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三国演义》,吕旷、吕翔五千兵马被全歼,引起李典高度警觉,多次建议主帅曹仁迅速退守樊城,在保存实力的同时等待曹丞相大军支援。

李典第一次力劝曹仁退守,是吕氏兄弟全军覆没之时。李典认为,吕旷、吕翔五千兵马败得彻底,事情绝没那么简单,刘备守新野小城不可小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典建议按兵不动

李典建议曹仁退守樊城,等待曹丞相大军支援。但是,曹仁只想为吕旷、吕翔二将报仇,绝不劳烦曹丞相出马。这正是李典的担忧,“知己知彼,百胜百战”,在未知敌情虚实的情况下贸然出击,大概率会吃亏。

李典第二次力劝曹仁退守,是在与刘备大猛将赵云交锋后。曹仁领大军入新野地界,先派李典对战赵云。李典有自知之明,交锋十个回合,料敌不过而撤回。李典更加确信刘备军是一支精锐之师,再劝曹仁撤退以保存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典建议退守樊城

李典让曹仁感到生气,差点被推出斩首,最后调入了后军。

李典第三次力劝曹仁退守,是在曹仁准备劫寨前。曹仁自己出击,摆出最得意的“八门金锁阵”,怎么也没想到被刘备军轻松破解,大败而回。这次曹仁认可了李典之前的研判,主动请李典回来商议,计划通过劫寨来挽回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典只忧樊城

李典态度明确:“吾虽在此,甚忧樊城”。既然大家都认识到刘备军特别强大,军中必有高人指点;那么不可再恋战,速回樊城大本营加强防守才是上上策。可惜曹仁依然不听,再次出击,结果几乎被全歼,还丢失了重要城池樊城。

李典从料刘备军全歼二吕不一般,到感受到刘备军精锐,再到断定刘备军中有高人辅佐,每一次撤军理由都充分。但是,李典的明智并不能改变主帅曹仁的决定。正所谓:

李典早料敌强忧,

三劝主帅速退守;

曹仁不听要报仇,

连吃败仗樊城丢。

不知曹丞相了解这件事后,是否罚曹仁而赏李典?名著中没有细说。(盐邑大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