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英号牵轼、苏柯、祁连山人。别署莲湖草堂、千石楼。自幼喜好书画艺术,师从周韶华先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名誉会长、国际当代艺术家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书画院高级研究员、国家民族画院顾问、中国西部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名家画院副院长、中国孔子画院名誉院长、北京百仁书画院特聘专家、李可染画院研究员、甘肃国画院名誉院长、甘肃天山书院名誉院长、内蒙兴安技术学院客座教授、黑龙江黑河学院客座教授、张大千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国新水墨研究会顾问、文化部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印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导师、《中华英才》杂志社艺术顾问、中国中外企业家联盟名誉主席、京津冀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原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民族百花奖”第四至十届评委,“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第二、三届评委。曾赴俄罗斯、印度、埃及、韩国、日本、新马泰、乌克兰、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访问和艺术交流。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这是清代著名书画艺术家郑板桥的名句。反映了一代书画大师永不满足、不懈攀登艺术巅峰的精神。诚然,想在艺术上有所成就,心诚意笃、甘于寂寞、推陈出新不可或缺,如此方能于千锤百炼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生命力的作品。郭正英先生的艺术作品,便是在不断创新中凝聚出灵气与美感的。
跌宕有致.趣味盎然
一一郭正英山水画简评
郭正英先生其人其貌堂堂,其品煌煌,慈眉朗目,青颊赤唇,英气岸然。和善洋溢却不掩坚毅,空灵清澈又稳重持成。与其面对,心胸舒畅,真诚坦然。他眼神里似包裹着一缕既熟悉又陌生的光芒,深邃犀利又蔼然可亲,令人讶异。出门聚友,他必是令人盼顾,簇拥左右;茶余饭后,引吭高歌, 声情并茂, 余音绕梁。兄弟情结则情牵冷暖,语意殷勤。 正其实,此时的正英先生早已是多项国家级美术大展的评委要员,而他与我的交往中,一直是那么谦逊、低调、亲和。但他眼神里那缕若隐若现、熟悉又陌生的光芒,却时刻直抵我心且温暖如初。
时下,郭正英先生的艺术成就已汇溪成海、积土成山,声名远播。他的山水画艺术,巳是一个介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的清明世界,是遥远的古老传说和西部戈壁沙漠的牧歌相融合的笔墨天地,是他内心对自然、对生活的种种怀想与感悟。早期,他曾潜心专注于西部山水与胡杨的创作,展示了他对于故乡祁连山脉神山圣湖和胡杨精神的深深挚爱。无论是春是夏或秋或冬,亦或是朝朝暮暮,朗月红日,大漠胡杨都能在他的心灵和作品中占有重要的一页。他长于删繁就简,统摄提炼,随性挥洒,精微收拾。在当今大写意山水画中自成一格。
平时,他气定神闲,儒雅随和。而当他手握如椽画笔,挥毫向纸之时,便会凝神静气,吐纳天地,激情四射,神彩飞扬。如棋手布弈,下笔不以物象造型为先导,而以精神为引领,思接千载,意连八荒,聚天地于形内,措万物于笔端。寻觅不得不鸣之语,酝酿不得不发之情。积于胸,如水积坝,水高坝溃,便抓笔,饮墨,泼彩,走纸,逐物。故其画之情状跃然纸上。正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真的是做到了凡画家动笔之前,进入一种虚静空灵的状态,唤醒此刻心中意象,主体意象远丰富于客观物象,笔下景物自然获得了 千姿百态,气象万千之情状矣!
在画面构成上,郭正英先生不拘陈法,常破常新,不一而足,无常态,亦无常形,化肇无极。情之所至,笔之所趋,大开大合,大破大立。爱求奇绝冲突之险峻,复化“峰回路转”之平和,更得“柳喑花明”之惊喜。经营画面达到通达透彻的境地,构图复杂多变,浑然天成,辅之以色彩造境,节奏交错,揖让呼应,可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他的画面构成张显独特性与严谨性。在他的画中,我们看到的是大气,是笔随意动,是气息通透而连绵不绝。他有意不去雕琢于一片具体的东西,也没有拘泥于什么细小的物象,然而好多意想自在其中。大气而统一,充满生命气息 ,融古贯今。
中国人说气,是既抽象又形象的。所谓的气,可以理解为生命之气。说一个人气象不凡,就是指他的生命之气旺盛。道家说,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懂得气,它既是万物的本原,又是万物的本身,同样也是艺术生命的感悟。所以,可以说,中国画随着气的美感而动,无与伦比。虚与实必须通过气的往来。中国画不能画得太腻,又不能画得太空。这时的郭正英,深悟此道,他将他早年对自然的观察、对祁连山故乡的思念和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对西部奇异多姿生态的记忆都融汇贯通,一任天马行空,笔走龙蛇,让所有的绚烂归于他现在的平实。而此时,在他的笔下.径直灌注了一种纯真的生气 , 这是,一种天地间的真气,从而在不知不觉间达到了“物心灵化”的性情之境。
据传,在喜爱郭正英先生作品的爱好者中,曾有人窃窃揣摩,认为郭正英先生的画作能达到如此炉火纯青而又出乎意料的境界,定是得益于正英先生手中那枝如刺猬展箭丶如张飞扎须般的鼠须紫毫,以致郭正英先生的那支“马良之笔”竟不翼而飞,无处寻迹也去。
近些年来,郭正英先生的创作题材不断拓展,表现技法更臻成熟。在1998年至2010年期间创作的《梦回祁连》、《守望胡杨》、《寄情草原》、《醉梦大漠》和《纵情戈壁》等系列作品中,他有时用墨浓重,墨气淋漓,墨现五色;有时则细笔勾勒,甚少皴擦,维妙维肖;或线面结合,皴点并用,方圆相融,秀拙相生。笔墨爽利峻迈,淋漓清润;尤长于以胡杨入画,以树造形,以树塑意,树枝如银钩铁画,苍劲恣肆,老.辣而无火气;枝叶斑驳而不散乱,劈头盖面,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在描绘草原景色、大漠风光中的构图上或全景式描绘,场面宏阔,或局部特写,景物突出,讲求变化。画风纵横捭阖,不拘成法,直抒胸臆,极富个性。笔法、墨法灵活多样,流畅恣肆,收放自如,既讲法度,又尽变化,呈现一种郁勃的气韵和诗境。不经意间渐入佳境,基因突变式地进入了既有传统文人气息又有时代精神相融合的中国山水画创作中。 这种水墨与青绿、写实与表意、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中西兼融的丰富样式,在画家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勾划出了中国山水画形态标志性的分野,并且这种分野表明了中国山水画在文化意义上的重大转型。尽管这种水墨艺术实践的探索和理论思潮的初创过程是漫长的,但其历史贡献的伟大之处也正在于此。在水墨山水画形态的内在机制中,充满了哲学的沉思。艺术精神的进一步开拓、物质媒材的自由发挥以及思维与技法的突破,这些因素都积极地促使山水画的水墨形态成为绘画的主流,将画家艺术生命价值融入艺术创作中,亦作为绘画的主体意义之所在。
(本文节选《跌宕有致 趣味盎然——郭正英山水画简评》 作者李知宝)
编后语
著名艺术家郭正英先生历练翰墨丹青数十载,有不忘初心弘扬文化的担当。所以他的每一幅作品,无一例外都是雅俗共赏的神品。可以装饰万家屏障,这是审美的影响力。可以纳入箱底价值连城,这是收藏的号召力。可以春秋相传,让后之览者亦感叹于金书锦画,这是文化弘扬与传承功勋! 郭正英先生以非凡的书画才华,可以令书画渊妙代不绝人,古今相续。站在这个角度来看,郭正英不仅仅是一位功勋卓著的艺术家,也是在文化复兴、大国崛起背景下勇力擎旗的文化先锋!
本文编辑/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