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郑州的大学生们,每到周五,就会骑着共享单车杀到开封,50公里的路程,两个小时左右,然后只是为了吃一口开封的小吃。一看这新闻,很激动:啥小吃这么好吃。没想到,新闻居然没说,让我大失所望。

这浩浩荡荡,据称是上万之众,听起来总是感觉这些情况有些眼熟,历史上总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开封这几朝古都,总是摆脱不了被攻打的命运,这什么年代了,还要被大学生们骑着追。

不过,和历史上攻打开封相比,这些大学生们倒是温柔极致的,一路上喜笑颜开,有战斗的力气,可是没有战斗的戾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实话,我也是一个骑行爱好者,但是共享单车两小时,实在不敢想象,我羡慕他们的屁股,居然可以不破,我都怀疑这一则新闻的真实性,毕竟,看到年轻人的体力比自己好,这颠覆了我们对他们的刻板印象:沉溺网络、列队昏倒、熬夜游戏。

要是个别人有这种行为,还可以理解,可是成千上万,老人家心里不服气,拼命想要找到其中的漏洞,果不其然,发现了,说郑州去开封,是一路下坡。

如此一来,心中释然了,对大学生们的刻板印象依然可以刻板下去,依然可以倚老卖老地去指指点点,虽然我付出真情无数,他们对我置之不理。

大学生夜骑郑州到开封的举动,这两天成了热门新闻,不出意外的话,舆论之中总是会有一些意外出现,果不其然,“无聊”、“荒唐”、“羸弱”之类的负面评论,在一片“冒险、独立”的花丛中探出头来,即便轻微,也倔强地想要与众不同,将对年轻大学生们的刻板印象再一次找到辅佐的实际例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络刚刚兴起的时候,创造了一个名词,叫做80后,专门形容这一批沉溺在网络中的精神小伙姑娘,能够想到的所有不良后果,按在这帮人的头上,绝对会得到70后、60后、50后的双手赞同,你都不知道,为什么成年人之间,明明有那么多的矛盾和相互看不惯,可是看到80后横空出世,敌人的敌人就成了朋友,大家一致调转枪口,将谩骂对准了80年代。

后来,90后、00后,延续着前辈们的辉煌,甚至80后,都开始看不惯他们了。

说真的,看着这帮显得蛋疼的大学生,我就是觉得他们无聊得很,你看我,现在为了生活,争分夺秒,时刻谨记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教诲,骑车去开封,真的,屁股受不了。

只是这些疯狂,隐隐看到了自己年少时的影子,于是骂了一半,觉着就是在骂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自己,这种代入感,让自己感到羞耻和自豪,这种奇怪的对立统一,五味杂陈。

人的存在,就是为了和别人比较,尽管觉得有些无聊,但是自己也不想被比了下去,挖空心思,居然真的发现了好几件。

大学位于郊区,几个人吃了晚饭准备回去,有个神经病提议,不如走路回去,大家居然无聊地答应了,十来个人,走了15公里,回到宿舍,已经凌晨2点多了,然后,小心翼翼地让大叔帮开门,大叔一顿骂,听了以后,我低下头,觉得很难受,因为我发现,新买的鞋子,磨损好大。

骂你,显得我理性,挺你,显得我年轻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仅为丰富版面,和文章内容无关,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