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进补正当时
是吃蟹的好时节
可25岁女子的一次贪嘴
竟遭遇了致命危险
一连吃掉4只螃蟹
女子患上急性胰腺炎
3个月前,浙江杭州一位25岁的姑娘小慧在体检时查出患有胆囊结石,因为平时没出现什么症状,她并未重视。
10月20日,父母在家中准备了清蒸大螃蟹,想好好犒劳一下工作忙碌的女儿,小慧一连吃掉了四只。饭后不久,她突然感到上腹部隐隐作痛,以为只是吃多了忍忍就好,但半个多小时后疼痛加剧,家人立即将她送往杭州市中医院急诊。
根据各项检查结果,结合小慧患有胆囊结石的既往病史,医生诊断她正是因为大量进食后而引起了急性胰腺炎,需要马上住院。在进行了一系列抗感染、止痛、抑酶等治疗后,医生给她做了胆囊切除手术。
腹部CT可见胆囊内较多结石(左),胰腺周边有渗出(右)。来源:杭州市中医院
医生表示,“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胆石症、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应避免过量进食。小慧正是吃了大量的蟹黄、蟹膏,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发作。”
发生急性胰腺炎
切勿掉以轻心
小慧得的胆源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类型,其中胆道结石是最常见的原因。这种类型的胰腺炎通常起病急、变化快,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重症患者病死率高达20%至30%。小慧虽然提前发现了胆囊结石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管住嘴。
医生介绍,胰腺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发生重症急性胰腺炎,除了胰腺本身遭殃之外,胰液会从破坏的胰腺中流出,就像平时消化食物一样,消化掉周围其他的器官组织,引起并发炎症及坏死,危及生命。
急性胰腺炎常见症状
腹痛:多表现为进食后不久,突然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疼痛,甚至如刀割般绞痛,常向背部放射。
恶心、呕吐及腹胀:多在起病后出现,可频繁发作,且呕吐后腹痛、腹胀不会得到缓解。
发热:多有中度以上发热,持续3到5天。若胰腺发生坏死,则可能出现高热。
重症急性胰腺炎还会出现皮肤发黄、血压下降、脉搏变浅、呼吸困难、意识不清及休克;皮下出血,腰部、上下腹部皮肤出现大片紫色瘀斑。
哪些人易患急性胰腺炎?
患有胆道疾病的人,如胆结石;
暴饮暴食、过量饮酒的人;
患有高脂血症的人;
胆道感染、药物、手术及创伤等因素也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
如何预防胰腺炎?
定期体检,以便及时了解胆道疾病和血脂状况;
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不过量饮酒,远离高油脂食物;
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一旦出现剧烈且持续性的腹痛时,应及时就医,警惕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贴秋膘,吃螃蟹
“胰”定要小心!
秋天,鱼、虾、蟹、牛羊肉等高蛋白的动物性食物成了“贴秋膘”的热门食材,但不恰当“贴秋膘”,特别是摄入大量高脂肪的食物(比如肥肉、内脏、蟹黄等)可能增加患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医生表示,人体分泌的胰液含有用于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过量进食易导致胰液大量分泌,若因胰管引流不畅,造成消化酶排泄出现障碍,就会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螃蟹含有丰富蛋白质,特别是蟹黄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对于一般人群来说,通常一次1至2只尝尝鲜即可,切勿贪多。
此外,螃蟹一定要吃熟的,“醉蟹”“生腌蟹”等没有经过充分加热烹饪,感染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风险较大。
这几类人吃蟹要格外注意
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的人:螃蟹中富含蛋白质与胆固醇,大量食用后不易消化,且易加重病情。血脂异常的人群尽量不吃蟹黄。肝肾疾病需要控制摄入量。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尤其是在急性期,尽量不吃高嘌呤的蟹类。
发热、感冒、腹泻的人:过量食用易对胃造成刺激,可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
婴幼儿及老年人:消化系统的吸收能力较差,不宜多食螃蟹。
美味不可贪多
切勿过量 “胰”防万一
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看完了有想法的
请在下方留言
高手在民间,评论更精彩
往下拉查看或提交您的评论
— THE END —
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综合国家应急广播、杭州市中医院等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如有侵权请先联系我们删除或在后台告知,我们会在最短时间内处理。
赶紧告诉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