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科—胡蜂亚科(上):虎头蜂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膜翅目

细腰亚目

胡蜂总科

胡蜂科

胡蜂亚科

胡蜂亚科(学名:Polistinae)是胡蜂科中的一类,是以女王蜂为中心的真社会性(亦作完全社会性)昆虫,是这些昆虫当中数量最大和最为人所知,当中包括了黄蜂、黑胡蜂及虎头蜂三大家族。另一种比较少人认识的夜胡蜂,生活于东南亚,是一种夜行动物。古胡蜂属是本亚科的一个已灭绝品种,出现于北美洲科罗拉多州的始新世化石记录。整体来说,全球除了南极洲以外,皆可找到本亚科物种的踪影。一方面当然因为本亚科的多个属都是入侵性很强的物种,一旦把它们引入它们生活的范围以外,很快就会成为重要的虫患;二来本物种的天敌亦比较少:为了防范入侵者而演化出有毒的尾针,螫人时会产生刺痛感,也有人因为对毒液中含有的毒蛋白过敏而休克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古黄蜂

古黄蜂(学名:palaeovespa),是一属已灭绝的黄蜂,生存于始新世(约4400-3400万年前)的欧洲和北美洲,目前已发现 7 种,5 种来自普里阿邦期的美国科罗拉多州佛罗瑞珊化石带国家保护区(英语:Florissant Fossil Beds National Monument),另外 2 种则来自始新世中期的欧洲波罗的海琥珀(英语:Baltic amber)沉积层。

2.虎头蜂属〈胡蜂属〉

虎头蜂属(学名:Vespa),又称胡蜂属,黄蜂,以其外形及大颚而得名,是一种具有危险性的昆虫,会攻击其他动物。

虎头蜂体色鲜明通常黄黑相间,大颚发达,腹部末端的螫针和毒腺相连,蜂毒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之毒蛋白,会使人出现中毒现象,如红肿、奇痒、刺痛、灼热等过敏现象,严重时引起患者休克死亡。虎头蜂属于社会性昆虫部落,成员包括一只产卵的蜂后以及大量的工蜂、少数的雄蜂。

(1)外形特征

虎头蜂体色鲜明通常黄黑相间,大颚发达,腹部末端的螫针和毒腺相连,蜂毒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毒蛋白,会使人出现中毒现象,如红肿、奇痒、刺痛等过敏现象,严重时引起患者休克死亡。虎头蜂属于社会性昆虫部落,成员包括一只产卵的雌虫,即蜂后,还有大量的工蜂,大多数是雌虫。雄蜂仅占少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生活习性

虎头蜂在山地与野外最常见。黑腹虎头蜂属於日行性的昆虫,是杂食类的昆虫。它们的幼虫以毛毛虫等昆虫幼虫为主食,成蜂吃成熟果实或树木的汁液。

虎头蜂依种类的不同分布范围在平地至大约2500米山地以下,筑巢一般在树枝、地窟内。牛数千只,大者多达两万余只蜂。为了采食及筑巢安家,成蜂常在花丛中、树荫下,以及屋檐、枯墓地、糖果厂,垃圾堆、水果摊、杂木林等处活动。成虫除了会直接吸食水果汁液或树汁等简单糖类,本身并不直接吃肉(因消化系统简单),但主要觅食行为都在捕捉其他昆虫、鳞翅目幼虫或其他蜂类幼虫,咬成肉团携回蜂巢。因为虎头蜂幼虫必须摄食大量肉类蛋白质。虎头蜂幼虫同时在消化肉类后,会反刍高氨基酸的流质液体供成虫食用。

虎头蜂蜂巢,警戒范围约在直径100米左右,其中以黑腹虎头蜂的警戒区域最大。攻击性与气候有关,如气候燥热、阴雨天、季节转变时(如秋冬之交),蜂群较不稳定,此外筑巢时最容易群起攻击,选择目标为黑色、具绒毛或正在活动的动物。人类受攻击时创伤最严重的部位往往在头部,因为头发和熊、其他小型食肉目动物一样大多是黑色的。

(3)生长繁殖

每年在四,五月间开始产卵,六,七月间形成成蜂,十月以后向外觅食,遇到食物缺乏时,同类中也会发生大欺小,强凌弱的现象,冬季遇到寒流过境以后,虎头蜂就都不见了。

(4)栖息环境

虎头蜂栖息处都不在高山,而都是在平地至大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下的山区,有的筑巢在树枝上,有的筑巢在地窟内,小的巢中有数千只虎头蜂,大的巢中多达数万只蜂。

(5)分布范围

虎头蜂的生活区域不广,主要分布国家为巴基斯坦、中国南部及印尼。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两省海拔1300米以下的丘陵、低山地区。

(6)双色虎头蜂

双色虎头蜂(学名:Vespa bicolor)或双色胡蜂,俗名黑盾胡蜂,全身淡黄,中胸背板为黑色。种名 bicolor 意为“二色的”。

①族群

蜂后体长约17至20毫米、雄蜂13至14毫米、工蜂13至16毫米。蜂后远大于工蜂,最大可达30毫米,工蜂最大则约19毫米。

体形是完全鲜艳的黄色,只背部有一个黑色的三角形斑纹,极易辨认。适应力极强,性情温和,筑巢位置包括地底或岩壁洞穴、树木、建筑物等地方。蜂巢一般圆形,蜂巢如果受到震动侵扰,则会发动整群攻击。

②猎食行为

食性较广,喜好偷食人类的食物,亦在冬季数量最多,因此在烧烤地点常见。

双色虎头蜂常于蜂场前徘回,伺机捕获出入的蜜蜂,与其他虎头蜂一样会螫伤人畜,也捕食鳞翅目幼虫、蝇、蚜等的农业常见害虫。

③分布地区

广泛分布于亚洲大陆,包括印度、尼泊尔、越南、中国的福建、广西、江西、四川、云南、香港等。在中国的海南岛,双色虎头蜂被发现是一种兰科植物华石斛的授粉黄蜂。

(7)黄边胡蜂

黄边胡蜂(学名Vespa crabro),又名欧洲黄蜂或欧洲胡蜂,是欧洲最大的胡蜂。蜂后长2.5-3.5厘米,雄蜂及工蜂较为细小。雄蜂的触角有13节,雌蜂的则只有12节。雄蜂腹部有明显7节,但雌蜂的则有6节。雌蜂有产卵器进化为刺状。

①特征

黄边胡蜂的眼睛呈腰豆状。翅膀呈红橙色,腹部呈褐色有黄色斑纹。它们比普通黄胡蜂大,但比大虎头蜂细小。胸部及腹部都有毛,但数量比蜜蜂小。

②与人类关系

a.攻击性

黄边胡蜂经常被误认为富攻击性及危险,故有些人十分怕它们。有些人甚至于相信被它们刺三次就会死亡,而七次则可以杀死一匹马。其实它们并不比其他胡蜂危险,而且它们也不怎么带有攻击性。当近看时,会发现它们实际在慢慢向后爬行而最终逃走。若远离蜂巢,它们不带有攻击性,但多只工蜂会出来保护受骚扰的蜂巢。在户外的蜂巢并不会造成问题,但因积聚粪便的臭味,在室内的蜂巢则会造成滋扰。

b.保育状况

由于对黄边胡蜂的误解,蜂巢经常会被破坏,令它们受到威胁及甚至濒危。它们在一些国家受到法例保护,尤其是德国。

c.向光性

黄边胡蜂在夜间会受光所吸引,但却不会受食物或食物垃圾所吸引。不过,它们却可以完全破坏果实,如苹果等。

③分布与分类

黄边胡蜂在全世界都有分布,随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颜色形态。

(8)大虎头蜂

大虎头蜂(学名:Vespa mandarinia),俗称杀人蜂(英语:Murder Hornet)或土蜂仔,是分布亚洲地区的黄蜂,亦是全世界体型最大的胡蜂,长约翼展达7公分。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的昆虫专家曾在云南省普洱市与缅甸交界的地区,发现一只长超过6公分、翼展达9.35公分的虎头蜂个体,打破世界体型最大虎头蜂的纪录。各地的本种体色变化很大,有些体色暗棕色,有些体色有明显的黄色纹路,共同特征为尾部尖端为黄色。

大虎头蜂是亚洲地区最危险的昆虫之一,以其凶暴攻击性及猛烈毒性闻名,有相当多伤人的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①猎食行为

大虎头蜂时常袭击蜜蜂的蜂巢,对养蜂业造成毁灭性的危害,特别是对养殖的西方蜜蜂为害重大,5~7只大虎头蜂同时进攻一个蜂巢即可轻易攻入蜂窝内部并造成蜜蜂死伤惨重,蜂巢前蜜蜂的尸体堆积如山,因为大虎头蜂体表外壳坚韧,蜜蜂难以刺穿大虎头蜂的体表,且大虎头蜂有切割力强的双颚,猎杀性积极,每分钟甚至可咬断40只蜜蜂头部。但大虎头蜂进攻东方蜜蜂蜂巢则难度较高,东方蜜蜂已演化出对付少数入侵大虎头蜂的策略,会群集成为‘热杀蜂球’包围落单的大虎头蜂,蜂球内部的高温一旦超过47度以上即会导致大虎头蜂被热死。近期研究也发现东方蜜蜂会采集动物粪便并涂抹于蜂巢门口,以防备大虎头蜂的袭击。

大虎头蜂进攻蜜蜂蜂巢有不同的模式,单只大虎头蜂攻击蜂巢只会抓取蜂巢门口的蜜蜂工蜂,通常抓取一只工蜂便会带回大虎头蜂蜂巢喂食幼虫,如果有几十只以上的大虎头蜂同时进攻一个蜜蜂的蜂巢,此时攻击模式会转变为联合进攻模式,大虎头蜂会将进行防御的蜜蜂一只只咬死不留活口,目的是进入蜂巢内部抓取蜜蜂幼虫,甚至还会将蜂巢内的蜂蜜全部抢走。除了蜜蜂,本种也常常会猎食其他种类的胡蜂与昆虫,偶然也会捕食常见的黄蜂,甚至几只大虎头蜂联合攻击还能猎杀螳螂。总而言之,大虎头蜂对于蜜蜂或其他蜂类的连续快速屠杀行为,在动物界各种掠食者中也是极为罕见。

大虎头蜂体力强健,飞行时速达40km/hr,每日可飞行100公里距离,故防治上采用诱捕,寻找其蜂巢仍非常困难。

大虎头蜂在幼虫时期完全肉食,而且可以消化固体蛋白,但成虫不能。成蜂除了各种果实与花蜜外,一般只能饮用猎物的体液,然后将猎物的肉嚼成糊状再喂给幼虫。幼虫会经由唾液分泌一种清澈的液体氨基酸混合物,反哺成虫,其确切的氨基酸组成因物种而异,它们可根据需要生产以供成虫食用。

②生活周期

成功过冬存活下来的大虎头蜂蜂后于早春温度回升开始建立族群,蜂后亲力亲为各项工作以培育第一批工蜂,第一批工蜂羽化后接手蜂巢内各项工作,蜂后改为专职产卵,春季至秋初因其他生物丰富,可供猎食的小生物很多,蜂群规模不断扩大。秋季开始培育新一代的蜂后与雄蜂,新蜂后交配发生于巢内或地面上。深秋或冬季整群死亡,但会留下新产生的蜂后过冬,春天气温回升新蜂后开始新一轮的生活周期,蜂巢通常建造于地下坑洞内,随着个体数量增加蜂巢也不断扩大,空间不足会挖土扩增筑巢空间,挖出来的土壤会弃置在洞口周围,此为重要的观察依据。

③危险性

作为世界上体型最大、毒性最强的胡蜂,除了专门以胡蜂为食的蜂鹰,本种在昆虫界罕有足以威胁其生存的天敌。有因蜂巢经常筑造于地下或树洞中,人类或其他动物常不慎一脚踏破蜂巢或惊扰到蜂群,随即展开猛烈的攻击行为,常常造成严重的死伤事故。每年日本约达30~50人死于大虎头蜂的攻击,2013年中国华南地区的大虎头蜂事件至少造成42人亡故,台湾老一辈人自古以来就有“三只土蜂仔可叮死一头牛”的说法,无时不诉说着本种身为昆虫界顶级掠食者的残暴凶猛。

由于大虎头蜂的蜂针长达6毫米且带有极强神经毒素,不只能引起过敏性休克或心脏骤停,包括肾功能退化,还能溶解肌肉组织,曾有被螫伤者形容被大虎头蜂螫到的剧痛感就如同热烫的金属插入皮肤般的无比难受。

与普通的蜜蜂不同在大虎头蜂的蜂针可以连续重复使用,以增加毒液注射量,最大可达毒蛇的级别,一旦螫数超过10次以上即会有生命危险,因此能够持续针对目标发动致命攻击,直到确认敌人已经死去,或不再构成任何威胁为止,加上本种不惧怕人类,即使攻击对象逃跑,也仍能以时速40公里以上的速度追击,追击期间还会发放信息荷尔蒙以吸引其他同类加入攻击行动。

虽然大虎头蜂平常不甚会主动攻击人类也可近距离观察猎食行为,但如果太过靠近蜂巢,使其感受到威胁时仍会引起蜂群的攻击性,常会引发成群围攻而导致重大伤亡。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