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生,有人被不断追忆,有人则如浮云,走后无人提起

最近,网上一个热帖流传,让人颇为伤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创业者记录,扔了吧

我在深圳买二手房时,原房东刚过世不久,子女就卖了房子。房间里堆着好多老人留下的相册、奖章、日记、书籍。我打电话让收走,房东说他人已经出国了,处理不了,你们扔掉吧。

翻了翻这些东西,大概都是老人一生的回忆吧,到老了还在珍藏,保存得很好。

有三本相册,里面有老人年轻时的照片,站在峻岭之下,应该是个意气风发的知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各种朋友的照片,背面写着落款和祝福,也有老人父母、亲友、子女各个时期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在最前面的,是一张十多年前大家庭的全家福,和子女的结婚照。其中有老伴年轻时的照片,保存得跟新的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底片还在,仔细地包好了。照片都仔细地过了塑,保存得很精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本陈旧的牛皮日记本,里面记载着从十五岁到七十多岁的琐事和感悟。有对同班女同学的暗恋;有下乡后的心路历程;还有那个特殊年代里的人和事,有年轻时的意气飞扬、挥斥方遒;有孩子呱呱落地到牙牙学语的初为人父的欣喜;也有下岗后,为了给孩子买辆自行车,四处借钱的辛酸。一个人一无所有,到外地打拼的欢乐和孤独。最后儿女都成家了,老伴却过世了,日记里剩下的只有对年轻的追忆和思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很多奖状、奖章,从厂劳动模范到技术能手,还有一些到深圳后参加比赛的奖状。里面还有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证,还有子女小时候得的各种奖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些东西里,可以大概勾勒出老人的一生轨迹:是个大家庭里最小的孩子,从小受尽父母兄弟姐妹的宠爱。父母是国企职工,无忧无虑地长大,中间穿插着青春期的暗恋。在那个特殊年代到大兴安岭当知青,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了国企后,从技术员做到了副总工,遇到恩爱的老伴,有了一双儿女。然后下岗,又出来打拼,在这安家。把子女培养成才,送出国外,老伴走了,孤独地度过了最后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看着这些照片、笔记本到半夜,唏嘘不已,沉默无言。

这些老物件承载了老人一生的美好与辛酸,子女却弃之若敝履。

我把认为重要的挑出来,留下了日记、相册、奖章,还有一本五几年的新华字典,一套六几年的老版毛选,还有一些有收藏意义的书,其他的在群里送人了,剩下的送到了废品站。

唉,人生再精彩,人一走,你所有的珍藏珍爱,别人看都看不懂,可怜你一世酸甜苦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老干部日记,扔了吧

将这个故事分享到微信群里,一位朋友说,他也碰到了差不多同样的事:

我在北京工作,以前从一位司局级老干部的儿子手里买了一套房子,虽然很老,但内部装修很好,直接拎包入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架上摆满了纪念章、笔记本、书籍,打电话给那位儿子,他说父亲不在了,东西不要了,让我随便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多东西我都没舍得扔,里面有毛选、刘选、邓选、马恩列斯著作、学习笔记、各种照片、合影、纪念章、青春记忆……

这段话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最后的结语是:

人生就是一趟旅行。你自己如果不给自己一个说法,你就相当于没有来过这个世上。

「人走之后,世界不会记得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曾来过。」

有些老人节俭了一辈子,想给孩子多留些钱,结果却是这般结局。

老人在世的时候,没有机会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节俭,他们只当是你吝啬,还嫌弃。如果你将这一切记录下来,让他们有空看看,定然不会如此误解!

这不是虚言,一位晚辈读了父亲的家传,当场失声痛哭:原来误解了父亲大半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

人生,就是一趟旅行。

你自己如果不给自己一个说法,就相当于没有来过这个世上。

「人走之后,世界不会记得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曾经来过。」

也有人想在记性尚好时,将自己的一生整理记录下来。万一后人哪天想起,不至于不知来处。

对于长辈的这个想法,多数子女都会支持,甚至有子女会自觉动员父辈来记录。

如果真的做了,《光荣证》就不会被人踩在脚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大多数人,要么根本想不到留本家传;要么家人反对,最终只能像那些老人一样,一把火之后,什么都不曾留下,就像没来过这个世上。

这两年,我见识了很多这样令人难过的故事。

有人总觉得还早,以后再说,「子欲记而亲不讲」;

也有子女终于想到写下父母的事迹,父母却又不在了;

有些人,怕别人说自己沽名钓誉,从而不敢动笔;

更多的人,则是子女没有耐心倾听,自己也没有能力写下来;

还有些子女,对长辈往事不感兴趣,使得老人不好开口。他们觉得写了也没人看,只好放弃。

有人说,人一定要对自己好点,活着的时候千万别亏待了自己;

有人说,留下金银,是让子女见财起意。留下家风传承,才是让子女世代受恩。

公众史学鼻祖卡尔·贝克尔说,「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说的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写了那么多家传,发现许多成功的家庭,祖辈要么是读书人、绅士,要么是企业家地主。

或者,平民家庭一代人突起奋发,通过读书等方式逆天改命,从而实现阶层跃升。

又,每6.5个浙江人就有一个老板,山东湖南常出将军,且举族生长,郁郁葱葱。

为什么?

每个人都是大地之子、家族之魂,欲要认识自我、启迪后人,必先追溯祖辈事迹、了解家乡风物。

无论欧美,还是立国仅200余年的澳洲,孩子们入学先讲家传,次学国史。

每一个来过世间的人都应该留下记录。如果上辈已年逾70,请长按下面微信二维码,识别加我好友,一起抢救家庭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传编辑部系列,点击关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