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人物志-(二十一)王羲之父子
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文化圈,哪怕是三尺之童,都听说过《兰亭序》。在学书法特别是行书的人心目中,这“天下第一行书”的一百来字绝对是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它是如此的伟大,以至于据说唐太宗李世民死的时候,都一定要拿它来做陪葬品。
由此,书写《兰亭序》的王羲之也名扬天下,被后世奉为“书圣”,与“诗圣”杜甫、“武圣”关羽、“剑圣”宫本武藏(这个是日本人自己封的)等人一起,成了传说之中的人物。
但是,除此以外,王羲之这个人好像就没什么故事了,除了入木三分、“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以及为道士写《道德经》求鹅、帮老妇卖扇子以外,我们想不到他还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那么,一代书圣王羲之,就真没什么可说的了么?
很遗憾,真没有。如果有的话,可能就不是什么好话了,尤其是把那个和他齐名为“二王”的儿子王献之也算在一起的时候。
王羲之,出身琅琊王氏。如果你对我们的故事已经比较熟悉的话,就会马上联想到王导。是的,王羲之不仅是琅琊王氏的人,还是王导的侄子。其父在司马睿南渡之际,也是从龙之臣。因此,对于王羲之来说,他一出生,就已经是含着金汤勺了。
而这位东晋顶级豪族的贵公子,在仕途上也确实是一帆风顺。年少时即获得过王敦、周顗等人盛赞的王羲之,一出道就在后来列居相位的庾亮的赏识,在他手下做到了长史,还屡次被推荐为侍中、吏部尚书等要职,不过这都被王羲之拒绝了。
很多人也许要赞美了:哇,王羲之真是淡泊名利蔑视强权啊!对此,我只能轻轻哼一声,表示轻蔑。
翻遍王羲之的传记,对他的赞誉无非是“风度”二字,但对于他的能力,却始终只字不提。道理也很简单——他根本没有处理政务的能力。
不过,王羲之自己倒有自知之明。当扬州刺史殷浩劝他去京城的时候,他表示:哪怕是去关陇、巴蜀打仗我都愿意去;但你要让我去建康,我没那个能力。
不过,当朝廷要外放他的时候,他却不敢去北方的州郡,先是要去建康上游的宣城,被拒绝后又要去会稽做内史,并在那里写下了著名的《兰亭序》。当主政的会稽王和殷浩要北伐的时候,他还写信劝他:打什么打嘛,好好过日子不好吗?
这就很让人不舒服了——你自己说你连关陇和巴蜀前线你都敢去,怎么还老往大后方跑?要知道,会稽不但在建康南边,还靠着大海。也就是说,就算建康丢了,只要敌人没有海军从水路封锁杭州湾,他王羲之就还是安全的!
劝殷浩不要北伐就更没道理,确实,殷浩是个没水平的人,桓温也极其看不起他,知道他带兵打仗就是个输(这个我们后面还要细讲)。但是北伐,有什么不对?别忘了,你王羲之的家乡在琅琊,这时候可不在东晋手里!
用最近比较火的一部电视剧来概括王羲之的心态,就是“都挺好”——反正在江南这块,好山好水好风光,好酒好歌好生活,干嘛去跟胡人拼个你死我活?安享天年不好吗?
因此,就有了上一章我们讲的那样——当中原大地遍地烽火、冉闵正在带领手下的汉人与胡人无月不战的时候,王羲之一边和朋友们饮酒作乐,一边劝别人别北伐。当冉闵和无数汉族同胞死于慕容鲜卑的屠刀之下的时候,王羲之正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王羲之尚如此,其子王献之就更不用提了。此君对书法的痴迷比其父更甚,但是在做人做事方面,和一个白痴也没啥区别:
吴郡豪族顾氏正在举办家宴,王献之听说他家园子不错,自己就乘着轿子进去兜了一圈。当别人都放下筷子看他的时候,他还是一副白眼朝天的表情,气得主人直接把他赶了出去。纵使如此,王献之还是一脸不屑,好像赶出去的不是他一样。
有一天,他和兄弟王徽之共处一室的时候,突然屋里着了火,王徽之自己赶紧就跑出去救火去了。王献之翻翻白眼,大喝一声:“小的们呢?把少爷架出去!”等随从们赶来的时候,还不得不把水桶扔一边,把这位大少爷搀出去。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问题是,这种行为,出现在一个没有任何爵禄的名士身上还可以视其为怪杰;可王献之是驸马爷,还是中书令,宰辅一级的高官,后来更是成为了国丈!如此高官厚禄,养此类人物,难道是合理应当的嘛!
更可悲的是,类似于王羲之这样的父子,却被当时认为是有“风度”。这种于国无益的人,这种天天除了写写字就是吃五石散的所谓“雅士”,却要消耗着国家的财富来供养!这类风度,要他何用!
那么问题来了,大臣糜烂废物成这样,皇帝就不管管吗?
当然不是皇帝不管,只是整个东晋,唯一一个有能力管的皇帝,此时早就死了。那么,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又做过什么事情呢?他的死,对东晋有什么影响呢?
咱们下回再说。