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散文:《川渝儿女一家亲》

作者:胡珍超

在浩瀚的华夏大地上,巴蜀之地,山川壮丽,人文荟萃,自古便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之地。四川与重庆,一衣带水,地域相连,文化相融,共同孕育了勤劳智慧、热情豪放的川渝儿女。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如同长江之水,源远流长,讲述着一段段动人的历史故事,见证着两地人民不可分割的亲情纽带。

历史文化的交融

追溯历史,巴蜀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古巴国与蜀国便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古代文明。三星堆遗址的神秘青铜器,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金箔,无不彰显着古蜀文明的辉煌与独特。而巴国,则以英勇善战、崇尚武力的形象闻名于世,其遗留下的巴人悬棺、白虎图腾,至今仍让人叹为观止。

随着历史的演进,秦汉统一,巴蜀归一,两地文化在交流中更加融合。唐代杜甫在成都草堂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绝唱,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则在重庆留下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情怀,展现了文人墨客面对人生风雨的超然态度。这些文化巨匠的足迹,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也让川渝两地的文化血脉更加紧密相连。

故事里的深情厚谊

在民间,川渝儿女的情谊更是体现在无数个平凡而又温馨的故事中。相传,在古时候,四川盆地遭遇大旱,粮食歉收,百姓生活困苦。得知消息后,重庆的乡亲们自发组织起来,用竹筏、木船装载着粮食和清水,沿着长江逆流而上,送往灾区。这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成为了两地人民心中永恒的记忆,也见证了川渝人民在灾难面前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精神。

又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川作为大后方,为抗战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而重庆,作为战时首都,更是成为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无数川渝青年,怀揣着保家卫国的壮志,奔赴前线,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川渝儿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他们的英勇事迹,至今仍激励着后人。

今日的川渝情

时至今日,川渝两地在经济、文化、交通等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更是将两地的发展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从高铁的便捷通行,到产业的协同发展,再到文化旅游的深度合作,川渝儿女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无论是品尝着麻辣鲜香的火锅,还是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古镇街头,都能感受到那份流淌在血脉中的亲情与归属感。川渝儿女,无论身在何方,心中那份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对彼此的关怀与支持,始终如一,如同长江之水,滔滔不绝,永不停息。

川渝儿女一家亲,这份深情厚谊,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寄托着未来的希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川渝儿女将继续携手前行,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