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董卓受何进召见入京,途中何进被杀京城大乱,董卓仅带三千人进京,却通过一系列手段吞并多方军队,成为洛阳最强势力。他废立皇帝、毒杀废帝与太后,后因关东联军攻击迁都长安,一年后他却被吕布联合王允所杀。
董卓势力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其一为董氏宗族,以董卓弟弟董旻和侄子董璜为主,驻守郿坞,这是董卓的私人堡垒储存大量物资和军队。其二是他从凉州带来的核心军队,由五大中郎将率领,包括牛辅(董卓女婿)、董越、段煨、胡轸、徐荣等。中郎将地位仅次于董卓,牛辅权力最大,徐荣最能打,曹操、孙坚都曾败于徐荣。其下的校尉有李傕、郭汜等,他们多归属牛辅节制。这五大中郎将被部署在长安以东的交通要道,以防备关东诸侯。其三是收编的各类军队,如吕布、张辽以及何进、何苗的旧部,吕布作为董卓贴身卫队长,率并州军保护董卓。
董卓将精锐力量外放,致使长安城兵力空虚,这是吕布和王允敢杀他的原因。吕布杀董卓时,利用董卓到长安朝拜之机。董卓死后,朝廷派皇甫嵩攻打郿坞,诛灭董氏三族。
吕布杀董卓后,对董卓手下将领产生不同影响。牛辅作为董卓头号中郎将,靠关系上位且无能力。吕布命李肃带诏书诛杀牛辅,李肃失败被杀,牛辅因迷信杀董越后弃军逃走被亲信所杀。胡轸与徐荣在董卓死后投靠王允、吕布朝廷,后徐荣战死,胡轸先迎战李傕后又投靠他,最终患病而死。段煨驻守渑池,董卓死后到华阴,未参与战争,还曾供应物资给汉献帝,后曹操联合他攻打李傕,他得以善终。董越则因被人陷害,被牛辅所杀。
李傕和郭汜本是牛辅手下校尉地位较低,董卓死后他们本想解散军队逃命,贾诩建议他们集结军队攻打长安,以泄愤并为董卓报仇。此时王允专权且无能,他对是否赦免董卓旧部犹豫不决,导致凉州军怨恨。李傕、郭汜集结旧部,一路响应者众多,而朝廷军队实力远不及凉州兵。王允拒绝吕布一起逃走最终被杀,李傕、郭汜攻下长安,挟制汉献帝,代替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
李傕、郭汜能够崛起,一是王允无能,他的犹豫不决和专权引发凉州军怨恨;二是贾诩的谋略,他看清形势建议李傕、郭汜集结军队反攻长安。原本可轻易平定的动乱,因王允的迂腐而使汉朝陷入更深的混乱。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当时政治局势的复杂和各方势力的博弈,对汉朝的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
李傕、郭汜进入长安后,开始了他们的专权统治。他们自恃拥兵自重,对汉献帝毫无敬意,随意操纵朝政,将朝廷变成了他们满足私欲的工具。
在经济上他们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加重赋税,导致百姓生活困苦不堪。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农田荒芜,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在政治上他们排除异己,打压那些不服从他们的官员。一些正直的大臣试图反抗,却被他们残酷镇压,朝廷上下笼罩在一片恐怖的氛围之中。
李傕和郭汜之间并非铁板一块,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两人都想争夺更多的权力和资源,对于如何统治长安以及对待汉献帝的态度上也存在分歧。这种内部矛盾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分裂。
与此同时其他势力也在悄然崛起,曹操在兖州地区逐渐壮大自己的势力,他以汉献帝的名义招揽人才扩充军队。他深知李傕、郭汜的统治不得人心,于是积极谋划迎接汉献帝,以实现自己 “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政治目的。
在外部压力和内部矛盾的双重作用下,李傕和郭汜的势力逐渐走向衰落。他们的军队在不断的争斗和内耗中损失惨重,民心也完全丧失。最终他们被其他势力所击败,汉朝的政治局势再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一系列的历史事件,深刻地反映了权力的诱惑和人性的复杂。吕布因董卓的兵力部署漏洞而敢于杀董卓,李傕和郭汜又因王允的无能和贾诩的谋略而崛起,他们的兴衰成败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为后人研究东汉末年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