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已至,气温骤冷,北方人的春秋很短暂,稍纵即逝。

掰着手指头算算,再过几天就该供暖了。用老人们的话说,到了这个季节,转眼就是年。

说起过年,记忆忽然跳转到小时候:打扫卫生,布置房间,准备年货,炖肉蒸馒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我们80后这一代来说,儿时过春节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吃到可口的点心。

在小的时候,每逢年节,大人总要提着两盒糕点去串亲戚,而我们小孩子在亲朋走后,就会迫不及待拆开盒子,分享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和我的家庭都是地地道道的天津人,大学毕业后也在北京工作生活了十几年,所以觉得最有年节味道的糕点,还要说是“传统八件”。

这套点心不仅非常讲究,还是我们童年快乐的记忆,而且老一辈人也都很喜爱。

八件的历史

天津和北京地区的老百姓都很喜欢八件,按照日常点心铺里卖的,又分为“大八件”和“小八件”。

像天津的桂顺斋、祥德斋、宝林祥、北京的稻香村等知名老字号糕点店,都有八件售卖,这可是看家的绝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外人觉得京津地区的八件都差不多,但实际上还是分为“津八件”和“京八件”,且其中又分“大小”,接下来我就简单说一说(毕竟这里边的门道太深)。

八件,又称“白皮儿”,是京津地区很受欢迎的传统糕点,尤其是老一辈人对此吃食就更有讲究。

“八件”原本不是糕点的名称,早先是指将刻印有福、禄、寿、喜、安康、如意等吉祥词语的糕点和“银锭鱼”(糕点名)盛于八只盘中并摆出图案,得为此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八件这个讲究的范儿,您就能猜到,它本出自宫廷,原是清朝皇室王族婚丧典礼及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礼品和摆设,后来配方由御膳房传到民间。

津八件的起源

按照起源说,这原本属于“京式”糕点,而后流传到天津,又经过不断的改良自成一派,于是就有了“津八件”,但其中还是可以寻找到浓重的皇城根儿痕迹。

我小时候在家乡吃的就是“津八件”,最出名的要数津门老字号“桂顺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资料记载,基于“京八件”宫廷糕点的改良,就出自桂顺斋。

当初,津门桂顺斋的老板把北京的糕点师傅请到天津卫,在制作工艺上,把京城糕点的品种、风味、技法与天津传统小吃的特点相结合,推出了多款清真糕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选料地道,制作精细,风味突出,这些改良“新品”在老天津卫一炮打响,这就是“津八件”的起源。

而桂顺斋,则稳坐津城糕点界大哥之位!

大八件和小八件

京津地区很多传统糕点、饮食都特别有历史底蕴,在有限的篇幅里实在难以说得很全面。

前面简单讲了一下这种糕点的起源,碍于篇幅,真没法儿说得太细,各位多担待,毕竟咱也不是维基百科。

接下来,就再跟朋友们说一说八件的细分,也就是平时说的“大八件”和“小八件”都包含什么。

其实,这种划分,也是一种粗分,要是深入研究八件的学问,它里边还有更细的分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说传统的大八件,它以八块不同品种的糕点配搭为一组,重量刚好是一斤,合称为大八件,一般作为送礼用最相宜。

大八件共25个花样,分为头行、破皮、酥皮三种。

这八种糕点细说其名分别为:翻毛饼、大卷酥、大油糕、蝴蝶卷子、幅儿酥、鸡油饼、状元饼、七星典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大八件对应,就是小八件了。

它是八种糕点各取一块凑在一起为半斤,十六块刚好一斤,故称为“小”。

传统小八件包括:果馅饼、小卷酥、小桃酥、小鸡油饼、小螺丝酥、咸典子、枣花、坑面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后面四种最受小孩子欢迎。特别是枣花,用枣泥扭成花瓣,既美观又美味,入口酸甜。

小八件多为居家食用,或关系甚为相熟的亲朋平日看望送礼。

寄语

您看,和琳琅满目的新式糕点相比,京津地区的传统八件是不是一点儿都不逊色?

它不仅种类和口味丰富,而且做工精致,秉承多年的传统技艺。

这样的糕点,哪怕不吃,就拿盘子在桌面摆上一排,都会感觉特别有“年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忽然想起了老式点心呢,大概就是因为过了不惑之年特别爱怀旧。

人生能有多少年,当我们放眼前方时,千万不要错过了身边的人和事,更不要忘记过去的点点滴滴。

这看似是讲点心,其实对于客居异乡的中年人来说,更是一种对故土的情感、对儿时美好的回忆。

无论何时,珍惜当下,怀念过去,才能走好未来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