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女性一旦过了25岁就开始着急结婚;
现在好了,女性35岁前结婚还要奖励1500元。
hi,我是写作的夜雨!
近日,吕梁民政局宣布“(双方为初婚)且女方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夫妇,给予1500元的奖励”由结婚双方在婚姻登记窗口领取。
在印象里,35岁已经是女性最后的生育年龄了。而现实里,女性已经到了35岁前结婚需就给予奖励的地步,结婚率的崩溃仿佛一夕之间就到来了。
那么,你会为了1500元,在35岁之前把自己嫁了吗?
有网友表示:“会的,反正也不打算结婚,随便找个人打个证,各领750元回家花,不香么?”
为此,吕梁民政局特别提醒:“别为了领1500元又离婚了。”
1、 结婚补贴真的能激励年轻人结婚吗?
据数据统计,中国女性的初婚年龄从2010年的24岁上市到2020年的27.95岁,10年间推迟了3.95岁。目前,这一推迟的趋势还有愈演愈烈的迹象。
为什么我们的女性开始不结婚了?通过结婚补贴,可以提升女性的结婚率吗?
答案显然是不能。对于结婚,中国女性向来比中国男性更为谨慎和考虑周全。
近年来,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性宁愿单身,也不再愿意结婚了呢?
实际上,女性往往比男性更为“恋爱脑”,对于爱情对于忠贞也看的比男性更重,稳定而美好的婚姻生活是大部分女性的追求。
但是,近年来,离婚率居高不下,各种出轨、杀妻事件频出,婚姻变得越来越曹爽而随意。
于是,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敢轻易相信爱情,面对婚姻也开始裹足不前。既然不幸的婚姻才是婚姻的大多数,那么在一开始就杜绝也许更为明智。
带着这种想法的年轻女性越来越多了,结婚率也就越来越低了。如果没法构建婚姻的安全感,那么哪怕补贴3000可能也是无济于事。
2、 不愿再做牛马的年轻人
随着中国经济开始进入缓慢停滞,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少了,年轻人们都自称为牛马,小的时候是学校的牛马,长大了又是社会的牛马。
很多年轻人开始烦透了日复一日的学习和工作,希望活出自我。也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通透起来,提前过起了老年人生活,不结婚不生娃,有一份足以养活自己的轻松工作即可。
每天早睡早起,健身撸铁,闲暇时候到处逛逛体验不同城市的风光,唯独不愿意步入传统的婚姻轮回,也自称不愿意再生出下一代“牛马”。
同时,因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获得了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网络上有一句是这么说的:“与其鸡娃不如鸡自己”,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关注自身的成长与进步,不再愿意围绕着孩子和灶台一辈子。
走出家门的中国女性,开阔了眼界,获取了自身价值之后,自然不再愿意回归到传统的婚姻家庭里,任劳任怨一辈子。
结论:当年轻人不再信仰婚姻和爱情,那么再多的结婚奖励也是于事无补的。婚姻制度的崩溃,有部分源于年轻人自身观念的转变,也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来源于我们的社会和环境。只有改善年轻夫妻的生存环境和生育条件,才能让更多的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