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扎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不断突破和创新工作方法,成立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以点带面,走入学校、社区、村屯、广场等地开展宣讲活动,成为传播党的声音和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力量。

宣讲团本着“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凝聚中国力量”的创团宗旨,遵循“三个坚持”“四个走进”原则,多角度、多方面、深层次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雷锋精神等10大系列各类宣讲550余场,坚持做党的理论的学习者、宣讲者、实践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做到三个坚持,保证党的先进理论不延迟不变色

坚持夯实基础,自己学懂弄通是前提。想让别人学,自己就要带头学;想让别人信,自己就得首先信。宣讲团成员把理论学习、政治塑造作为自我提升的关键环节,使理论素养成为自身看家本领。其成员坚信只有下一番学习的真功夫、苦功夫、“笨”功夫,才能始终做到以理论上的清醒支撑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坚决,才有资格、有能耐、有底气到青年中去传播党的理论主张。

坚持更新理念,掌握方式方法是重点。根据不同的宣讲客体,采取不同的宣讲方式,使宣讲客体变被动为主动,而非“硬灌”。可以对于年纪较大的客体来说,运用新兴科技的能力较弱,选择面对面的宣讲;而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大胆运用了更加符合青年接受习惯和认知特点的方式、载体,使相对严肃的政治宣讲增添泥土气、青年味。用好用活经典理论、故事,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形成对党的真挚的情感认同、深刻的思想认同、持久的信仰认同。

坚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是关键。宣讲团的目标是成为党最新理论的学习者和做党先进思想的解读者,其宣讲内容需始终围绕党政理论这一主题。在围绕党和国家最新理论的基础上,还要努力成为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在原有的主题外,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雷锋精神”“中国故事”等主题,以此提高社会正能量。

推进四个走进,保证党的声音有深度有广度

走进青年学生。“与青年面对面交流,只要你讲得有道理,青年就真信你、真服你”,朴素的话语,道出一个深刻的道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只有把工作做回到青年中去,才可能收获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无论何时何地,宣讲阵地要主动沉在基层,自觉融入青年,时时处处事事绷紧思想引导这根弦。到青年中宣讲,必须遵循政治工作的内在逻辑,带着心下去、带着感情讲,把为党争取人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

走进爱国主义基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宣讲团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及寒暑假期,深入家乡所在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抚顺雷锋纪念馆、抚顺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学校雷锋精神育人展馆等场馆担任义务讲解员,一方面,多角度、多场景提升宣讲员专业能力水平,另一方面,让红色基因口口相传,保证党的最新理论知识在青年学生中开花,在社会上结果。

走进社会基层。宣讲团坚持走出校园,走进基层,深入大中小学、社区街道、企事业单位等,足迹遍及辽宁、新疆等21个省、直辖市,以及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等5个国家,宣讲员采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用家喻户晓、口口相传的故事,深入浅出地讲述党的政策理论,持续推动党的理论成果在校园、在社会、在青年中落地生根,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

走进网络新媒体。宣讲团广泛利用线上媒介,推出“微宣讲”“云宣讲”形式,将各类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制作各类网络宣讲产品在各类媒体平台推广发布,扩大了宣讲覆盖面;通过视频展示、打卡学习、知识竞答等系列举措提升宣讲参与趣味性,让国家大政方针化作涓涓细流汇入青年脑、青年心。

持续推动宣讲成果转化,进一步赋能青年学生的思想领航,做好典型宣传,激发广泛参与,发挥育人成效,增强学校青年学生对红色理论和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更好地展现辽石化大学子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辽宁党建网 作者:刘天冶,辽宁石油化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