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被日本占据50年的台湾终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蒋介石任命陈仪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司令。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不到5年后,台湾与大陆再次割裂开来。蒋介石率领数十万军民,撤离大陆,退守台湾。
对于台湾,早就有人建议毛主席先行攻取,而对于蒋介石来说,台湾也并非退守的首选,为何毛主席没有行动?蒋介石的首选退守之地又在哪里?为何最后改到台湾?
杨杰建议,先取台湾:
1949年4月,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攻占了南京城,对于江南各省这时候我军有两种打法。
一是顺时针,先取东南,经华南,包抄西南,按照顺指针方向解放南方。
二是逆时针,蒙古灭宋的方法,先取西南,经华南,最后到达东南。
渡过长江后,毛主席收到一封来信,这是号称与蒋百里齐名的民国军事学家,曾任蒋介石的参谋长、陆军大学教育长和驻苏联大使。
为什么说杨杰是个军事大家,蒋百里我们都知道,写了著名的《国防论》,提出以空间换时间,只要不投降总会有办法拖死日本。
杨杰也有几部著作《国防新论》、《军事与国防》、《大军统帅学》和《战争要诀》。在《国防新论》中写道,现代战争是“并用战”(整体战),国防要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因素。
6月,杨杰致信毛主席,他认为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即将崩溃,在这个风云变化的国际局势下,应该集中力量,先把台湾打下来,否则海峡几百公里宽,极易让蒋割据。建议先攻打东南,趁着国民党军队士气大跌人心惶惶,拿下台湾。
这也就是上文说的“顺时针”打法,不过略作修改,拿下东南,先打下台湾,别管西南的事。这无疑是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的。
取台,毛主席早有准备:
毛主席对此也是非常认同,早在3月,未渡江之前,重要就制定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战略方针,3月15日,新华社发表社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对于江南的战略打法,毛主席也是按照顺时针进行的,因为主席清楚的认识到,蒋军海空力量仍强于我军,只能从东南入手,将蒋军包饺子。
南京解放后,重要立即着手研究台湾问题,对于台湾,5月20日,上海解放后,主席电令三野稍作休息,“提早入闽”。为了解放台湾,军政大学还设立了台湾队,以备登台时需要。
历史上有两次收复台湾,即郑成功和清朝施琅收复台湾,这两次登台分别是从福建的金门岛和东山岛出发。
1949年若要攻台,无非两条路一是从福建北部、浙江南部出发直取台湾北部,二是老路子,从漳州厦门出发,经澎湖至台湾。我军缺乏远洋船只,缺乏空军掩护,最安全的只能是从漳州厦门一带出发。
于是,解放军7月上旬入闽,10月16日,厦门解放,随即于10月24日发起了金门战役。
骄兵必败,这是铁的教训,渡江以来,国民党军队可谓是一触即溃,骄傲自满的心态充斥在所有人心里。认为只要大军一到,对方必然双手投降。
结果我们都知道,我军遭遇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全军覆没。
经此一战,我军深知,没有制海制空权很难跨过海峡。
于是向苏联求援,5月刘少奇就到了苏联请求帮我们训练一批飞行员,卖给我们一批战斗机轰炸机,“作为明年下半年我军进攻台湾之用”。
毛主席访苏委婉地提出,苏联能否“派志愿飞行人员或秘密军事特遣舰队”帮助我们取台。对此斯大林是拒绝的。
跨海作战有困难,但跨海战役还是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为此,1950年5月1日,海南解放,5月16日舟山解放。对于舟山战役,毛主席说:“这个胜利……进一步造成了解放台湾的条件。”
跨海登台作战可以说一触即发。
但是后来,朝鲜战争爆发,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跨海作战成了泡影。
蒋介石在台湾终于赢得一线生机。
一线生机,是哪个高人给他指出的?
这要回到1925年,当时蒋介石正在指挥东征作战,在惠州的一个道观里求得了一支签,道长解签的时候说了8个字“胜不离川,败不离湾”。
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东部地区大部分丢失,仅剩大西南地区,蒋介石凭借着四川天府之国与日本僵持着,最终赢得了胜利。
1949年初,三大战役结束,国民党军队100多万军队被歼灭,长江防线又土崩瓦解,蒋介石心里在盘算到底应该退往何方。
虽然早在1948年底的时候,蒋介石就对台湾做了安排,但那只是以防万一,实在走无退路的时候的下策。是的,在他的认识里,退守台湾是下下之策,上策应该是退守大西南。即便是渡江战役之后,蒋介石依然是凭借云贵川广西广东等省份坚守很长时间,因为西南地势太复杂,区域也太大了。抗战之时就能够凭借西南的山川之险抵挡住百万日军的进攻,难道这次就不能守得住了?
毕竟在中国人心里,只有在大陆坚守才敢称“正统”,对于蒋介石来说,一旦做出退守台湾的决定,则意味着跟大陆再见了。
正在蒋介石辗转难眠之时,张其昀的一席话,让他“茅塞顿开”。
张其昀,何许人也?他是著名的地理学家、历史学家。
既然是地理历史学家,可能是参考了历史上的郑成功,他起兵抗清,1659年从东南沿海出发差点打下来了南京城,而清朝收复台湾则直到20年后才实现。
他对蒋介石说:“上上良策是退守台湾。”
蒋介石心头一震,让他仔细说。
张其昀说,长江天险阻挡不了共产党军队的进攻,退守西南太不切实际了。
他指出,一旦长江失守,那么秦岭三峡又怎么能抵挡的住共产党军队的进攻呢?
西南地区与内地联系太紧密了,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政权能够单独割据四川地区的,历来中原一统后,四川以一隅之地敌全国,无异于以卵击石,这跟全国抗战有明显的区别。
而对于台湾岛,台湾海峡有几百里宽,可暂时抵挡的住对方的进攻,让蒋介石有时间整军经武,以图再战。
而且台湾岛还有其他无可比拟的好处:台湾地处热带,水热条件充足,西部平原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工业基础好,有日据时期遗留的工业,可以发展经济;台湾海峡最窄也有130公里,对于没有制空权制海权的大陆来说可谓是天险;台湾先是日据,后被国府收回,与大陆交流少,受共产党影响小;最后1945年收回台湾,人们对国府有认同感。
正如张其昀所料,长江和三峡都不能阻挡我军的脚步,随着解放军的快速推进,美国又发表声明放弃台湾,蒋介石连台湾也不敢保证能守得住。于是再次筹划退路,甚至想退到菲律宾或者日本。
金门一战,国民党军队大胜,蒋介石终于安心了,台湾暂时守得住了。
然后蒋介石对于大陆并没有彻底死心,南京失守后,为了表明不会放弃大陆,迁都广州。但是随着成都、重庆的失守,昆明的和平解放,1949年12月,蒋介石最终迁往台北。
随蒋介石到台湾的还有几百万两的黄金和其他财富,这都是几亿百姓的心血。
凭着这些财富,坚持到了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的介入。
作为蒋介石的“高人”,张其昀到台湾后被委以重任,权倾一时。1985年,张其昀在台湾去世。
而致信毛主席的杨杰下场很惨,由于亲共,以及其超前的战略眼光,让蒋介石很嫉恨。尤其是49年7月,他还派秘书策反四川的刘文辉部,结果被毛人凤知晓,于是蒋介石命令毛人凤派人将其逮捕,结果杨杰到了昆明,受到卢汉的保护。逮捕改成暗杀,最终在9月被害。
但是任何人和任何事都不能阻碍祖国的统一大业,因为这是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