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大家共同分享隋朝时期官员辛公义的二个故事,看看他是怎样集中为百姓治病,并因此革除了陋俗;又是通过勤奋审理案件,使乡民们养成互相谦让好习气的。
下面就请读者仔细聆听。
一.勤奋刻苦成奇才,为国事尽心尽力
辛公义出生于陇西狄道(甘肃临洮),家族里没有出什么大人物,父亲还很早就去世了,他是由母亲抚养大的。虽然家境贫寒,但辛母是个明白人,知道读书可以改变一切,因此,她日夜督促辛公义认真读书,辛公义也很懂事,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终于积累了渊博的学识,并且出了点小名。
北周天和年间,朝廷挑选良家子弟做太学生,辛公义在其中以勤奋刻苦著称。北周武帝宇文邕曾召他入露门学(北周学校名),还命他讲授道德义理,辛公义每月在皇帝面前与有学问的大儒讨论,经常被人叹为奇才,当时同辈的人都很仰慕他。
小有名气的辛公义开始被朝廷授于官职,起初他担任文职,北周建德初年,辛公义被授为宣纳中士;在跟随北周武帝平定北齐后,又任掌治上士。之后又从文士变成了武将。
辛公义虽然没有后台,但他干一行爱一行,凭着保护边境、爱护百姓的初心,四方征战,终于凭借自己的军功,成为扫寇将军。隋开皇(隋文帝杨坚的年号)元年,辛公义官授主客侍郎,兼任内史舍人的差使,赐爵位为安阳县男,领食邑两百户。后又转任驾部侍郎,被派往江陵安抚边境地区。
针对边境牧马人多,间谍时时混在其中的现象,辛公义严格管理,时时抽查,防止出现大问题。他还将俘获得来的十万匹马收编,成为正式军马,为边境的战马扩充做出了巨大贡献。杨坚非常高兴地说道:“只有辛公义才能这样为国事尽心尽力。”
二.为百姓治病,革除了陋俗
在隋朝大举进攻陈朝时,辛公义也参加了作战,并且为隋朝立下不少功劳,战后论功行赏时,他被派往岷州担任刺史。在岷州任上,辛公义不仅集中为百姓治病,而且因此革除了当地的陋俗。
由于岷州地处西北,其民风彪悍,所以仁义之道相对来讲就少了点。不要说邻里之间缺少互帮互助,就是父子兄弟姐妹之间,也并没有多少恩义可言。往往一人生病,全家都不顾,不但不顾,反而还躲得远远的。什么寻医问药,悉心照料,这样的事情是很少出现的。因此,人一旦生病了,就只有等死的份。
辛公义上任岷州后,决心改变当地的这一陋俗。他分派官员,到各地巡查,发现有病人,都用床把他们运往府衙,且派人照看,亲自检查。在流行病高发期,当地有几百人得病,府厅内外都放满了,辛大人也不嫌脏,不嫌累,当处理完政务后,就在旁边设一床铺休息,一点大人的架子都没有。
辛公义的这种亲民风范让百姓们很感动。他不但出力,而且也出钱,把自已的俸禄全都拿来寻医买药,等到百姓病好了,他就对其家属说:过去的病患一生病就会死不是因为病会传染,而是因为缺少足够的关爱和呵护,如果照料得当,病人是不会死的。
病人们的亲戚听到辛公义的教诲都很惭愧,纷纷称谢而去。后来有人患病,病人就争相跑到辛公义处,如果他家没有亲属,辛公义便将病人留下疗养。从此人们开始互相关爱,以前的陋俗就这样被革除了。辛公义因此被百姓尊称为“慈母”。在这位“慈母”的感召下,岷州这块大隋的边境之地被治理得有声有色,人人讲仁义,个个尽忠孝。
三.因刺史勤奋断案,使乡民相互谦让
辛公义后来调任牟州刺史,刚刚到任,他便先到狱中,在露天坐下办公,亲自查验审问,才十多天功夫,便把积压已久的旧案全部处理完毕。然后,又走上大堂受理新的诉讼案件。
辛公义办理的一般案件都是立即处理,要是一时处理不了,被告必须关押的,他便睡在大堂上,不到了结不回家。当部下劝道:“办公事自有日程,慢慢来么,大人何必自找苦吃。”
辛公义回答道:“我这个刺史缺少恩德,不能使百姓不打官司,但是哪能让吃官司的关在牢里,我却在家安心睡大觉呢!”罪人听到这些话,全都心服口服。
当地的乡民们在知道辛公义的言行后,也大受感动。打这以后,遇上要打官司的,当地父老便去劝阻:“这等小事,怎能忍心劳累太守呢!”一些本来要打官司的人往往互相谦让,停止了诉讼。
四.不畏权贵,百姓爱戴
辛公义对百姓呵护有加,勤奋与秉公断案,他在获得民心的同时,也对贪官污吏们起到了震慑任用。在补任辛公义为扬州道黜陟大使时,豫章王杨暕(隋炀帝杨广嫡次子)担心自己部下的官吏有犯法之处被辛公义查出,还未等辛公义入境,就预先派人和辛公义打招呼。可辛公义答道:“我奉皇上诏令前来,不敢徇私舞弊。”等到了扬州他没有丝毫放纵宽容之处。杨暕从此记恨此事。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扬州长史王弘升为黄门侍郎,因忌恨便说了辛公义的坏话,竟使辛公义免官。朝廷中大小官吏闻讯后,都守在宫殿外大呼冤枉,络绎不绝。数年后隋炀帝醒悟过来,又授辛公义为内史侍郎。不久又起用他为司隶大夫、检校右御卫武贲郎将。最终,辛公义在跟随隋炀帝出征至柳城郡时逝世,享年62岁。
总之,隋朝时期官员辛公义,因集中为百姓治病,并且革除了陋俗;以及勤奋审理案件,使乡民们养成互相谦让好习气,最终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清官与好官。
辛公义的经历启发我们:只要刻苦学习、认真工作,一心为国为民办好事,不管出身如何,您一定能成为国家重用、人民爱戴的合格干部与公民。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