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丛书
环喜马拉雅地区贸易通道的历史形成与变迁
本书是环喜马拉雅地区传统贸易通道形成演变的首次系统展示,基于大量历史资料与实地考察数据,系统阐述了环喜马拉雅地区中印、中尼、中不和中缅传统贸易通道的历史沿革、贸易概况、演变过程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与发展建议。本书可供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专业的科研人员和院校师生,以及负责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国土安全主管部门的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环喜马拉雅地区在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与沟通中外的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海拔高、交通不便,该地区贸易通道的建设需要攻克投资大、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危险性高等诸多难题。面对这种情况,结合通道现状,对历史时期环喜马拉雅地区传统贸易通道的变迁进行梳理和研究对构建中国南亚陆路贸易通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全书由环喜马拉雅地区传统贸易通道概述(第1章)、该区域各国家间传统贸易通道的形成与变迁(第2~7章),即中印(第2 ~4章)、中尼(第5章)、中不(第6章)、中缅(第7章),以及环喜马拉雅地区传统贸易通道的变迁(第8章)三部分构成。主要分述内容如下。
第1章为总论。从总体上论述了环喜马拉雅地区传统贸易通道的形成与变迁。本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环喜马拉雅地区的区域概况;第二部分论述了环喜马拉雅地区传统贸易通道的空间分布特征;第三部分分析了传统贸易通道萌芽、形成、发展、衰落和恢复的演变过程;第四部分探讨了货物交换、宗教传播、政局稳定、国家战略等因素对传统贸易通道演变的影响。
第2~第4章按中印边境地区的西段、中段和东段三部分,分别论述了历史时期各边境地段的商业交往和传统贸易通道的形成与变迁。各章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该地段的区域范围变化情况,其中西段涉及阿里地区和阿克赛钦,中段涉及日喀则的部分区县及印度锡金邦,东段涉及门隅、珞隅和察隅地区;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清代以前的传统贸易通道概况;第三部分阐述了清代至民国时期传统贸易通道的发展状况,特别对区域的贸易进行了研究;第四部分探讨了近现代形成或设立的贸易市场和贸易通道(分县域)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科考研究中,分区域重点考证了清代以来边境县对外贸易路线及通道的发展演变。在第2章中,重点论述了西段在汉晋时期作为中西交通枢纽的发展过程及其重要性,阐述了象雄时期食盐之路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罽宾道、雪山道的发展演变。
第5章论述了中尼边境地区传统贸易通道的形成与变迁。本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中尼边境日喀则和阿里地区所辖边境县的历史沿革;第二部分阐述了清代以前中尼边境地区的贸易与交往,包括吐蕃时期、吐蕃分裂割据时期以及元明三个历史时段中尼边境地区的贸易与交往;第三部分阐述了三次廓尔喀战役背景下清代中尼边境地区的贸易与战争,考证了清代蕃尼古道的作用和影响;第四部分阐述了民国时期与西藏和平解放后两个时期中尼边境地区传统贸易通道的发展状况;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分别探讨了中尼边境地区主要贸易口岸和传统贸易路线情况。
第6章论述了中不边境地区传统贸易通道的形成与变迁。本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中不边境地区亚东县、康马县、浪卡子县、洛扎县和错那市以及不丹的历史沿革;第二部分阐述了清代以前中不边境地区传统贸易通道的发展状况;第三部分阐述了清代、民国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个时期中不边境地区传统贸易的发展与变迁,考证了该地区传统贸易通道的线路与途经站点;第四部分讨论了中不边境地区传统贸易通道的现状,总结了中不边境地区的五个主要边贸市场和四条主要贸易通道。
第7章论述了中缅边境地区传统贸易通道的形成与变迁。本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中缅边境地区沿线市县的历史沿革;第二部分阐述了宋代以前“蜀身毒道”的确立与发展;第三部分阐述了元明时期中缅边境地区传统贸易通道的发展;第四部分阐述了清代以来中缅边境地区传统贸易通道的发展和演化,结合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补充了清代中缅边境地区传统贸易通道沿线的途经地点;第五部分讨论了中缅北段地区传统贸易通道和边贸市场的现状情况。
第8章为结语。总结和概述了历史时期环喜马拉雅地区的贸易重心、物品以及传统贸易通道的地位变化,发现了不同时期西藏与南亚大陆和中原地区的贸易物品、贸易重心不尽相同,在不同历史背景下,不同地区的传统贸易通道的地位有明显变化;总结和凝练了环喜马拉雅地区贸易通道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促进环喜马拉雅地区传统贸易通道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左右滑动查看全书目录
作者简介
阎建忠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级教授,重庆市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青藏高原综合自然地理。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项目课题2项,973计划子课题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第二次青藏科考专项子专题1项。发表SCI论文50篇,CSCD论文84篇,12份咨询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用,为边疆安全和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蓝勇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二级教授,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历史地理研究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青年人才,《历史地理研究》副主编、《中国人文田野》主编。主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西南地方史、中国交通史、中国饮食史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项目数十项,出版各类著作2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刊物发表论文260多篇,成果获教育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郭沬若中国历史学奖、四川省和重庆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张镱锂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土地利用环境效应”专题负责人、考察分队分队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秘书长,《地理科学》副主编。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土地变化科学与综合自然地理研究,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和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课题及重点基金项目等30余项。在丰富高原土地变化与综合自然地理研究的科学认知、促进青藏高原人类活动与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已发表论著310余篇/部(其中SCI/SSCI期刊论文135篇),参与撰写《白皮书》2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7次、首届中国科技期刊年度优秀论文奖,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科考人员名单
扫码购书
本文摘 自《环喜马拉雅地区贸易通道的历史形成与变迁》 ( 阎建忠等著,科学出版社,2024.9)“前言”,有删减修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本文编辑:谢婉蓉)
地球为你而转!
欢迎关注:赛杰奥(sci_geo)
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