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ovanni Lorenzo Bernini
1598—1680
罗马这样一个伟大的城市尽然可以与一个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在文艺复兴过后,赋予罗马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崭新的戏剧性和强烈的激情,从此罗马的荣光和他联系在一起。就像BBC的记录片《艺术的力量》中所说,他拥有一切成功的要素,诙谐而有涵养、讲诚信、人缘好、魅力足又能严格自律,不像卡拉瓦乔那样脾气暴躁还酗酒。他从8岁(被带到教皇跟前创作了一幅圣保罗的肖像素描,教皇就认定他将是第二个米开朗基罗)到80岁的高龄,其创作才华从未中断,他是巴洛克艺术最杰出的代言人——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
罗马教皇乌尔班八世曾对贝尼尼说:“你为罗马而生,罗马亦为你而生。”
假想如果你走在17世纪的街头,道路是他规划的;你坐在喷泉旁边晒着太阳,喷泉和广场是他设计的;你去教堂做礼拜,教堂是他改造的;就连路边的雕塑和绿化都是他的作品。如果你更有幸去看一场戏剧,你会发现布景是他画的,剧本是他写的,音乐是他创作的,机械是他发明的,就连戏院都是他建造的。
他仿佛被上帝亲吻过一样,任何技能都达到了顶点。
《被送上烤架的圣劳伦斯》 1614年
《被送上烤架的圣劳伦斯》背面 1614年
贝尼尼创作这个作品时年仅16岁,他捕捉了圣劳伦斯对痛苦处之泰然的时刻。 劳伦斯对行刑的人说,“伙计,能不能请你帮我翻个身,这一面已经烤好了。”当然,后来 劳伦斯成为了西方的“灶神”。
酒神:一个被孩子们取笑的牧神
A Faun Teased by Children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当贝尼尼在他父亲皮埃特罗的罗马工作室里雕刻这幅作品时,他才18岁左右,他似乎在炫耀他所能做的一切。可爱的孩子在逗弄酒神的同时把自己的嘴里塞满了水果,风趣而幽默。事实上这些雕像看起来充满了不稳定感,但通过出色的工程设计,雕塑支撑了自身的重量。
“这是以一种非常高尚的方式完成的,但这里有很多幽默。”
——卢克·西森,馆长
红衣主教斯皮奥涅·波尔盖兹(Scipione Borghese)胸像
这位红衣主教胖得像一个厨师,贝尼尼非常狡猾的用勉强露出来的半颗纽扣表现了主教穿上绸缎衣服勉强的模样。
《大卫》 1619年(也有人认为是在1623年)
这是贝尼尼初出茅庐的作品,如果拿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与这件作品相对比,那么可以形容为:宁静的对紧张情绪的,永恒的对瞬间的,稳定的对动感的,平行和垂直线对对角线的,高贵寂静对激情动感的,克制而遥远的对参与的和近距离的,理想化的对现实的,非干预性的完整轮廓对干预性的轮廓线,清晰精确的光线对强烈效果的光源。
《大卫》 局部的特写更突出了这种紧张感与动感 1619年
《普鲁托和帕尔塞福涅》或《抢夺帕尔塞福涅》
The Rape of Proserpina 1621-1622年
冥界之王哈迪斯是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是波塞冬(海神)和宙斯(主神)的大哥。帕尔塞福涅( Proserpina ,也翻译成普洛塞尔皮娜 )是是宙斯与大地女神的女儿(春之女神),被哈迪斯绑架到冥界与其结婚成为冥后。哈迪斯与大地女神约定,一年中一半的时间让帕尔塞福涅回到大地,此时大地女神非常开心,于是春暖花开,万物生长繁茂;另一半时间回到冥界,此时大地女神由于失去女儿特别悲哀,于是大地荒芜,万物凋零,世界便有了四季之分。
《抢夺帕尔塞福涅》 The Rape of Proserpina 局部 1621-1622年
这是贝尼尼坐稳神坛的作品,而当时他创作这个作品时年仅22岁。作品采用典型的对角线构图,表现了暴力与柔弱的对比。彼此的力量呈现相反的状态,极其富有戏剧性,体现了巴洛克艺术的特点。贝尼尼独特的雕刻手法也让他获得了骑士勋章。
《抢夺帕尔塞福涅》 The Rape of Proserpina 局部 1621-1622年
从细节上看,冥王由于用力而使手指几乎要掐入少女柔嫩大腿肌肤的深深凹陷,让人甚至能感觉到她的体温。少女由于绝望而落下的泪珠,飞扬的头发与发绳,在空中无助而挥舞的手都强烈地反映了掠夺的主题,突出了视觉刺激效果。
这是一场冲突和搏斗,但却完美的表现了人体之美和形式之美。
《阿波罗和达芙妮》 Apollo and Daphne 1622-1625年
《阿波罗和达芙妮》是为罗马的红衣主教皮奥涅·波尔盖兹的别墅创作的雕塑,一共有四组雕塑,这是其中的一组。该雕塑取材于罗马神话故事,太阳神阿波罗因得罪了爱神丘比特,调皮的丘比特将那支能够点燃爱情火焰的箭射向了阿波罗,而将另一支驱散爱情的箭射向了河神的女儿达芙妮。当阿波罗就要追逐达芙妮时,达芙妮向父亲河神发出求救,变成了一棵月桂树。懊恼的阿波罗却依然爱着达芙妮,他用月桂树的枝叶做成了桂冠,这也是“桂冠”一词的由来。由于阿波罗掌管文艺,“桂冠“也成为了文艺领域的最高奖赏。
《阿波罗和达芙妮》 Apollo and Daphne 局部 1622-1625年
贝尼尼因此作品而获得了整个罗马的赞誉,他顿时成为人们谈论的中心。整个雕塑既有动感,又非常平衡,力学原理用得极其巧妙。他那征服大理石的高超技巧,使大理石有了生命,特别是对达芙妮的表现,她的身体有着一种湿润和柔嫩的感觉,她的眼里闪现出一种诱人的目光。
该雕塑表现了阿波罗的手触到达芙妮身体的一瞬间,两人都处在乘风奔跑的运动中,身体轻盈、优美。达芙妮的身体如此温润与真实,仿仿佛凌空欲飞,她开始变成月桂树,行走如飞的腿幻化为树干植入大地,飘动的头发和伸展的手指缝中长出了树叶。阿波罗则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人变成了月桂树,神情由惊讶转为悲伤。
《阿波罗和达芙妮》 Apollo and Daphne 局部 1622-1625年
顺便说一下,《阿波罗和达芙妮》、《大卫》、《抢夺帕尔塞福涅》等几件重要的作品都收藏在博格塞美术馆(Borghese Gallery),所以有人说,没去博格塞就等于没到罗马。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青铜华盖《祭坛》 1624-1666年
乌尔班八世任教宗时期,由于教宗的高度信任,贝尔尼尼开始大量创作,并受委托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内的圣彼得墓上造一象征性的结构,即1624—1633年间制成的著名巨型青铜镀金华盖。螺旋形柱子和金属的幕帘令人想起置在重要人物或场所上方的荣誉伞。贝尼尼对于收尾工程最有独创性的贡献是用4位天使支承上方的宝球与十字架构造。这一华盖也是教宗个人的象征︰在华盖顶端附近是教宗的三重冕,整个纪念物都嵌著巴尔贝里尼家族的纹章图形——蜜蜂、太阳和月桂卷须。华盖的形体与周围环境配合得十分相宜,人们几乎体会不到它有4层楼那么高。
梵蒂冈圣彼得广场(Piazza San Pietro)
梵蒂冈圣彼得广场雕塑
梵蒂冈圣彼得广场雕塑
接着乌尔班八世委托贝尼尼完成了圣彼得教堂的改造工程,广场与雕塑都是他的作品。广场树立了284根多利安柱子,并雕塑了140个圣人像(皆为贝尔尼尼和他的学生所雕刻,他们是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圣男圣女,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整个建设工程用了十一年的时间(1656~1667年)。但教堂的钟楼建造却使他陷入人生的低谷,不但建设中的钟楼被铲除,他的人气也一落千丈。
《圣特雷萨的沉迷》The Ecstasy of Saint Therese 1645-1652年
在沉默了十多年后,这件伟大而饱受争议的作品让年过半百的贝尼尼重拾往日的辉煌,甚至登上了荣誉的顶峰。
《圣特雷萨的沉迷》罗马维多利亚圣母堂的柯尔纳罗小礼拜堂,标志着巴洛克雕塑的最高水准,将巴洛克艺术与人文关怀结合到了一起。他表现了整个舞台。两个人的组合非常和谐,金属条衬托了人物的形态和戏剧感,又增强了大理石的轻盈的感觉。
柯尔纳罗小礼拜堂
在这组祭坛的上部,还加了一束束镀金的金属条,灯光从上面照来,金色的反光射在人物身上,增加了雕刻的戏剧效果,这是光效应的早期综合利用的先例。
主人公特雷萨是十六世纪西班牙的一位修女,从小患癫痫病,每次发作均有幻觉产生,可感受到各种神的奇迹。后来她过着隐居生活,并用书信将这些幻觉记载下来。十七世纪天主教会利用特雷萨来宣扬宗教的神秘主义,将特雷萨封为圣徒。贝尼尼表现的是特雷萨在一次幻觉中的景象,她看到小爱神模样的天使正用金箭向她的心口刺来。她写道:“我感到这个箭头刺透了我的心,当他把金箭抽出时,我感到仿佛是在抽我的心……,我正经受着一种无限的甜蜜,使我想把这种痛苦永恒地继续下去……。”
贝尼尼正是表现了这一情节和复杂的内心情感。德烈萨的头部无力地向后仰着,是一种昏迷失神的状态,脸色苍白,眼睛微闭,张开的嘴象在呻吟,手脚均无力地下垂,整个身体坐在好像飘动的云端之上。这是由痛苦和幸福两种对立感情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形象。 特雷萨记述的是她对神的爱情,但表露的是人间爱情的悲酸情调。大理石被雕出了丰富多变的衣纹和云朵,完全 失去了石料的重量感。
大师的小故事:
38岁的贝尼尼遇见了康斯坦 莎, 她是 自己工作室一位下属的妻子,两人相见恨晚,贝尼尼不管任何阻碍都要跟 康斯坦莎在一起。 热恋时的贝尼尼为她创作了这一幅半身像:酥胸半露,头发蓬松,嘴巴微张,形象十分迷人。
后来 康斯坦莎又征服了贝尼尼的弟弟,这一下惹怒了贝尼尼,他一气之下打折了贝弟两根肋骨,这还不解气,又派人到 康斯坦莎的家里,让这位美丽的情人脸蛋挂了花。怒火仍然不能消退,后来还下雕刻了下面这尊丑陋的梅杜萨头像来羞辱她。
美杜莎的头部(Head of Medusa)
四河喷泉(Fontana dei fiumi)建于1651年
“四条河流”代表:非洲的尼罗河、欧洲的多瑙河、亚洲的恒河和美洲的拉普拉塔河。四河喷泉位于罗马的十几个主要广场之一,纳沃纳广场(Piazza Navona)。公元一世纪,这里曾经是古罗马的图弥山竞技场。后来成为一个市场。贝尔尼尼的设计和全面改造,使这里成为罗马的主要广场之一。
罗马特里同喷泉(Fontana del Tritone)
特里同喷泉建于1642–1643年,其中心是一个肌肉发达的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未成年海神特里同,人鱼形状,有四个海豚尾翼。他头部后仰,双臂举起海螺饮水;从此喷射出水流。下面有四只海豚支撑,在其鳞片的尾巴上,有教皇头饰与十字交叉的钥匙和巴贝里尼蜜蜂纹章。
喷泉最初是由博尔塔(Giacomo della Porta)于1575年设计,1653年,贝尼尼又添了上面的 海神特里同,此人肌肉健壮、骑着海豚的雕像,因他看似像摩尔人(即非洲人),所以整个喷泉也叫 摩尔人喷泉。根据赫西俄德的《神谱》,特里同和他的父母住在大海深处的金殿内;而阿尔戈英雄记中他居住在利比亚的海边,当阿尔戈号驶上小叙尔特斯(Lesser Syrtes)的海岸后,船员们将船带到了特里同尼斯湖(Tritonis),当地的神祇特里同指引他们驶入了地中海。
《睡梦中的 赫尔玛弗洛狄托斯》
(Sleeping Hermaphroditus) 卢浮宫收藏
希腊神话中的Hermaphroditus是维纳斯和赫尔墨斯结合所生的儿子,长得非常英俊。后来,精灵萨尔玛西斯对其求爱未遂,向神请愿与赫尔玛弗洛狄托斯合为一体,变成上半身为女性,下半身为男性的双性人。其实这个是仿制品 ,是罗马帝国时期复制的公元前二世纪的希腊雕像 ,但床垫是1620年贝尼尼的作品。
《受到赞美的阿尔贝托娜》(Blessed Ludovica Albertoni)也称为《圣者阿尔贝托娜之死》
这件作品在罗马的San Francesco a Ripa圣方济各教堂。她是罗马的富家小姐,嫁给富豪后生了三个孩子,丈夫去世后,她全身心投入救济穷人的慈善事业,由于过度劳累,健康受损而去世。
这件作品运用不同的石料制作,阿尔贝托娜手捧胸口的动作和似乎迷醉的神情表现了解脱的快感,服饰凌乱更显动感。
《狮子》创作于1649—1650年
《狮子》创作于1649—1650年
农神庙(Temple of Saturn, 建于公元前501年)遗迹广场的雕塑
世界艺术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