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于稻田中的嘉源海美术馆,为沈少民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验艺术现场。
试想你看完一场展览,离开前品尝了一口艺术家准备好的米饭。只因“大脑的记忆或许会消失,但胃的记忆会被永远保留”。
11月3日,沈少民个展《米:吃进胃里的诗歌》在嘉源海美术馆开幕,展览由著名艺术史学者巫鸿策展。
1965年,沈少民出生于阿城,一个紧邻哈尔滨的小城。在他儿时的记忆中,父母终日为能让家中五个孩子吃饱饭而奔波,父亲更因偷偷开垦荒地种植的粮食被盗而默默落泪。
父亲离世时,自幼喜欢画画的沈少民决定用自己的方式送别父亲,将大片水稻田绘于父亲的棺木之上。这件送给父亲最后的礼物,成了沈少民人生中的第一件作品。
这一次,沈少民在深入研究嘉源海美术馆的稻田后,全新创作了一组关于水稻的作品,涵盖绘画、装置、行为、影像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中国人与土地及食物之间的深厚关系,引领观众重新审视并感受“米”这一日常元素所蕴含的温暖力量。
巫鸿说:“立于稻田中的嘉源海美术馆,为沈少民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验艺术现场,促发他踏上对‘米’的回顾之旅。”
金秋时节,美术馆的稻田里多了两个由稻草编织而成的草笼,草笼中分别放置了一只羊,它们被自己的食物——稻草所束缚。部分稻草被做成了宣纸,还有部分稻草被烧成灰制成稻墨,粗的则被压制成墨砖。稻墨之上,艺术家以镌刻的方式留下了自己的诗歌。
谈及创作过程,沈少民表示:“创作时,我对水稻、对大米、对食物的敬畏感油然而生。”这份敬畏之情,也凝聚于美术馆中央的雕塑柱之中。这个高3米、直径40厘米的雕塑柱,以三层图腾形式层层包裹。
在美术馆阅览室的巨型书架上,还有艺术家携手上海市生物基因中心为公众带来的全球上千种稻种与大米样品,启发人们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更多的惊喜,有待参观者自行挖掘。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