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悟语
11月3日,饱受争议的“姜萍事件”水落石出,让人大跌眼镜。
原来,姜萍在阿里数赛预赛中的成绩并非本人独立完成,是其老师王润秋提供了帮助,违反了预选赛关于“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
主办方致歉,王润秋被诫勉谈话,取消本年度评优资格,学校恳请对未成年人给予更多包容和爱护。
当初宣传为天才中专少女的姜萍,在这一天顷刻跌落神坛。
4个月前造神,4个月后又毁神,对未成年人未免过于残忍。
看完整个事件的始末,作为一个妈妈,特别想对孩子们说:永远不要低估成人世界的恶,要坚持立场,抵制诱惑,学会拒绝,保护自己。
舆论的力量大到无法想象,走错一小步,遭受的攻击可能大如排山倒海
阿里达摩院当之无愧是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要不是他们吸睛的宣传,哪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和质疑。
宣发视频第一版封面是“数学天才,中专少女”,这种强烈的反差满足了人们对励志、底层逆袭的情感需求,点击率直线上升,引得新闻媒体、自媒体争相报道,带来了巨大流量。
当视频被细细推敲,有些细节站不住脚时,达摩院悄悄修改封面为“17岁中专少女的出格人生”。虽然不再强调“天才”二字,中专少女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次是各个新闻媒体,没有亲自调查取证,只是凭借阿里的宣传视频,就在网上推波助澜,宣传造势,让自己的观众群体了解到这一信息,范围越来越广,讨论声势越来越大。
再次是自媒体,有很多人开始为姜萍规划未来,声称不要任何报酬,只为帮她上哈佛、上浙大,公开喊话名校破格录取。
还有很多个人为了流量,找到姜萍的老家、学校开直播,把爸爸、妈妈、姐姐等信息公开晒在网上,严重影响了姜萍及家人的个人生活。
当地的学校、文旅部门也不例外,借姜萍当时的影响力,大张旗鼓宣传,好好拉了一波流量,提高了当地知名度。
可见,造神的力量不是一股,而是多股合力,彻底把姜萍架上神坛。
正面宣传其实并没有持续多久,风向很快急转而下,各种负面信息占据上风。
在学校的数学考试成绩被扒,个人生活、考试用电脑被追问,甚至造起了黄谣,未成年人本该被保护的个人隐私,居然得以在网上公开大肆流传。
各种信息真假难辨,毁掉孩子之火熊熊燃烧,阿里达摩院、媒体、学校、官方却不发一言,任其发酵,
真相大白后发现,舆论主导各方不是为了捧红谁,更不是为了激励谁,让个人得利,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已。
有人说姜萍很享受赞誉和掌声,但现在来看,姜萍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神奇,当时应该是如坐针毡吧。
所以,不要低估舆论的力量,它能让你一夜成名,也照样能让你瞬间声名狼藉。
尤其是信息时代,人尽皆知,以后的升学、工作、生活很难不受影响。
所以,一定做自己的主人,不要轻信别人,被裹挟着走入舆论场。
一步走错,不要步步走错
姜萍参加阿里数赛,真实数学水平到底如何,无从考证。
但调查结果表明,她自己并没有实力获得预赛第12名。在这种情况下,当达摩院去采访时,就该和盘托出,不该把自己美化成一个天才的形象。
她的发言很容易让人以为她是一个被数学耽误的孩子,喜欢数学、偏科严重、自学高等数学、看英文版偏微分方程......
不知道这些发言是发自内心还是提前写好的剧本,不管怎样,和她的实际成绩并不相符。
走错了第一步,不再走第二步,及时止损,对自己不会造成任何伤害。错就错在,被利用了还不察觉,走的一步比一步大,无法收场。
为了配合阿里的宣传,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别人只是一句诚挚道歉,而姜萍却背负骂名,被网暴了许久,实在不值。
孩子们要记住这个事件的教训,获得名不副实的荣誉一时爽,却会在某一刻遭受成倍的反噬。
不犯错、不被蛊惑是底线,如果不小心被别人误导,一定保持清醒,不要再继续走弯路。
父母要给孩子正确引导
孩子的认知可能有局限性,很容易被带偏,不小心做错事。
家长一定要做好孩子的保护者,对孩子有正确的认知和了解,时刻保持清醒,不要被鲜花和掌声迷惑,成为舆论的帮凶。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几斤几两,父母肯定非常清楚,有多大能力就承受多大赞誉,如果过于夸张,要做出正确判断,不能被舆论牵着鼻子走。
孩子刚成为舆论焦点,就急着抛头露面,接触媒体,让人评头论足,对孩子只会造成更大负面影响。
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拿姜萍父母的照片评头论足呢,在网络上抹不掉的痕迹,让姜萍看了作何感想,只能是在伤口上再撒一把盐,更疼。
父母要做的不是推波助澜,而是和孩子好好聊一聊,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帮助孩子拨乱反正,不再继续犯错。如果发现孩子骑虎难下,要迅速把孩子引到新的道路上,不再执迷不悟。
“姜萍事件”真相大白,想对未成年人说:要警惕一个现象,舆论能“造神”就能“毁神”。
不要轻信别人,被人利用还不自知,到时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脚踏实地,勤奋刻苦,即使籍籍无名,也胜过置身于风口浪尖。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