。而其他部队中抗战爆发时候的同级将领在49年6月整编时候大多都已经成为兵团级将领。
考虑到上述情况,所以50年后上述这些将领也是重点任用,比如52年彭绍辉出任西北军区副司令员,贺炳炎出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与49年同时期其他兵团司令员一样。55年这两位独臂将军都出任了副总参谋长。
上图中左边是贺炳炎,右边是彭绍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