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90后、00后,你们有没有见过自己父母的婚礼录像?那个年代,举办婚宴时找人来拍录像是非常时髦的。那时候手机没有拍照功能,更没法拍视频,摄像设备相当昂贵,而且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我,当年就是拍婚礼录像的。
那是在1991年到1992年期间,我在一家叫“八达“的影视公司工作。说是工作,其实算打杂,因为没有专业技能。公司虽小,但编导、摄像都是专业对口的,我只能跟着混混。
八达影视公司隶属于当时的上海县建设局,所以有一个基本任务是拍摄路桥建设。我记得第一次跟着出外景是在下雪天,北松公路贯通仪式。当时的摄像机是一个庞然大物,摄像机(我们叫枪头)由摄像师扛着,摄像机有一根缆线连着录像机(我们叫背包),里面装着录像带,由我这样的小册佬背着,要跟着摄像跑。摄像动,我跟着动;摄像奔,我也要跟着奔。我得随时注意摄像的动向,不能耽误他的拍摄。
我的背包里除了录像机,还有八块电池,随时供摄像机和录像机更换。电池狭长,巨大,像网友恶搞的苹果手机iPhone30那么长,而且沉,捧在手里沉甸甸的,像举着块金块做的芴板要上朝面君。
看过抗战剧里背炸药包的小战士么,有点那个意思。
(可惜没图片)(各么听首歌吧)
贯通仪式开始,摄像拍完领导讲话,要换机位去拍车辆驶入新路段。我背着录像机还沉浸在领导激情洋溢的讲话中,没留意摄像开始走位了,他往前一奔就把我拽倒,我直接扑街在刚贯通的北松公路上,围观群众一阵哄笑。如果是全民手机的现在,我肯定被全方位多角度拍成抖音了。
出外景前我被训导过:电池全部充足电!录像带带足!随时注意摄像的动向,跟着跑!设备是公家财产,非常昂贵,万一摔倒要抱住设备,要保护设备!
所以我扑街的瞬间,还是想起了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我本能地抱住录像背包,让自己先着地,垫住录像机。但这个时候电池也飞了出来,那一根根像厚重金条的电池落地,啪啪作响,哦册那我想这下完了,电池要爆炸了。
没炸,不然我现在没法讲这些陈年旧事给你听。
摄像老师挺淡定,看我自己爬了起来,他就继续拍摄了,轻声说了句:跟紧点。后来他移动前都会看我一眼,我就乖乖紧跟,没再扑街。
出外景拍专题片纪录片的,都是大机器。那时候科技快速进步,松下出了VHS家用录像带的摄像机,用的是大二分之一带,就是普通录像带,摄录一体肩扛式,型号好像是叫M1000,机器轻巧流畅,非常漂亮。公司柜子里锁着一台,不让随便碰,专业的摄像老师对这个机器有点瞧不上,说就是傻瓜机,自动对焦,连白平衡都不用对,那还要摄像师干嘛。我在旁边大着胆子问:各么可以给我用用伐?摄像老师说,好的你找盘废带练练手,就在楼下公园拍哦,别弄坏了。
摄像老师教了我一些操作按钮,再教了些推拉摇移,我就下去试拍了。老师边教边说:这个太便当了,老机器都要自己调的,这个全自动,你随便拍,反正拍不坏。后来我做旅游杂志,接触一些专业的大牌摄影师,他们说到数码相机也是类似的调调。
办公室在莘庄的绿梅公园里,我就去公园蹓跶着拍了一圈。拿回机房在监视器上一放,大家呵呵笑,说可以可以了,小陆出师了,会拍录像了。
说是这么说,拍是不让我拍的,大机器还是没让我碰,继续跟着背包。萝卜干饭吃三年,我懂的。
有一天,公司来了个什么协作单位的老板,说周末要去个地方,想叫公司去拍录像。影视公司的老师们,听说要跟着老板去拍录像,而且要在外地住一晚,纷纷都说没空。气氛尴尬,有同事大姐突然说:小陆不是会拍那个小机器了吗,小陆你去!
老板说什么小机器?我们去的几个都是单位领导,小机器怎么行,必须要大的。
大姐说:这是最新的机器,最先进的,越小越值钱,是现在我们最贵的一台机器!我们都没舍得出过外景。
老板看看我,再看看大姐:这个小伙子行吗?
大姐答:怎么不行,小伙子体力好,跟牢你们从早拍到晚没问题的!
老板将信将疑,问我:侬肯去伐?
我说好的。
老板又问:侬要好好拍哦,去的都是领导。
我说好的。
就这样,我抱着全新的M1000、摄像机充电器、四块电池、电池充电盒、四盘录像带,以及我自己,第二天跟着他们去了周庄。沿途的湖泊、桥梁、古镇,我都非常认真地拍了下来。那是1991年,石油大亨哈默已经把陈逸飞的双桥油画送给邓公 ,但周庄还不是一个景点。回头想想,还挺佩服那位带着领导去游玩的老板,不光去了个后来大火的景区,还非常领先地带着个摄像。
嗯,我就是那个摄像。
每次闷头拍老门框和小花纹的时候,老板都会提点我一下:小陆,拍拍我们!
游玩愉快,吃得开心,我第一次扛机器拍得也尽力,一路上老板对我非常赞赏,一直说:小陆卖力,一直在拍,眼睛睁开就在拍,什么都要拍,老太婆河浜里洗衣服要拍,破房子一块砖头要拍,吃饭的时候还要拍菜!
是的,那个年代没有人会拍菜。吃饭就是吃饭,
回来后这位客户到公司机房看样片,边看样片边一起回顾旅程,边看边笑,大大表扬了我,几次拍我肩膀和大腿说:这个你也拍到了哈哈哈!册那你把这个也拍进去了哈哈哈!
深表满意,付钱,然后又额外付钱拷贝了几盘录像带,分给一起去旅游的几户人家。还要拉着我去吃饭,我才知道莘庄有个大酒楼是他的,埋头吃了好多。还给我烟,看我抽外烟就给了我一条万宝路,短红外,90年代初标配。
吃完出门,老板说:以后再找你拍录像!
后来我再也没见过这位老板,但之后婚礼录像盛行,不断有人来公司找人拍婚礼录像。摄像老师哪肯去做这种事,所以,我就成了拍婚礼录像的小陆。
回头再具体说说当年拍过的婚礼录像哦。如果是1991-1992年间办婚礼,请人拍过婚礼录像,主要是莘庄、梅陇、七宝、虹桥一带的,非常有可能是我拍的,期待有当年的新人出现。绝大部分婚礼录像我自己其实都没看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