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的一天,毛主席的生活秘书孟锦云正在为他读报刊。虽然这已是多年来的一个习惯,但这一次,孟锦云却读得非常艰辛。因为就在今天早上,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了,将这个消息传达给主席的任务就落在了孟锦云的肩头上。

最开始,孟锦云只敢给毛主席读一些无关紧要的新闻,看着他慢慢进入状态后,才拿起了那张政治局送来的讣告清样。她注意到,当自己读到“周恩来同志医治无效”这句话时,毛主席猛地睁开了双眼,仿佛没有反应过来这句话意味着什么,随后紧闭双眼,默默流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天后,周总理的追悼会召开,毛主席并没有现身,这引起了许多人的猜测与疑惑,因为总理病危时,据说毛主席也没有前去探望。那么,毛主席为何没去探望自己昔日的老战友?甚至连追悼会也没有参加呢?

情谊深厚,晚年双双病重

作为新中国的重要创始人,毛主席与周恩来总理不仅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更是患难与共的知己,两人多次参与重要活动的画面想必是许多人心中永不磨灭的回忆。正是因为年轻时为国家的未来东奔西走,奋不顾身参与革命,忽略了自己的身体,所以两人步入晚年后都病痛缠身,状态非常不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纪大了后,毛主席身体健康方面出现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说不清话。当时他已经没有办法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说话吐字不清,还好机要秘书张玉凤跟随他多年,才能够猜测出主席想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其次,他还失去了行走的能力,依靠别人搀扶才能够前进,但也走得非常艰难。

另一头,周总理也已经陷入了病危的状况。躺在病榻上的他经常会陷入深度昏迷,多亏了医生和护士们悉心照料,多次从鬼门关强行将他拉了回来。令护士们印象深刻的是,每次周总理醒来,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抚摸毛主席的像章和诗词,并询问身边的人主席此时身在何处,身体状况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墙之隔,探望有心无力

当时,毛主席住在中南海,周总理住院治疗的地方离他其实并不远,只隔了一堵红墙和一条柏油路。但对于两个身体状况堪忧的人来说,这都已经算是非常难以跨越的距离了。尽管两人心中都有许多话想互相倾诉,但家人担心他们一旦见面,触景生情受到刺激,于是迟迟不敢让毛主席前去探望周总理。

周恩来总理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众人都不知该如何转告毛主席,最后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生活秘书孟锦云。听完孟锦云以沉重的语气读讣告后,毛主席沉默了许久,一句话都没有说,闭上双眼任由泪水流淌过脸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天后,毛主席准备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医务人员特地为他准备了轮椅和许多抢救措施。然而就在前一天晚上,没能消化这重大打击的毛主席再一次病倒了,不仅无法站立,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无力参与追悼会,邓颖超澄清谣言

考虑到他这样的身体状况,中央最终选择不通知毛主席参与总理的追悼会,只是给他送来了追悼会的报告让他审阅。当他吃力的翻动着这些文件时,身旁的秘书张玉凤忍不住问道,“主席真的不去参加总理的追悼会了吗?”毛主席抬起头,痛苦又无奈的拍了拍自己的腿说,“我走不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在周恩来总理病危时没去探望,连追悼会都没出席,这令总理的亲侄女周秉德非常不理解,向伯母邓颖超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听到此话,邓颖超就知道周秉德一定是听到了外界的流言与阴谋论。

因此,趁侄儿侄女们都来看望自己时,邓颖超主动向他们解释说,周恩来总理的病确实无法医治了,绝对不要听信外界别有用心的人传播谣言。毛主席与总理感情非常深厚,为了怕两人受打击,中央才不允许毛主席探望周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尽管毛主席没有亲自参与周恩来总理的追悼会,但大家注意到,当邓小平知道此时,身后摆放着的正是毛主席送来的挽联花圈。身患重病的毛主席,最终只能以这样的方式与自己并肩作战近半个世纪的战友告别。

追悼会结束的那天晚上,为了宽慰主席,大家来陪他一起看电视,最后发现,一直沉默的他是流着眼泪看完的。周恩来总理去世后,毛主席的情绪一直很低落,最终于几个月后也与世长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