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位于云贵高原,地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境内山脉众多,层峦叠嶂,绵延纵横,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由于受到大气流和地形的影响,贵州的气候极其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凌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很大影响。
再加之贵州的耕地面积有限,交通极其落后,又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地,全省范围内共有56个民族居住在这里。历史以来,贵州一直是一个十分偏僻贫穷落后的地方,老百姓一直过着贫困交加的苦难生活。新中国成立后,虽然贵州百姓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处于贫困的寒冬之中。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正处于严寒中的贵州大地,终于迎来了温暖的春天,从此以后,贵州便走上了改革的快速轨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跨越式的经济飞跃,取得了巨大的丰硕成果。
今日的贵州,更是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发型经济试验区,中国新崛起的黄金生产基地,被称之为“江南煤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
贵州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成就,除了得益于中央的好政策和贵州人民的共同努力之外,但更得益于历届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的艰辛付出,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老省委书记池必卿同志,便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代表。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池必卿老书记的传奇人生。
1917年12月23日,池必卿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上庄村一户农民家庭。尽管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一家人的生计都难以维持,但很有远见的父母仍然咬紧牙关,坚持送池必卿前往学校读书,希望儿子从知识中获取力量,以便在乱世的旧中国找到一条好的出路。
天资聪慧的池必卿没有辜负父母的苦心,倍加珍惜这难得的读书机会,发奋学习,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曾先后在上庄小学、平定县立中学附属高小、中学读书,后来又考入太原市友仁中学就读,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为了那个时代少有的知识分子,为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了很好的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
“一二、九”运动的爆发,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无数思想进步,志向远大的热血青年,千里迢迢、历经艰险奔赴延安,把救国救民视为己任,为民族独立自由,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赴汤踏火,在所不辞,还在中学读书的池必卿也参加了读书会,投入革命的洪流之中。
“西安事变”后,池必卿参加了牺牲救国同盟会、抗敌救亡先锋队、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等抗日组织,并担任抗先队队长和民先队小队长,为民族解放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华北沦陷,随着日军的大肆南下,很快就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中华民族岌岌可危。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国共两党放下成见,组成统一战线,共同抗日,全国人民积极响应,全面开展由此打响。
此时的池必卿再也无心读书了,他义无反顾地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在此期间,他在平定县组织抗日游击队,并担任中队支队委员,中共晋冀豫边区区委书记,中共赞皇县委书记,中共井(陉)获(鹿)县委书记等职,年仅18岁,就当上了县委书记,在河北的井陉、赞皇一带,带领该地民众与日伪军作战,多次粉碎了日伪军的疯狂“扫荡”,赢得了良好的名声。
经过多年抗日烽火的历练,池必卿的领导能力和各项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深受上级领导的欣赏和器重,后被派往晋冀豫边区党校学习,接受了系统的马列主义教育和军事知识的培训,逐步成为了我党我军一位年轻有为的干部,先后担任了晋东南农民救国总会主席,中共太行地委农会主席,太行分局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等职,年仅28岁,就当上了地委书记,可谓是前程无限。
在轰轰烈烈地解放战争时期,他一直战斗在太行上地区,在立下不少战功的同时,职位也屡次得到提升,曾先后担任了中共晋冀鲁豫晋中区委宣传部长,中共太原市委办公室主任、榆次地委书记、榆次地区行署专员兼军分区政委等,带领当地军民奋勇抗击敌人,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大显身手,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委以重任,进入山西省委领导班子,从山西省委委员干起,历任省委宣传部长、山西省委副书记、太原市委书记、山西省委书记处书记等职,主持了大同坦克发动机厂的筹备建设工作,经历了“大跃进”以及“三年自然灾害”等重大事件。
面对老百姓的生活困境,爱民如子的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深入田间地头和工厂,了解民间疾苦,想方设法为人民解忧,及时解决人们的困难,把损失降低到最低,行之有效地带领山西人民走过了那段最危难的时期,深受山西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十年动乱时期,池必卿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冲击,曾两次遭到诬陷和迫害,但他毕竟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英雄豪杰,练就了钢铁般的意志,无论多么汹涌的狂风暴雨,他都能够经受住磨难地考验,最终坚强地挺过了那段灰暗时期,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1975年,池必卿恢复工作,重新复出的他又受到了重用,被任命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二书记。1978年,他被调往贵州省委任职,此后,他便长期奋斗在贵州大地上,为让贵州人民过上好日子,可谓是呕心沥血,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
他让贵州摆脱“四清”和“文革”的阴影,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着手农村、城市经济改革,开启干部新老交替之门,走上新的发展这一历史性转变。
由于他的果断,敢于坚持正义,用心推动,使得中央平反冤假错案的决策在贵州提前行动,“文革”、“四清”、反右派以及贵州地下党,和历次运动中的冤假错案大量得到纠正,昭雪平反,让许多沉冤久远的老人得以恢复正常的社会政治生活,安度晚年。
还有许多被赶出城市的家庭,得以重返家园,子女不再生活在阴影里,能够一视同仁,入学就业;甚至还有一些被废弃多年、长期被视为“异类”的知识分子和中青年干部得以重用。
池必清在贵州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因此,贵州也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在此期间,他为贵州人民办了很多的实事和好事,其中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还是他在贵州敢于决策,从贵州这个内陆发展长期滞后省份当年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争取三个“根本好转而斗争”的行动计划,放宽农业政策,支持包产到户。
值得一提的是,在1980年中央召开的省委市委书记会议上,有某省委书记反对包产到户,要继续坚持走集体化道路,他大胆地说“你走你的阳光路,我走我的独木桥”,他敢于从贵州的实际出发,去闯自己的路,勇敢地走在一条有政治风险的独木桥上。
作为贵州省的省委书记,池必卿深刻认识到,在贵州这种农村自然条件极其差,农业生产水平十分落后,农民特别贫困的地区,只有实行包产到户,才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搞好生产,提高收入。
为此,他在召集几位书记讨论包产到户的事时,有同志提出是否向中央报告一下,他说“要干就不要汇报,我看,如果汇报,也没有人批准。省委干,省委承担责任,搞错了,我负责”。正是因为有了他的支持,贵州在推广包产到户方面做得非常迅速,比其他地方都要早,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及时解决了久困贵州人民的吃饭问题。
此外,他还大力扶持农村专业户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专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率先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疏通商品流通渠道,发展民间商业和运输业,抓紧公路建设和场坝、城镇、城市的市场建设和市政建设,大胆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国营垄断、政府控制等一整套思想观念和组织体制。
他还注重沟通城乡联系,调整国营工业、商业,发挥大三线企业的作用,谋划全面改革和今后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培养人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他还特意联系一批专家共同研究贵州省情,制定改革措施,谋划贵州的未来和长远发展,并极力落实下去,很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池必卿在抓经济方面很有一套,如他高瞻远瞩地注意到贵州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特色,必将给贵州人民带来巨大财富,必须大力开发。
为此,他不辞辛劳和个人危险,深入大山深处,亲自寻找景观,勘查景点,规划协调,督促实施,大力倡导发展旅游业。为了寻找资金等方面的帮助,他曾以到南斯拉夫喀斯特地区的亲身考察经历,当面向胡耀邦同志推荐贵州独特的岩洞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争取到了中央对贵州旅游开发的支持。
他充分利用贵州省矿产资源丰富的特点,主抓能源、冶金、化工、机械等企业,和三大军工基地的改革建设,调整和转型,面向市场,以发挥现有企业的巨大潜力;紧抓乌江流域的水电梯级开发和沿岸的煤、铁、铝、磷矿产资源的开发,把山区的资源开发活跃起来,努力做到让边区、山区、少数民族以及贫困地区的农村和边民共同富裕起来。
因为贵州是珠江的源头和长江重要支流的生态屏障,他在鼓励大力开发的同时,十分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他还尤其注重发展传统产业,如闻名全球的贵州茅台酒,就是在他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起来的。
针对贵州的环境特点,他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退耕还林、还草上,逐步把多年来,大面积的毁林、毁草、开荒占用的大斜坡地也退了下来,恢复生态环境,造福于子孙后代。池必卿为贵州人民所作的这一切,永远记在了人们心里,成为了令几代贵州人都肃然起敬的好省委书记。
1987年,池必卿带头积极响应中央“干部年轻化”号召,自愿从贵州省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前往北京出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继续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2007年11月17日,池必卿病逝于北京,走完了他90年的辉煌人生历程。池老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光辉事迹永垂青史。贵州人民永远缅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