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扰扰的“姜萍事件”,在历时5个月后,等来了尘埃落定。
11月3日,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发布情况说明称, “王某某在预选赛中对其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违反了预选赛关于‘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同时,涟水中等专业学校也发布情况通报称,经研究,学校给予王某某诫勉谈话处理,取消本年度评先评优资格。
上述“学生”即姜萍,“王某某”即其老师王闰秋。尽管阿里方面的情况说明语焉不详,但也含蓄地给出了一个调查结果,即姜萍并非数学方面的“天才少女”。至此,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议,有了一个基本的结论。
这是真和假的问题,是和非的问题。真就是真,假就是假,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丝毫的腾挪余地。
复盘整个事件,在上半场,这是一个为了利益造假或者迎合造假的故事。其中一种猜测是,王闰秋为了增加自己在决赛时读题和答题的机会,用姜萍的身份开了小号。没想到这个小号,成了全球第12名。阿里达摩院迅速捕捉到了“中专”“17岁”“女生”等新闻点,把姜萍推到了前台。
自此,姜萍站上了风口浪尖,但她从来不是这起事件真正的主角。这个17岁的年轻人没有经受住诱惑,经历了“造神”时刻的高光,也经历了“毁神”时刻的至暗,但她也不应该再承受更多。说到底,她只是成人利益游戏中的“棋子”,走错了一步,但根源在“执棋”的人。
事件的下半场,集中在舆论场。姜萍从一出场,就自带“寒门贵子”“爆冷逆袭”的标签,这无疑是主流媒体、自媒体、公众喜爱的故事。但随着数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出来质疑,声音很快出现了分化,自此,舆论场出现了支持姜萍和质疑姜萍泾渭分明的两派。各自阵营里都有非理性者,对对方口诛笔伐,甚至是人身攻击。
数学是不会骗人的,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这样一个学术问题为何会引发如此巨大的撕裂?直接原因当然是阿里方面迟迟没有给出结论,间接原因则是不同的群体在“姜萍事件”里投射了太多的自我情绪。
如果说上半场姜萍是“棋子”,那下半场就是“符号”。在争议中,性别议题、阶层议题、教育议题等各种议题凌驾于学术议题、科学议题之上,混淆了真相,最终都沦为“立场问题”——姜萍是谁,姜萍数学水平到底怎么样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姜萍”能不能服务于“我”的观点,“我”的阵营,“我”的立场。
如今,结论落下,这样一个长久的舆论场撕裂不应该只是一个轻轻划过的链接,而是要有所总结,从中听到不可忽视的警钟。
警惕为了利益而迎合造假。如果说王闰秋是“假”的始作俑者,那阿里达摩院、其所在的学校都有义务、有条件识破“假”,但为了自身利益,他们选择了助推、附和,最终迷雾散开,底裤不再。“姜萍事件”再次证实,在24小时不断线的互联网时代,“假”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心存侥幸大概率会自取其辱。
警惕虚假报道损伤媒体公信力。事实证明,越是励志越是正能量的故事,媒体更应该去层层核实,因为报道一旦存有误差甚至是反差,带来的对公信力的反噬可能就越大。在这个不断反转的后真相时代,媒体唯有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以定力和专业守护好自己的公信力。
警惕“立场泛滥,真相缺失”的趋向。不仅是“姜萍事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热点,成为被有心之人利用的流量催化剂和工具包。比如性别议题,热点总会涉及男性或者女性,所以总能成为一些人利用的工具。就像“姜萍事件”,核心问题是数学水平的高低,和性别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必须谨防这种被撕裂的趋势,在洪水滔天的网络声浪中,在复杂多变的舆论风向中,时刻提醒自己保留思考的能力。
人类第一次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冲浪,无论如何浪急风高,如何喧嚣吵闹,最终仍然和曾经走过的其他世界并无二致,都会落到对真相的追寻,对是非的坚守,对问题的求解。当下的互联网,总是真假赛跑,对错博弈,撕裂与共鸣齐飞,但只要这些追寻、坚守、求解仍在,互联网的自净功能就不会失效,人类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就不会迷失。
“姜萍事件”难免会成为互联网世界里的一个符号,但这绝不应该是姜萍个人的耻辱柱,而是应该成为人们闯荡互联网的一个标记,一个不断吸取教训往前走的标记。
(大众新闻记者 熊苗 策划 任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