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

回忆起童年时光,我曾在乡村的田野间见过一种高大的植物,它的茎秆如同巨型的芝麻杆,收获时需要将其浸泡在水中,最终转化为闪耀着金色光芒的纤维。

这种植物便是黄麻,曾经在中国南方广袤的土地上广泛种植,然而如今几乎无人再种植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人费解的是,这种在中国几乎消失的作物,在印度却成为了“铁饭碗”,支撑着近千万人的生计。

这是为什么呢?黄麻在中国和印度的命运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纤维黄金的崛起之路】

黄麻,这种曾经在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的植物,如今却在印度焕发出新的生机。

据统计,印度的黄麻种植面积占全球的75%以上,年产量高达约200万吨,出口创汇约33亿人民币,成为了印度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之所以如此重视黄麻产业,是为了保护本国农民的利益。印度还实施了一系列农产品扶持计划,其中就包括要求90%以上的粮食和糖必须使用麻袋包装,这无疑为黄麻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悉,印度有1.35亿人口仍然面临饥饿问题,而种植黄麻能够为他们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显示,印度的黄麻产业解决了当地400多万家庭、600多万人口的就业问题,是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在印度,黄麻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作物,更是千万农民的“铁饭碗”。

印度人将黄麻称为“纤维黄金”,许多家庭世世代代以种植黄麻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种植黄麻的收入不算高,但在印度的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种植黄麻仍然是维持生计的重要手段。

除了经济效益,黄麻产业在印度还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效益,许多农民通过种植黄麻摆脱了贫困,过上了相对稳定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麻产业也带动了当地的加工、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印度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印度之所以能够成为黄麻种植大国,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非常适合黄麻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印度劳动力资源丰富,种植和加工成本相对较低,这也是印度黄麻产业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而令人不解的是,中国明明也有类似的自然条件和劳动力优势,为何却放弃了黄麻产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告别黄麻】

曾几何时,黄麻在中国南方可谓是家喻户晓,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麻生产国和出口国。

彼时,南方农村遍地都是黄麻的身影,农民们忙着种植、收割、加工,黄麻纤维产品也在国内外市场上热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黄麻曾是中国南方农村的重要经济作物。

农民们利用黄麻纤维编织麻袋、麻绳等产品,用于农产品的包装和运输。

黄麻加工业也曾是许多乡镇企业的支柱,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黄麻产量开始大幅下降,这是因为随着塑料制品的普及,黄麻制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减少。

还有种植黄麻的比较效益较低,许多农民开始转向种植其他更有前景的经济作物。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这也导致了黄麻种植面积的萎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经济因素外,黄麻种植还面临着环境污染的问题。

要知道,黄麻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渣,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也加速了黄麻产业的衰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一些新型纤维材料如竹纤维、莱赛尔纤维等开始崭露头角。

这些材料不仅环保,而且性能优越,对黄麻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黄麻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许多农民和加工企业纷纷退出了这个行业。

如今,在中国南方乡村,已经很难再见到黄麻的身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麻的特性】

黄麻属于锦葵科植物,原产于印度和孟加拉国,它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3-4米,茎秆笔直,叶片呈掌状分裂,黄麻的韧皮纤维细长坚韧,是一种优质的纺织原料。

种植黄麻的过程相对简单,农民先将黄麻种子播种在田间,待幼苗长到一定高度后进行间苗和除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麻生长期约100-120天,成熟后进行收割。

收割下来的黄麻需要经过一系列加工步骤,才能获得最终的纤维产品。

首先要将黄麻茎秆浸泡在水中,使其外皮腐烂,然后剥离纤维,洗净晾干,接下来还要对纤维进行梳理、纺纱,最后织成麻袋、地毯等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黄麻种植和加工流程并不复杂,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着不少困难。

要知道,黄麻对土壤和气候条件有较高要求,适宜种植的地区相对有限。

还有黄麻生长期间需要大量人工除草,劳动强度大,成本较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为棘手的是黄麻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黄麻茎秆浸泡会产生大量有机废水,其中含有植物残渣、微生物等,如果直接排放,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黄麻纤维加工也会产生粉尘、噪音等,对环境和工人健康构成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困难和挑战,无疑增加了种植和加工黄麻的成本,影响了黄麻产业的竞争力。

而在印度和孟加拉国等国,黄麻产业却仍然蓬勃发展,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VS孟加拉国】

事实上,印度和孟加拉国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两个黄麻生产国,两国的黄麻种植面积和产量都远超其他国家。

印度黄麻种植面积约为70万公顷,年产量约为20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

印度之所以能够成为黄麻种植第一大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为黄麻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

还有印度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人口基数大,为黄麻种植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更为关键的是,印度政府对黄麻产业给予了大力扶持,印度实行“麻袋包装法”,规定粮食、糖等必须使用麻袋包装,为黄麻制品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印度还对黄麻农民给予补贴,鼓励黄麻种植。

孟加拉国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黄麻生产国,黄麻种植面积约为45万公顷,年产量约为150万吨。

和印度一样,孟加拉国得益于有利的自然条件和充裕的劳动力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与印度相比,孟加拉国在黄麻加工领域更胜一筹。

孟加拉国不仅是黄麻原料的主要产地,还是黄麻制成品的重要出口国。

孟加拉国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完善的产业链,生产出大量物美价廉的黄麻织物,远销欧美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孟加拉国98%的黄麻纤维制品都用于出口,出口额约占全球市场的70%至80%,可以说,孟加拉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麻加工大国。

尽管印度和孟加拉国都是黄麻种植大国,但两国的产业发展路径却有所不同。

印度的优势在于原料产量大,而孟加拉国则更擅长黄麻制品的加工和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国的产业政策取向,印度更重视扶持黄麻种植,保护农民利益,而孟加拉国则更注重发展黄麻加工业,提升产品附加值。

两国的做法各有利弊,但都有效促进了本国黄麻产业的发展。

那么作为曾经的黄麻种植大国,中国能否从印度和孟加拉国的经验中汲取教训,重振黄麻产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麻之困】

其实中国黄麻产业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种植黄麻的经济效益较低,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黄麻的收益并不占优势,加之人工成本不断上升,许多农民选择放弃黄麻,改种其他作物。

这反映出,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是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务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许多传统农业面临“谁来种地”的问题。

黄麻种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这无疑雪上加霜,所以如何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趋势下,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方式,破解“谁来种地”难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

在黄麻产业中,我们虽然培育了一些优良品种,改进了种植和加工技术,但在提升黄麻产品附加值、开发黄麻新用途等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印度等国在黄麻新品种选育、加工工艺改进等方面都走在了前列,这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农业生产的环保要求日益提高。

化肥农药减量、秸秆禁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都对传统农业生产提出了新的挑战。

黄麻加工产生的废水废渣,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

如何在发展黄麻产业的同时,实现污染减排、循环利用,是一个亟需破解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与印度、孟加拉国等国相比,中国在扶持黄麻产业方面的政策力度还有待加强。

在黄麻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缺乏针对性的扶持措施;在推广黄麻新品种、新技术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所以完善产业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对于重振中国黄麻产业大有裨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资料:

牟平融媒在 2023-11-10关于《7到2000+ “黄麻”编织出大市场》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