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的!全是假的!
你说什么才是真的!
今天,只有网友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还记得“天才少女”姜萍吗?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曾经她是以中专生身份击败一众“天之骄子”的数学奇才。
如今,她却被全网怒斥。
原来,“爽文”是假,“违规”是真。
这个数学奇才竟然“塌房了”。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本以为是一个蜉蝣撼动大树的励志故事。
没想到却是一个“钻漏洞”耍小聪明的典型。
姜萍究竟是咋回事呢?
这还得从一则公告说起。
01、天才少女走下神坛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姜萍不该读中专,应该去考北影”。
这是部分网友向姜萍发出的“怒斥”。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11月3日,阿里全球数学竞赛的获奖名单“出炉”了。
金、银、铜和优秀奖,共有86名选手获得了这份荣耀。
起初,人们以为,这86名选手中,“天才少女”姜萍要赫然在列。
没想到,网友们瞪大双眼找了一大圈。
还是没能找到姜萍的名字。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姜萍,决赛没能胜出!
按理说,胜败乃兵家常事。
网友们纵使惊讶,也没有过多激烈地反应。
可接下来的一则消息,让网友们直接“炸锅”。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姜萍初赛违反规则”。
这则公告,让网友们的心变得哇凉哇凉。
“天才少女”竟是违规者!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原来,姜萍初赛时,违背了比赛规则。
当时,她接受了老师王某的指导。
而这个行为,违背了“不能与他人讨论”的规定。
因此,姜萍的成绩被取消。
成绩被取消,自然无缘奖项。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本以为姜萍是误入凡间的“沧海遗珠”。
没想到,扫地僧另有其人。
全球12名的好成绩,竟是“集思广益”的结果。
姜萍走下了“神坛”。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一时之间,网友们的情绪“跌宕起伏”。
从震惊变成了愤怒,又从愤怒变成了失望。
更有甚者,开始深扒姜萍事件。
他们宣称,这是老师王某的“小伎俩”。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在初赛时,王某利用了时间漏洞。
他用了三个账号答题。
虽说王某、王某妻子与姜萍都取得了成绩。
但实际上做题者只有王某一人。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结果,姜萍账号的成绩“一鸣惊人”。
中专生的身份又充满了噱头。
因此,一场“隐瞒”行动迅速展开。
姜萍代替王某成为了惊艳绝伦的“数学天才”。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一时之间,谣言满天飞舞。
网友们的猜测掺杂了个人主观意识。
上面的猜测,是真是假我们不得而知。
唯一可确定的的是,造成如今的局面,并非姜萍一人所为。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历经数月,姜萍事件真相大白。
其背后的“剧本”呼之欲出。
究竟谁才是这起事件的“幕后推手”?
这回,李健的话再次被力挺
02、谁才是幕后推手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我校将取消本年度,王某评优评先资格”。
违规事件被公开后,学校第一时间就处理了教师王某。
难道教师王某真的是幕后推手?
王某是推手,但也不全是。
纵观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或许这起事件有三个“幕后推手”。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首先就是教师王某。
毫无疑问,王某作为当事人自然逃脱不了“罪责”。
初赛时,姜萍的成绩被炒得沸沸扬扬。
王某没有做出任何解释。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纵使他心里十分清楚,姜萍的成绩并不“真实”。
比赛中,二人进行了违规操作。
但王某仍旧“默不作声”,他选择了“隐瞒”实情。
若说姜萍是“虚荣心”作祟。
那么老师王某的“刻意隐瞒”又是为何?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初赛时,姜萍只有17岁,属于未成年人。
而“天才少女”这个人设的塑造过程极其繁杂。
从出成绩开始,再到炒作,再到充满悬念的噱头。
一环接着一环,环环紧密相扣。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绝非姜萍一人策划。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老师王某作为参与者。
从考试再到后期的炒作,他全程“心知肚明”。
王某的知情不报和“配合”炒作。
注定了他是“幕后推手”中的一员。
其次,就是姜萍就读的学校。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除了姜萍与王某,谁才是“黑马”事件的受益者呢?
那非姜萍就读的学校,涟水中专莫属。
一个中专“藏龙卧虎”。
不仅培养出了“数学奇才”,还有着数学界“扫地僧”。
这该是多么大的荣耀。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姜萍和王某“违规”,可以说是个人行为。
但是涟水中专的行为又该如何界定呢?
要知道,学校与个人不同。
学校属于官方机构,身上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要多得多。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数学天才”横空出世。
学校并没有去检验真伪。
而是用“成绩”装点自己的“门面”。
大肆宣传自己的“丰功伟绩”。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结果,如今事情败露。
涟水中专拿出了“自罚三杯”的态度。
他们不痛不痒地发了个公告,就想绕过此事。
学校俨然一副受害者的模样。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学校究竟是何时得知姜萍“违规”事件。
官方发通告前,涟水中专为何毫无动静。
是“毫不知情”,还是“遮人耳目”。
学校“模糊两可”的态度,只怕惹人深究啊!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最后一位幕后推手就是主办方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作为竞赛的主办方。
它的竞赛机制出了严重的漏洞。
初赛成绩公布后,阿里的第一反应不是查验真伪。
而是去大张旗鼓地“采访”姜萍。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阿里的高调行事,导致了舆论迅速发酵。
姜萍事件才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
因此,主办发阿里也难逃“罪责”。
不过,老师也好,学校也罢。
他们仅仅是“幕后推手”。
这起事件的罪魁祸首也不只有王某。
03、造神又毁神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国人喜欢造神也喜欢毁神”。
“神化一个人既是危险的,也是虚伪的”。
李健一语戳穿了姜萍事件的罪魁祸首。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造神又毁神”才是姜萍事件真正的幕后黑手。
不知从何时开始,“造神毁神”成了社会常态。
还记得,曾经的象棋“外星人”王天一吗?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2024年之前,他是中国象棋第一人。
2024年之后,他是“臭名昭著”的“买棋”王。
无独有偶,谷爱凌亦是如此。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冬奥会时,谷爱凌是“天降紫薇星”。
冬奥会后,谷爱凌是“奢侈忘本者”。
如今,熟悉的事件再次上演。
只不过主人公变成了“天才少女”姜萍。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我们似乎总是不断重复着造神又毁神的动作。
一个“天才”倒下了,再重新打造一个新的“天才”。
然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世间又哪有完美无缺的“偶像”。
结语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姜萍事件终于落下了帷幕。
姜萍从曾经万人追捧的“天才”,变成了全网唾弃的“骗子”。
一句谎话,需用一百句谎话去圆场。
如今,事情败露,姜萍一干人等为自己的“荒唐”付出了代价。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高潮迭起的故事,最终以悲剧收尾。
这怎能不令人感到悲哀?
你是如何看待姜萍事件?
欢迎在评论区进行探讨。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