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泼天骇浪中的一叶扁舟,弄险如夷。——唐泪」
表演一事,向来众说纷纭。
比如王志文就说过,特别反感“演技”二字。
因为在他的自我体悟里,表演是一种“真情实感”的触动,而非浮于表层那种,技术化的“临摹”和表达。
这当然是一种层次极高的认知。
不过“演技”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问题,其表述当然有效且实用。
而本文想谈另外一个概念。
正奇。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孙子兵法》不愧为旷世奇书,寥寥数字,就阐明“正奇”之用、之变、之意,兼且气魄雄张、意蕴无穷。
而将“正奇”放在表演一途,又该如何去理解?
所谓“正合奇胜”,道理很显然。
正兵当敌,奇兵制胜,既要有堂皇对阵、硬桥硬马之师,又要有兵行险道之智计、胆略及能耐。
换句话说。
一个好演员,非但应有良好的表演功底,更应有非凡的创造力、共情力,乃及表演上的推陈出新,兼及爆发、层次和深度。
请入瓮。
正者,戏骨境。
具象出来,就是演谁像谁,以及演谁是谁。
导演尤其喜欢这类演员。
因为它们相当好用。
随便交谈个三言两语,何时入镜、何时退场、身姿如何、面目何样、该哭该笑,就清清楚楚、拿捏精准,兼分毫不差。
这也正是“影帝”的大略标准。
它所衡量的,是演员的基本功,也考究表演的熟练度和收放尺度。
大多数影迷熟悉且喜欢的演员,都能抵达这个境界。
从《英雄本色》的周润发、《阿飞正传》的张国荣、《新龙门客栈》的梁家辉,到《跛豪》的吕良伟、《唐伯虎点秋香》的周星驰、《重庆森林》的梁朝伟、《无间道2》的吴镇宇、《PTU》的任达华、《父子》的郭富城和《夺命金》的刘青云,皆可为证。
案例很多,仅略举几例。
有个词叫见仁见智。
因为以“像”和“是”去衡量表演,那实际上考究的重点,在于表演的“熟练度”,也就是技法层面。
那么具体到某个角色,评审的目测与考量,很可能就会有偏差。
这是影史“遗珠”的由来。
具体事例早就被反复提及,不再做展开。
当然,有些东西,也与“喜好”二字相关,有人喜欢平实、有人喜欢激越,有人中意内敛、有人钟情澎湃,不一而足。
大体来讲,收为正,放则为奇。
而若放到“奇”这个层面去研判,事情就不一样了。
不但稀缺,且更近乎“道”。
究竟何者为“奇”?
它是如墨夜空中的闪电,来去如龙,它是九天之上的惊雷,慑人心魄,它是泼天骇浪中的一叶扁舟,弄险如夷。
分兵设伏、半渡而击、火烧乌巢、暗渡陈仓。
古人早谙其妙。
恰如前文一句,“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可谓至强。
在表演之途。
它要求演员深度入戏,化简约文字为无形大象,逼迫自己入常人不可见之境,出奇,制胜。
大喜若狂、大悲若无、大怖无声。
一个眼神,可以寒彻入骨,一场痛哭,让人百感交集。
心思百转与一往无前,沉落、沉淀、深思、表达,细腻、层次、爆发、尺度,如红日喷薄、若长瀑垂落、似潮汐起伏。
渊深莫测、雷霆万钧。
也就像走钢丝。
每一步,都只有一个正确的点,无论过之还是不及,皆万劫不复。
这就是“奇”之要义。
或以《霸王别姬》之张国荣、《无间道》之梁朝伟,《最爱》、《无双》和《临时劫案》之郭富城,还有《青蛇》、《清洁》之张曼玉,为杰出代表。
它来自超强天赋与千锤百炼。
他人很难企及。
表演一词,含义极富。
笔者所见、所感、所思,也仅沧海一粟。
从《孙子兵法》的角度,可见“正奇”之论,若换个角度,或又当有另外的思考结果出炉,故寥寥文字,仅作参考。
此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